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久闻南丰县白舍镇上甘村大傩拥有神秘的傩仪、古朴的傩舞和深邃的文化底蕴,正月十六开始的"解傩”,是上甘傩祭的重头戏。我与几位摄友一道,不顾寒风冽冽,细雨霏霏,驱车百里探究。</h3> <h3> 据悉,上甘村的傩祭起始年代无从查考,村民们笃信他们的祖先很早就敬傩了,直至今日。每年的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八为傩祭时期,整个行傩程序大致分为起傩一一演傩一一解傩一一安坐四个部分,完整承袭着一套古朴且又原始的仪式。</h3><h3> 正月初一上午,全体傩班弟子都要在傩神殿集中,从神坛阁楼上放下傩神面具,依次搬上神坛安坐,随即全体弟子穿好红袍,点烛焚香,在正印的带领下,众人排列于神坛前躬身行礼,一套起傩程序进行完毕,当年傩仪才宣告正式开始。</h3> <h3> 傩神庙是神灵栖息之地,也是举行傩仪的主要场所。上甘称傩神殿,明永乐至宣德年间(1403一一1435)修建,是现今江西保存最古老的傩神殿之一。</h3> <h3> 傩神殿內一厅六柱,厅中上面为八角藻井,下方有天井,上方左侧塑土地神像,右侧放“历代传法启教演傩先师之位”牌位,正中上方有四层神坛,供奉傩神清源妙道真君坐像。</h3> <h3> 上甘大傩以傩神殿为依托进行傩事活动。除正月的活动外,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要请戏班来演戏,为傩神清源真君过生日。最盛时做戏十夜,全堡30多尊菩萨全部抬到傩神殿陪“傩神老爷”看戏。</h3> <h3> 上甘村的村南口,有一座颇具规模的寺庙叫崇福古寺,与傩神殿相呼应。寺庙供奉如来等佛教神祗。</h3> <h3> 一位热心的村民告诉我们,村外还有一些小庙,如福主殿、关帝殿、财神殿,以及社公社母殿、霜降老爷、落雪老爷寻小型祭坛。</h3> <h3> 我们从傩神殿出来,便听见远处传来急促的锣鼓声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这些交杂的鼓点声和爆炮声直观地告诉我们,正月十六的"解傩”己经拉开大幕,我们急切地循声找去。</h3> <h3> 我们见到傩班时,正巧是在一户村民家里演出《二郎发弓》。此时,不太宽敞的厅堂挤满了慕名前来采风的摄影师,长枪短炮同时“开火”,快门响声此起彼伏。</h3><h3> 《二郎发弓》由二郎神执行竹弓舞蹈。弓箭是威猛男子的象征,二郎张弓射弹,表达的是清源送子的祈愿,寓上古祭祀谋神,授弓求子之意。二郎那活泼有趣的动作和稚拙可爱的神态,惹得一帮孩子跟着手舞足蹈。</h3><h3> 按传统规定,十六、十七的解傩为“户解傩”,即在村民家里逐户"解傩”,在两个白天进行,沿门逐疫。主要跳《二郎发弓》、《傩公傩母》、《捉刀》三个仪式傩,前两个是祈福纳吉,后一个是驱妖避邪。村民家要在供桌上放一碗米饭,上面搭一块三四两重的半熟猪肉;放一盘米果,上面放一包赏封;再放一叠钱纸和线香,点燃蜡烛。</h3> <h3> 随着鼓点的放缓,面容亲善的傩公傩母从门外蹒跚而来,一前一后,形影不离。傩公和眉善目,嘴角上翘;傩母弯眉细柳,秀目微开。二老晚年得子,喜不自禁,忽而手舞足蹈,忽而前驱后逐,两人动作纡徐悠缓,张驰有序。《傩公傩母》把生殖崇拜寄寓在日常生活场景中,以朴实亲切的风格,体现出人性的温馨。</h3> <h3> 《傩公傩母》仅跳他们对舞和傩母坐下给孩子喂奶一段,诙谐地表演了那种动人的温馨,是香火绵延的祷祝和欣慰。可见,跳《傩公傩母》是祈求生育旺兴,人丁繁衍,幸福和祥。</h3> <h3> 这个傩舞有个远古传说,说的是本为兄妹的傩公傩母很有可能是上神伏羲和女娲的化身,为了人类的繁衍结为夫妇,象征着人丁兴旺、生生不息。这就不难理解,在傩仪的神坛上,傩公傩母为什么被供奉为最具威望的始祖神。</h3> <h3> “解傩”最后跳《捉刀》仪式舞,是天地水三神的逐疫形式。由鹰哥元帅、田螺元帅、搜神大仙表演。舞蹈开始,鹰哥元帅先持刀出场,四面砍伐;田螺大王持铁链后上。</h3> <h3> 当两神捉住虚拟的鬼疫时,搜神大仙右手高举面具而舞。和鹰哥元帅、田螺大王一起“解迁”鬼疫,三人同时发出“嗬一嗬一嗬”的叫声,绕场一周后,将鬼疫押送门外。</h3> <h3> 正月十六的“解傩”在紧而有序的追摄之中结束了。正当我们准备离开上甘村之时,正印告诉我们,正月十八的“殿解傩”,将把上甘傩祭活动推向高潮。希望我们再来一睹上甘傩的精彩。</h3><h3> 我们这次探访,似乎撩开了它神秘面纱的一角,似懂非懂地触碰到上甘村那神秘的傩仪、古朴的傩舞和深邃的文化。</h3> <h3> 难怪有专家评论:提起中国傩舞之乡,人们无不谈起石邮村。其实,南丰县有“活化石”价值的傩文化村不只石邮,上甘村神傩就是可与石邮村乡傩媲美的另一个典型。 </h3><h3> 看来此言是有道理的。</h3> <h3>摄影文字:张志坚</h3><h3>策划编辑:张志坚</h3><h3>美篇制作:张志坚</h3><h3>完成时间:2019年2月24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