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不屑于努力,不注重学习方法,把他人当成审判者而不是同伴。这将阻碍他们取得成就和获得成长。……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能明确学习目标,不断优化学习方法,并乐于向同伴学习。这将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和取得成绩。”</h3> <h3> 2月22日下午,主题为“学习与成长”的阅读沙龙活动在云兴小学城东分校文心书吧举行,各级部的阅读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老师们围绕寒假的必读书目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侃侃而谈。</h3> <h3> 讨论一:到底什么是“成长”?成长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维。</h3><h3> “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它无关年纪。无论何时,停滞成长,才是最可怕的衰老。” </h3><h3> ——孟宁</h3><h3> “成长不会与身俱来,成长一定是需要外力的,比如学习,比如勤奋。成长无需惊天动地,缓慢的改变,点滴的进步,都会让我们体会到成长的力量。” ——唐文靓</h3><h3> “有了成长型思维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才能让我们的发展更加长久。” </h3><h3> ——王楚</h3> <h3> 讨论二:我们是固定型思维者还是成长型思维者?大多数人两者兼有。</h3><h3> “成长型思维模式模式很重要,我们应该正视孩子遭遇的挫折,并把挫折视为学习的良机,这样才能将成长型思维模式传授给孩子。” </h3><h3> ——郭冯</h3><h3> “虽然我会提醒自己要运用成长型思维模式,但我也存在固定型思维,比如也会承认先天智力和能力的水平。” ——蔡亚丽</h3> <h3> 讨论三:作为教师该怎么做?用成长型思维对孩子做出成长型评价。</h3><h3> “我们要特别关注对孩子的评价,孩子既有向师性,又很敏感,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成就一个孩子,也会毁掉一个孩子。” </h3><h3> ——韩笑</h3><h3> “我们班用的分类计分的表格,孩子的积极性很高,都在你追我赶,一学期下来,每个同学得到的小星星就记录了他们的成长轨迹。” </h3><h3> ——吴莹</h3><h3> “老师眼中决不能只有成绩,对于后进生,我们要特别细心,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让他们有积极的情绪体验。” ——吴迪</h3> <h3> 老师们娓娓道来,一节课的时间如同白驹过隙。理论永远离不开实践,在最后实际教学的分享环节,有的积极分享经验,有的提出困惑,有的认真记录,老师们茅塞顿开,都意犹未尽。</h3><h3> 读书,不仅能积淀涵养,更能启人心智,丰富人生。通过这次阅读沙龙活动,展现了云兴城东青年教师的风采,老师们爱读书,善思考,努力成为理解生命、因能启智、优雅高远的学习型教师。为学校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积极奋进的教师队伍奠定良好基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