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一柱映春光

云儿

<h3> 天柱塔,位于建水城东约10公里处颜洞左侧的岩洞山顶。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始建第一层,乾隆甲子(1744年)续建未果,道光元年(1821年)再建也未果,同治三年(1864年)再次重建完工。历经清朝七代帝王,时间跨度近200年,四起三落,屡停屡建,历尽艰辛,百折不挠,终至建成。其原因耐人寻味。只可惜1947年又毁于兵荒马乱之中。半个多世纪以来,鉴于建水人民对天柱塔的怀念,人们对重建天柱塔的呼吁越来越大。经建水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由建水历史文化名城研究课题组牵头组织,自2000年开始,50余次到天柱塔原址及周边地区考察,多次召开有关人士和当地目睹过天柱塔的七十岁以上老人的座谈会,根据他们的回忆和现有史料及对原址基座的测算。按照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使用原石料,保持原风格。经六次修改草图,多方筹集资金,终于在2004年出台重建天柱塔方案。由大理国光古建公司承建,于2005年元月12日破土动工,2007年,天柱塔终于重展雄姿,岿然屹立。<br></h3><h3>天柱塔在建水东边,高四十五米,分九节。古人认为九是数中最大的,是天数,四十五又是五和九的乘积,九五之尊向来是人们对皇权的畏称。在《周易》中,东方为震,震属木,古人常把人才喻为木。当时的人们希望建水出文才武将,为国家出力,为百姓做事。<br></h3><h3>天柱塔为目前国内体量最大的空心塔,分九级,高45.3米,塔基周长64米。中有石砌台阶,总计95级,整座塔全由大块石砌成,古朴凝重。第一层上额镌刻“南天一柱”。因塔建于崖顶,眺望宝塔,顶天立地,气势恢弘,刚劲挺拔。<br></h3> <h3>极目远眺,建水坝子尽收眼底</h3> <h3>天柱塔是一座风水塔。在八卦东方为震卦,震卦分甲、卯、乙三向。《金锁玉关》载:“甲乙水主穷,长房不兴隆,形如斜飞去,定主长绝宗。”“卯砂甲龙宫,上中时大吉,若得庚酉白浪起(西方见水),管教关胜运不穷。”“乙砂出文章,几个读书郎,若得单辛水,亦主内贤良。”“震卦是满砂,文武并兴家。”颜洞位于建水东方,为建水坝子的泄水口,早年建水坝子洪涝之灾连年不断,故在岩洞山顶上建塔镇水。希望建水坝子既不要洪水成灾,又要绿水长流。<br></h3> <h3>天柱塔是一座极有意义和风趣的人文理念塔。塔的命名,表达了建水人民期盼建水多出人才、出栋梁之材的美好愿望,示意建水人民立志做撑起南天的擎天柱。天柱塔蕴涵着中华民族佛、道、儒三教的精神精华和美好的人文理念。<br></h3> <h3>登塔</h3> <h3>天柱塔旁春光烂漫</h3> <h3>2019年1月4日,按照《国家沙漠公园管理办法》(林沙发〔2017〕104号)要求,经国家沙漠(石漠)公园专家评审会审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同意建设云南建水天柱塔国家石漠公园。<br></h3><h3><br></h3><h3>天柱塔从历史的烟尘中向我们走来,走向一个光明灿烂的明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