<h3> 身为南方人,“月子酒”这个名词应该没有人会陌生。酒,似乎已经成为产后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材。但作为一个从事临床营养且同样经历过哺乳期的妈妈,我希望能从科学的角度,负责地谈一谈"月子酒"。</h3> <h3> 月子酒多以黄酒或米酒为主,是一种以稻米为原料酿制而成的粮食酒,酒精含量通常低于 20%。常被用于烹饪各类月子特色菜式。</h3> <h3> 传言,酒的优点多多,常被誉为月子神器,在我的家乡,月子里可以没有孩子他爸,但却不能少了酒!</h3> <h3>一、传言“可以催奶”。</h3><h3>然而,事实呢?</h3><h3>科学证明,哺乳期摄入酒精将抑制催产素分泌,减少奶阵产生,导致奶水减少。</h3> <h3>二、传言“营养价值高”。</h3><h3>然而,事实呢?</h3><h3>酒精较于主食来说,除了每克高3千卡能量之外,别无高处,而对于宝宝的危害却高不甚寒。食物中的酒精,摄入30~90 分钟后将在血液和乳汁中达到高峰,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代谢消失。通常来说,人体需要 2~3 小时清除一听 5 度的啤酒,150 mL 11 度的红或白葡萄酒,45 mL 40 度的烈酒中所含的酒精。然而,宝宝一旦通过乳汁摄入酒精,需要花成年人两倍的时间才能清除,且危害如下:</h3><h3>1. 导致宝宝睡眠紊乱</h3><h3>2 导致宝宝发育滞后</h3><h3>3. 导致宝宝过度镇静</h3><h3>4. 导致宝宝血小板减少</h3> <h3>三、传言“月子酒煮沸就安全了”。</h3><h3>很遗憾,事实并非如此。以下一组数据也许妈妈们都有兴趣了解一下:</h3><h3>1、在已经沸腾的液体中,加入酒,然后停止加热,有 85% 酒精残余。</h3><h3>2、往食物上喷撒酒类短暂燃烧,有 75% 酒精残余。</h3><h3>3、将酒加入食物中并煮沸,是“月子酒”最常用的烹饪方式。</h3><h3>持续沸腾 15 分钟,将有 40% 酒精残余。</h3><h3>持续沸腾 35 分钟,将有 35% 酒精残余。</h3><h3>持续沸腾 1.1 小时,将有 25% 酒精残余。</h3><h3>持续沸腾 1.6 小时,将有 20% 酒精残余。</h3><h3>持续沸腾 2 小时,将有 10% 酒精残余。</h3><h3>持续沸腾 2.6 小时,将有 5% 酒精残余。</h3><h3>酒类用于烹饪,若持续沸腾时间低于 1 小时,大约 25~75% 的酒精仍然会残余在食物中。</h3> <h3> 如果无法做到持续沸腾 3 小时以上,「月子酒」即使是煮沸,也并不代表菜中就不含酒精了。如果持续、大量地摄入,同样会导致各类与哺乳期饮酒相关的危害。</h3><h3> 所以,新时代的妈妈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理智地对待“月子酒”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