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自去年入冬以来,太阳公公来了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周游世界迟迟未归。绍兴的“雨水”也乘大禹打盹之机就“摸黑”上线,天天刷着存在感,创下了1951年以来,降雨量最多、阳光日最少的二项记录。使人心情压抑情绪低落,整个身心都是湿腻腻的。</p><p> 2月23日早晨,“江南老朱”望着窗外雨止的景象,建议去鲁迅的外婆家走一趟。我也是感觉长期的阴雨寡照使人体阴冷,需要云层漏点阳光下来,到外面去晒一晒或吹一吹风,吸一口野外的新鲜空气。于是俩人一拍即合,忙着查景区地址,忙着查乘坐的公交,终于在胜利东路的移动公司站乘上了18路公交车,在一个叫安桥头站下了车。</p> <p> 鲁迅的外婆家安桥头村,是绍兴孙端镇西部的一个水乡小村,距市区约30余里。</p><p> </p> <h3> 进安桥头村的林荫大道,满树挂满红灯笼,林荫大道的墙绘、配文出自《社戏》一文,小说里写到看社戏、掘蚯蚓钓虾、偷罗汉豆的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场景,正是少年鲁迅在孙端生活的真实写照。</h3> <h3> 小村的“朝北台门”是鲁迅外婆家的故居,鲁迅的母亲鲁瑞就出生在這里。1954年,朝北台门即由政府拨款收购,基本上保持着原貌。台门坐南朝北,三间开阔,前后两进,东西两侧是厢房,屋后有小园,约有半亩。门口临小河,右侧有座通宁小桥。鲁迅外祖父鲁希曾育有二子三女,小女儿即鲁迅母亲。鲁迅儿时常随母到外婆家玩耍,并与安桥头村的小伙伴们结下深厚友谊,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这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经常有所描写。</h3> <h3> 1998年修复前的朝北台门。</h3> <h3> 因为天冷,村里人家大多关着门窗,很少有人出来,大概是见我们走过通宁桥在拍朝北台门全景时,听见了我们说要找个人问问社戏原址包公殿在哪里时,这个热心人自端着饭碗出来,给我们讲解了村里的民俗风情,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是安桥头最热闹的日子,各村聚在一起搞祝福活动。并告知我们,包公殿在皇甫庄,鲁迅舅舅住过的地方。</h3><h3><br></h3> <h3> 我们根据指点,仍从长长的绿荫道路返回,乘18路二站的公交路程到终点站孙端下车,在孙端镇政府站(邮政局门口)转321车来到皇甫庄。</h3> <h3> 孙端镇政府站是321路公交车的起点站,这是发车的时间。</h3> <p> 皇甫庄村位于绍兴县孙端镇东南部,东临上虞市道墟镇,南邻皋埠镇与陶堰镇,西接孙端镇小库村,北临329国道。著名的贺家池在皇甫庄与上虞哨唫之间,周围47里。南通鉴湖,北抵海塘,环境优趟,水陆交通便利,古时“旁有六兼园,范给事绍序读书处,即宋赵王府庄”。现皇甫庄村由原来的荣星村与皇甫庄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是典型的水乡农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内的范氏是宋代大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后人,历史上出过不少名门望族。</p> <p> 皇甫庄包公殿位于村的最东面,正门朝东临河,风景秀丽。包公殿不仅因鲁迅小时候常去看社戏而闻名,更是一处与日寇决战的抗战遗址。</p><p> 当时绍兴有两支抗日力量:一支是国民党绍兴县塘北行署主任张光楷领导的县自卫大队;另一支是马青领导的,皋北抗日自卫队和浙东游击大队临时合作的皋埠区队。</p><p> 为了拓展活动范围,更好地打击日寇,这两支部队都有拔掉陶堰、孙端日伪据点的雄壮决心。包公殿就是当年抗日英雄的休整地,也是他们为保卫老百姓献出27条年轻生命之地。河对面石桥处是日寇当年入侵的入口点。现村口公路旁有一座烈士纪念碑。</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旧时皇甫庄村民,每年就在贺家池岸边包公殿前演出社戏,搭的是湖台,半个在岸上,半个在湖里。观众可以在岸上看戏,也可以在船上看戏。鲁迅的小说《社戏》,就是以安桥头风情和这里演出社戏情境为背景写的。至今,包公殿两边的两颗古树依然郁郁葱葱。</p><p><br></p> <h3> 2015年初,包公殿曾损毁于一场香蜡引燃的大火,村民虽及时扑救,损毁仍很严重。同年,绍兴市政府拔专款修缮一新。</h3><h3> </h3> <h3> 鲁迅的外婆家在安桥头,一度徙居绍兴昌安街三脚桥,后来,又典租了皇甫庄旗杆台门的西半部分房子。鲁迅的外祖父鲁希曾(晴轩)系清咸丰元年(1851)举人,同治年间初期当过几年户部主事。他在安桥头的祖宅实在太矮小,连那时为世人所重视的“文魁”匾额都没有地方挂。皇甫庄旗杆台门屋宇高大宽敞,与其身份相符,主人范啸风副榜出身,知书达理,对鲁家又十分友善,鲁迅外婆家迁居皇甫庄也是顺理成章。况且,鲁希曾的小儿媳沈氏的娘家也在皇甫庄,鲁家还有数十亩水田在皇甫庄附近,住在皇甫庄走亲访友和田产管理等都要方便得多。<br></h3><h3><br></h3> <p> 旗杆台门,后来作为皇甫庄小学,小学内还保留着鲁迅住过的房间,这是学校的操场,现学校已搬迁空着。</p> <p> 旗杆台门内,还住着一位沈先生,独自静静地在练书法。经过交流得知,竟曾是在铁路绍兴、皋埠等火车站工作过。非常熟悉我们要回家的路线,我与他谈起了许多熟悉的人与事。真是有缘份啊!他特意送我们走出七拐八湾的皇甫庄村,指点直路尽头的后堡村。我们按照他的指点,在后堡起点站乘360路公交到皋埠枢纽站,再原地转乘1路车顺利回到家门口。</p><p> </p> <h3> 皇甫庄田头的野菜,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这一曰,有点小成就哈。</h3> <h3> 相传农历六月十六是包公生日,皇甫庄村的村民循俗要举行包公巡游活动,四面八方的人都集于皇甫庄赛龙舟、舞龙舞狮、办斋、唱大戏,祭祀包公,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民安康。</h3><h3> 如果有缘份,到那时我会再来皇甫庄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