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我的厂

长玉

<h3>我们就读过的学校,称之为母校;我们都对自己的母校感情深厚、无比眷恋;对我而言,曾经工作过的中钢集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暨原洛阳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洛耐厂)也像母校一样让我觉得亲切、温暖,我大学毕业分配至此,在洛耐厂工作了14年,她培养了我,我把青春献给了她。</h3> <h3>繁茂的法桐遮盖了厂区所有的道路,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耐火材料生产基地,1957年开始建设,1960年投产,国有大型一类企业。</h3> <h3>跟洛耐的同事聊天才知道厂区搬迁改造在即,一些记忆中的建筑是否将要拆除?满心疑惑赶紧拿着相机进厂,希望多留下一些回忆。</h3> <h3>目前洛耐厂的老一是我大学同班同学,他专门安排公司两位副总经理陪同,左边的是我徒弟,右边的是我曾经的领导。</h3> <h3>按照两位老总的介绍,洛耐的搬迁没有按照一般企业采取的简单卖地搬迁的做法,按照他们的规划将建设两园两基地:耐火材料产业园区(伊川)<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科创文创产业园、红色教育基地、公司总部基地。</span>大部分50年代的老厂房将作为中国钢铁工业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得以保留。我为他们领导班子对历史和未来都负责的规划折服,给他们点赞!图片是机械化原料库,未来将保留。</h3> <h3>照片近景是一片牡丹,这是洛阳所有企事业的特色。这里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h3> <h3>高铝粉碎楼,我在这里实习了一个月,那时我23岁。噢,行政23级,国家干部,挺好玩吧?!</h3> <h3>这是文化遗产,被国务院国资委明令保留原状不得粉刷。</h3> <h3>突出的部分是皮带廊,连接机械化原料库和粉碎楼,已拆除。</h3> <h3>我在高铝分厂工作了9年,原来天天进出的这个大门,已20年未曾踏入。</h3> <h3>这里原来有圆锥破碎机和球磨机,已拆除。</h3> <h3>内部已面貌全非,设备拆除,作为临时库房实用。</h3> <h3>除尘管道还在,透过它依稀想起原来的景象。</h3> <h3>粉碎楼北面</h3> <h3>是不是感到苍凉!?那其实就是底蕴!</h3> <h3>相约同行的两位姐姐都是我师傅</h3> <h3>两个老工人一看都认识,他们86年进厂,技术培训课都是我讲的。</h3> <h3>粉碎楼经皮带廊连接成型车间。</h3> <h3>粉碎楼旁边的空地原来堆放了大量检修下来的旧配件,凌乱不堪,现在这样看起来清爽舒服。</h3> <h3>厂区内坑坑洼洼的混凝土路面已变成了沥青路面。</h3> <h3>看到这个老式电瓶车我呆了!还在用!?开车的师傅停下来和我打招呼,原来是一起住了7年的邻居。</h3> <h3>皮带廊很长,两侧联系用电铃,就是学校用的那种,输送不同的料用不同的铃声间隔表达,像发报。</h3> <h3>成型车间,我在这里担任副工段长一年,工段长两年。</h3> <h3>地上摆放的是成型锤头。</h3> <h3>模型分厂的模版库,与成型车间一路之隔。</h3> <h3>这棵大树下原来也堆满了锤头,班前会大多是在这里进行,代班长分配工作,我提要求。</h3> <h3>那时全工段240多人,年轻人多,观念落后,思想也活跃,每天都是苦口婆心。</h3> <h3>那是计划经济的大锅饭时代!也是分配机制改革的时代,3年多时间各种制度和方案的起草就10000多字。</h3> <h3>这是混练机,就像厨房里的和面机,给成型供料。</h3> <h3>成型车间内部,我最长的一次工作了28个小时,麦收季节,农村里来的工人都回家收麦了,劳动力紧张,白天做协调搞管理,二班就把自己变成了工人顶到了岗位上,搬标型砖一个班搬了5吨;夜班又陪机关干部继续搬砖,D9又搬了9吨!我那时年轻!我也是铁人!</h3> <h3>这是摩擦压力机,和锻造设备一样,我那个年代是主力装备,现已是落后设备,马上就要拆除。