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脊柱俗称“脊梁骨”,是人和脊椎动物的中轴骨胳,由若干形状不规则的椎骨借椎间盘、韧带互相连接而成。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内有脊髓,是重要的神经系统,脊柱对它也有保护作用。人的脊柱包括颈椎七块,胸椎十二块,腰椎五块,骶骨一块(由五块骶椎合成),尾骨一块(由四块尾椎合成)。椎骨有一个突向背侧的棘突,在背部的正中线上可以在皮下摸到,是经穴定位的重要标志之一。</h3> <h3> 脊柱内部有纵行的“椎管”,容纳脊髓。在正常情况下,脊柱有向前、后方的四个弯曲,其中颈、腰两部向前凸,胸、骶两部向后凸。脊柱的弯曲不仅有利于直立姿势,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脊柱的弹性,可以缓冲行走、跳跃时的震荡,具有保护意义。这种弯曲也往往因长期姿势不正或疾病影响而过度后凸,引起畸形,成为驼背。</h3><h3><br></h3><h3><br></h3><h3>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留学归国的美式脊椎矫正专家陈朝晖教授为大家讲解脊柱的重要性。</h3> <h3>脊柱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在日常的生活、锻炼、劳动、学习等活动中受到影响,从而使24节脊椎和骨盆发生各种各样的位移。没有发生任何脊椎位移的脊椎几乎是没有的。</h3><h3><br></h3><h3>同时,在脊椎的主要连接部——椎间盘中是少有神经分布的,所以,人们对脊椎位移的感觉比较迟钝。当脊椎没有位移并且处于静止、直立状态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是均匀的;当椎体发生位移时,椎间盘内部的张力分布很不均匀,易造成椎间盘的损伤。</h3> <h3>此外,脊椎不正常的位移还会极大的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从而加速椎间盘的退化。这种不平衡的力学分布和退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因一个很小的动作,如咳嗽、弯腰等就可引起椎间盘纤维层的破坏,从而导致髓核突出。脊椎结构异常还可使邻近椎体的上下平行位置发生改变,造成椎间孔狭窄。</h3><h3><br></h3><h3>其实,脊椎的位移在矫正的最佳阶段儿童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但由于儿童的脊椎柔韧性强,并未表现出症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椎中不正常的位移会进一步发展,各种症状也逐渐表现出来。<br></h3> <h3>较严重的脊椎位移在青年时期(18~25岁)就开始产生症状,如头晕、头痛、脖子、背、肩、腰疼痛等,不正常的脊椎结构也会造成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通过矫正脊椎的不正常位移,可避免骨性关节炎的进一步发展。</h3><h3>长久以来,慢性的脊椎退化并未得到人们的足够的认识,许多人50岁以后出现腰酸、背痛、驼背等一系列症状,常被认为是人体机能退化的结果,而没有认识到,许多内脏的疾病直接或间接地与脊神经的受刺激、受压迫有密切关系。脊椎矫正不仅可以维护脊椎的健康,更可使人延年益寿(据科学研究,人的寿命应为120岁)。</h3><h3>目前,对脊椎的肌肉骨骼系统的调整仍未引起一些临床医生的注意。脊椎肌肉骨骼系统是整个身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应该和身体其他系统一样得到认真的诊断、评价。</h3> <h3>此外,占人体体重一半以上的脊椎肌肉骨骼系统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必须通过人体其他系统来供给,如果脊椎肌肉骨骼系统的结构未处于理想状态,其活动就会增加,能量的需求也必然增大。脊椎矫正学认为,脊椎的“关节半脱位”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可影响脊椎肌肉骨骼系统有效的工作,也会加重人体其他系统的负担。</h3><h3><br></h3><h3>人体的神经系统是高度发达的,影响着人体其他所有的系统,因此,它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尽管脊椎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中间的确切关系还不十分清楚,但是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还是可以肯定的。神经系统可以通过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来调节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影响人体的健康。</h3><h3><br></h3><h3>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相互作用以维持体内的生理平衡。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人体始终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或寻找平衡的趋势,这就是Palm的“影响人体健康的天生能力”这个概念的基本思想。对脊椎的手法矫正是影响神经系统及人体其他所有系统来提高人体自我调控的能力,使身体寻求一种相对的稳定。<br></h3> <h3>脊椎矫正能够通过改善脊椎肌肉骨骼系统的状态来调整神经系统,从而使某些器官的功能障碍、组织的病理改变及综合症状得到改善。尽管脊椎矫正对神经反射所产生的作用的基础研究还不够充分,但有关反射机理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h3><h3><br></h3><h3>总之,通过脊椎矫正的手法能够使发生位移的椎体复位,对因椎体位移引起的疾病或症状的改善有良好的效果;而对于因其他疾病造成的脊椎生理弯曲的改变和椎体的位移,通过对脊椎的矫正也能促进这些疾病的康复;但脊椎矫正最重要的作用是预防保健,通过定期的脊椎矫正,完全可以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h3><h3><br></h3><h3>治病与防病,大多数人的关注点都在治病上,其实防病才是关键,才是最重要的。正所谓“防患于未然”,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做事,对于健康这句话同样适用。</h3> <h3>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关注更多有关健康的资讯,还能随时留言咨询有关于健康的问题,并得到专业的解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