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包容

铭翔

<h3> 《论包容》</h3><h3><br></h3><h3> 【知其雄,守其雌】</h3><h3> 被误解的柔弱胜刚强,被误解的有容乃大。</h3><h3> 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并不是让人恪守自己的弱者地位,来给它的主人,乖乖的当狗。恰恰相反,老子讲的是人君南面之术,是顶级强者,统治臣服者的道术。</h3><h3> 知其雄,君主得先英明神武,先强大,才能征服天下。征服天下之后,然后再以强者的包容,来容蓄弱者,让弱者给自己干活。这叫守其雌。</h3><h3> 用自己的英明神武,把全天下的人都征服了,在守天下的阶段,天子选贤任能赏善罚恶,自己什么都不干,让贤能的人来为自己做事,自己坐享其成,这才是柔弱胜刚强的真正含义。把全天下的人,都为自己所用,这才是道家所讲的有容乃大,江河之所以为百谷王,和上善若水。</h3><h3> 这是最高形式的强者式包容。中国文化讲的包容,是统治并驾驭天下,而不是把藏污纳垢美化成包容,更不是把弱者的忍气吞声软弱无能,美化成包容。</h3><h3><br></h3><h3> 强大的民族,要给天下立规矩,要给天下立教化,这是强者的协同四海的包容。这才是我们应该秉承的包容观。</h3><h3> 而弱者的包容,则是没种没文化,被人征服,被剥夺了雄性特征,被文化同化,沦为了狭隘的性奴主义者,狭隘到不能容忍本民族同胞表现出来丝毫的雄性特征。</h3><h3> 它们所谓的狗式包容,其实无关利益,无关道德,无关善恶,更无关真理,只是它们缺乏智力,缺乏勇气,嘴碎又护主罢了。越是没种的人,越喜欢讲包容。不过是一群丧失雄性特征的软弱废物罢了。</h3><h3><br></h3><h3> 老子说的容,是包容正民。对于妖妄之民,老子认为要矫正他们,教化他们。</h3><h3> 矫正不了的,犯罪了,危害社会了,就杀掉,或者关起来。什么都容,就没正与不正,道与不道的区别了。道与不道,常与妄,正与邪,善与妖,道德经中都给出了判准,如果什么都一样,那道就亡了。煮骨头汤,都知道把渣滓撇掉,社会,文化,更是如此。我们现在主流的文化语境,就是会道门那一套,三教合一的国学,就是会道门糟粕,它本质上跟五教合一的一贯道,白莲教是同一类的东西,建国后主席把会道门垃圾都消灭掉了。</h3><h3> 于是这些会道门文化,就流窜到了台湾香港。主席一去世,这些会道门文化垃圾,就又来倒灌污染大陆。金庸,南怀瑾,就是会道门文人的代表,既然主席能够消灭他们,我们相信,以后也有人涤荡这些文化垃圾。汉奸买办文人,会道门文人,都被主席打倒。</h3><h3><br></h3><h3> 中国文化讲的包容,前提是要知常。《道德经》云“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知常,才能容。</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文化买办们打着包容的旗号兜售垃圾文化,对这种知妄不常者,中国文化讲的不是包容,而是除恶务尽,彻底铲除和涤荡它们。老子讲绝圣弃智,孔子讲攻乎异端,韩非子讲铲除五蠹,都是这个道理。</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中国文化,从来就没有过宣扬包容妖怪的思想。只有妖怪才会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来宣扬包容妖怪的思想。</h3><h3><br></h3><h3> 和而不同的前提是君子和而不同。只有君子之间,才可以讲和而不同。君子和小人之间,没有和而不同。</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君子所谓包容,是律己,是为了成人之美。小人所谓的包容,是律人,是为了独播其恶。</h3><h3> 真正的包容是什么呢,形同父母一样的爱护自己的孩子。如果突然出现了一头狼要吃孩子呢,那就不能包容狼,而是应该马上杀死狼。现在比较滑稽的是狼在喊着包容,很多愚蠢的东郭先生们,则爱护了狼,杀死了孩子和猎人。以很多人的心智而言,他们大概是分不清什么是狼,什么是孩子,他们最喜欢做的就是把孩子扔掉,把狼养大。</h3><h3><br></h3><h3>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是猎枪。在文化层面上,很多人根本的缺乏分辨朋友和豺狼的能力,认为只要是文化都是好的,都得好酒招待。实际上,大多数文化,都是惑人心智的豺狼。丧失分辨力,就造成了农夫和蛇,东郭先生和狼式的愚蠢包容。后果自然是被文化糟粕所毒害精神。这些人宣扬包容,实际上他们只是愚蠢,缺乏足够的心智对是非好坏的加以分辨罢了,愚蠢得连朋友豺狼都分不清。</h3><h3> 如果有人迫不及待的劝人包容它,那么几乎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朋友,而是一个豺狼。真正的朋友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情不自禁的平易,和悦,亲近。而不是建立在互相折磨互相忍受和讨价还价基础之上的包容心伦理绑架和索求。</h3><h3><br></h3><h3> (文中观点注释来自:至道学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