表扬一下自己,我是那个年代唯一可以熟练操作这个设备的大学毕业生。</h3> <h3>这是烧成工段的隧道窑,我进厂实习10个月后开始做烧成工艺员</h3> <h3>这是窑车,想起在车上挥汗如雨的陆晓通师傅,当年50多岁,烧成工段长,跟年轻人一样干!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怀念!我的好师傅!这样的好师傅又岂止一人?其实是一代人!</h3> <h3>这里原来还有一条窑,也拆除了。</h3> <h3>隧道窑控制室。</h3> <h3>控制室内部,时代感十足!80年代初的设备。做工艺员的时候每天大都在这里和师傅们研究烧成曲线。</h3> <h3>隧道窑局部</h3> <h3>原来在这里走过,扑面而来的是灼烧的辐射热,那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温暖的岁月!</h3> <h3>年代感!亲切感!</h3> <h3>这个梯子通到厂房顶部,上面有个煤气放散阀,紧急操作时使用,每个烧成工必备培训。</h3> <h3>拣选台,产品在这里分拣,这里是每天必来的地方,通过观察测量验证技术方案。</h3> <h3>产品库房,我那个时代生产的产品一块也没有了,产品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h3> <h3>这是组合砖车间,我离开时刚刚起步,现已是全国最大的组合砖生产基地。</h3> <h3>库房外等待发运的产品,原来都是火车发运,铁路专用线直达各库房,蒸汽机车不时鸣着汽笛缓缓驶过。在总厂任副厂长期间,有很大的工作量是跑铁路局要车皮。</h3> <h3>老磅房</h3> <h3>磅房隔壁是硅质分厂的隧道窑</h3> <h3>我大三时就在这里实习,全班30多人,有两个女生。我借了20多辆自行车,跑遍了洛阳的名胜古迹。</h3> <h3>爱也在那时萌发,一年后同学中的上海妹子随我一起分配到洛耐厂,她就在硅质分厂工作。1988年我们结婚,硅质耐火材料成了她一生的事业,她也成了名符其实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h3> <h3>煤气站,管道已拆除,主体设备将保留,成为文创园的一部分</h3> <h3>这就是煤气发生炉</h3> <h3>原貌保存</h3> <h3>斑驳记忆了时光。</h3> <h3>大门紧闭,只能隔墙拍摄</h3> <h3>硅质分厂成型车间。</h3> <h3>硅质分厂湿碾工序。</h3> <h3>硅质分厂粉碎楼</h3> <h3>高铝粉碎楼侧影。</h3> <h3>19年后第一次回来,回母校一样的感觉,心存感激!</h3> <h3>现任班子尽数出场,极尽重视。</h3> <h3>四合院中间的花坛没有了,花坛中间曾有一口大锅,在夏天林大姐总是带领机关女工煮绿豆汤。依稀又看到她拿着一块糖,牵着我儿子的小手说:阿姨把你卖了买糖吃好吗?我儿子扬脸幸福的回:好!愿大姐在天堂安好!!!</h3> <h3>门开的右侧是我的办公室,在这里4年。也是我师傅的办公室,来报到的那一天,走进那扇门,问:师傅您好!我找负责人。似乎没几天的事情!却已是33年前!耳边隐约响起那个时代同事们的欢声笑语!心里默念:你们好吗?</h3> <h3>模具分厂。</h3> <h3>模具厂老厂房。</h3> <h3>模具粗加工设备</h3> <h3>数控机床</h3> <h3>数控加工中心</h3> <h3>这是80年代盖的房子,模具分厂办公楼,与50年代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有违和感。</h3> <h3>模具分厂马上就要迁走,热处理厂房将改造成红色基地主展厅</h3> <h3>这样的建筑都将得到充分保护</h3> <h3>这个亭子我进厂时候就在了,也是文物了。</h3> <h3>这是原科研所所在地,未来将不复存在。</h3> <h3>简短的座谈会,温暖热烈。我看到听到也深深感受到了洛耐的发展与进步。</h3> <h3>感谢你们一直陪伴。</h3> <h3>高铝粉碎楼远眺,这里将是遗产保护区。我的青春在这里,我曾是洛耐人。</h3> <h3>感谢!感谢洛耐厂!我永远都是洛耐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