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赏析】栀子花—席慕蓉

桐子落

【席慕蓉《栀子花》原文】 把花市逛了两圈,仍然空手而回。 我原来是想去买一株栀子花的,花市里也有不少盆栽的在展示,却都没有我想要的那一种。 我想要的那种栀子花开起来像大朵的玫瑰一样,重瓣的花朵圆润洁白地舒展着,整株开满的时候,你根本不可能从花前走开,也许终于下定决心离开它,可是在日里夜里那种香气那种形象就一直跟着你,根本没办法将它忘记。 也是因为这样,所以花市里的栀子都无法入选,不是太单薄就是太细小,没有一株能够让我停留。 我把我想要的那种栀子描述给花贩们听,有人说那种品种是有过,但是不容易找到。有人半信半疑。更有人说我一定看错了,世界上哪里会有那么大的栀子花。 而所有的花贩都劝我: “算了!你找不到那种栀子的了!不如就买眼前这盆吧。你看!它不也开得挺好的,小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微笑有礼地一一回绝了他们,走出花市,心里竟然有种空落落的感觉。 我想,如果不是曾经遇见过那样美丽的一棵花树,我也许会对眼前的这些都觉得很满意了。在生活里,做个妥协并且乐意接受劝告的人,也没有什么不好。 但是,有些深印在生命里的记忆,却是不容我随意增减,也不容我退让迁就的,哪怕只是一棵小小的花树。 外一首 【席慕蓉《盼望》原文】 其实 我盼望的 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 我从没要求过 你给我 你的一生 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 与你相遇 如果能 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 那么 再长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 就只是 回首时 那短短的一瞬 【席慕蓉《栀子花》赏析】 席慕蓉的文字没有多少深刻的内涵,然而,其词藻虽不华丽,却婉约、清丽、简素、而细腻,透着小女人淡淡的入微的对平静人生的小小感触。如果用音乐的语言来做比喻的话,那便是悠扬的小提琴曲,或节奏流畅的婉转的钢琴曲。   即使是某些哀婉的情绪,却也是哀而不伤,忧郁却不压抑,不阴森,不颓废。其文字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木麻黄的树梢后淡黄色的清朗的月亮,郁郁葱葱的山坡上绽放的栀子花,在夜幕中尽情绽放的昙花,深深的院落里雅致而又妖娆的海棠,冬日天空里旋转跃动的雪花……都静静牵系着作者敏感的神经与多情的灵魂。还有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在如歌的岁月长河里静静逝去的过往。 席慕蓉的散文《栀子花》,在她的散文集《透明的哀伤》(南海出版社)中。作者由衷发出对生活的感慨,人是有很大的满足欲望的,但,细想之后,便觉得,一些深印在脑海里的事物,该忘记就须忘记,也是一种甩掉包袱的方法。 不是所有的掏心掏肺都一定能让别人领情和感动的。对于昔年的美好事物,更多的时候,真的是相见不如怀念…… 【席慕蓉《盼望》赏析】 “一瞬”,时间很短,很快就消失,然而,“我盼望的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而已。而且,我决心在“再长久的一生”中也只是回首“那短短的一瞬”。   “那一瞬”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那一瞬”就是“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与你相遇”,“深深地爱”。   爱,不过就是“一瞬”,跟着是永远的别离,却要用“长久的一生”来“回首”它。“我”盼望的是获得短暂的欢乐,为此甘愿受到长期的“一生”的痛苦折磨。“我”对“你”的感情是多么强烈!   但是,“那一瞬”并未到来,仅仅是“盼望”。   这比预算着的长期的“一生”的痛苦就更为痛苦了。   这样来表现强烈的爱,手法相当独特。两个不同内涵的“一生”和“一瞬”的时间反差,浓化了诗的情味。栀子在春夏开花,暗喻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