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南线的高山

真言

<h3>成都到拉萨2150公里长的川藏南线是318国道最美、最精彩的一段,沿途要翻越14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风景变幻多端,誉为“中国的景观大道”。</h3> <h3>N01.二郎山垭口——海拔3600多米。这是千里川藏线上的第一道咽喉险关,许多驴友喜欢在翻越二郎山垭口之后回头看,因为此刻你若回头,你会发现,无论地貌、气候还是人文,通通奇妙地似乎都变成了另一种境界。</h3><h3> 这些都是曾经的漫长艰险,2001年二郎山隧道建成通车,比原川藏公路二郎山段缩短里程25公里,缩短行程时间3小时,五分钟就可以穿越二郎山隧道。</h3> <h3>NO2:折多山</h3><h3>  位于四川甘孜州康定市境内,海拔4298米。“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站在折多山顶环视贡嘎群峰,“蜀山之王”--贡嘎神山海拔7556米;穿过折多山垭口,一路下行就进入了摄影家走廊--新都桥,某种定义上来讲,翻越折多山后,才算是踏足真正意义上的藏区。折多山是康巴第一关,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一般资料都说折多山位于康定城西三十公里处。其实,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出康定城后就已经是折多山脚了。海拔2500米左右的康定城与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没有任何过渡和妥协,出城后车头就会向上。没到垭口之前,我们在车上就一直仰着坐吧!</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每年的3-5月,暴风雪都会不定期的临幸折多山。常常导致翻山途中的所有车辆滞留,最严重时可以长达一天一夜。雪上加霜的是不止坡陡,其弯道也不亚于觉巴山。</h3> <h3>NO3:高尔寺山</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高尔寺山海拔4412米,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都桥与雅江之间,与新都桥海拔落差约800米。如果说折多山是康巴第一关的话, 那么高尔寺山则是康巴第二关,也通了隧道。高尔寺山可以看草原,看山水,赏高原云雾自然风光。</h3> <h3>NO4:剪子弯山</h3><h3> &nbsp;&nbsp; 剪子弯山海拔4659米,位于雅江到理塘之间,因翻越的驿道傍山成弯曲的剪刀形而得其名。剪子弯山口是318国道在康巴地区的最高山口之一。每年新年伊始,路过这里的人用风力飘动经幡、飘飞风马纸,向神灵传递祈祷的语言。</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虽然,剪子弯山隧道已建成通车,但是,从雅江县城出来后的近两个小时内,没有缓冲的余地,一路都是发卡弯和20°左右的陡坡,曲折的胳膊肘弯一个连一个,拐弯处写着“天路十八弯”,绝对是名副其实的。爱车发动机的轰鸣声会一直相伴,直到天路十八弯的观景台。</h3> <h3>NO5:卡子拉山</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卡子拉山海拔4718米,位于四川省理塘县和雅江县分界处。 因海拔较高,树木更加稀少,主要是高山草甸。</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翻越卡子拉山时,雾气开始散去,空中的云彩会多起来,一会是洁白无瑕,一会是幽暗迷幻,瞬息万变。 在这里看山,层峦叠嶂,延绵天际,有一种走在天路上的感觉。</h3> <h3>NO6:海子山</h3><h3>  海子山平均海拔4500米,位于理塘与稻城两县之间。最高峰果银日则海拔为5020米,共有1145个大小海子。其规模密度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故名海子山。其中最有名的海子就是姊妹湖,走川藏南线的人们都会在姊妹湖摄影留念。</h3> <h3>NO7:宗拉山</h3><h3>  宗拉山海拔4150米,位于芒康境内,是川藏线进入西藏地域的第一个垭口,到达这里已经进入了横断山中最典型的部分。山顶风马旗随风飘扬,翻过宗拉山就到芒康。</h3> <h3>NO8:拉乌山</h3><h3>  拉乌山海拔4376米,是西藏昌都芒康境内的一个平缓的山口。山顶有一个比较壮观的经幡阵,如果不注意的话,会飞驰而过。 拉乌山口只有4338米,如果有天眼的话,可俯看金沙江和澜沧江。</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蓝蓝的天,团团的云,还有黄油油的草甸,一切就像一首舒缓的歌。</h3> <h3>NO9:觉巴山</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觉巴山又称脚巴山,海拔3930米,位于四川西部的巴塘和西藏东部的左贡之间。觉巴山是横断山区的著名险段之一,这座其高不足以接天、其貌见之则忘的山头,从海拔2700米的如美镇开始,毫无征兆、完全不给你喘息之机的陡坡急弯,就注定了这一段的不平凡。短短30公里的路程,海拔上升两千多米。在山脚之下就已看清的山头,绕了无数个弯后,还是站在对面,没有远去,但也未曾走近。是整个川藏线上最难以翻越的山头。</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觉巴山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绝望山。站在垭口,脚下就是被江水常年冲刷的千疮百孔的澜沧江大峡谷,整个川藏线上最壮观的峡谷地貌便在于此。白云慢慢的从脚下滑过,伸手就可触摸蓝天。公路在绝壁上延伸,既没有护栏也没有路标,不少地方都是紧靠山体硬生生地开凿出来的,上依绝壁,下临深渊,让人望而生畏。</h3> <h3>NO10:东达山</h3><h3> &nbsp;&nbsp;&nbsp; 东达山海拔5130米,是川藏南线上最高的垭口,位于西藏左贡县境内,夏季草坪青绿,牦牛成群,风光极为美丽。说它川藏线上最艰难的一座山,是因为山路是一条笔直的大路,既缓且长,一眼看不到尽头,是川藏线最长最缠绵的高山。</h3> <h3>NO11:业拉山</h3><h3>  业拉山海拔4658米,位于昌都地区八宿县邦达镇以西,东面的山脚就是著名的邦达草原。这是川藏线上西藏境内最大的草原,一处遍地牦牛,莺飞草长之地,山脚海拔便已4000米以上。&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上山不算太难,难的是下山,著名的72道拐便在于此,海拔落差1450米,长度约12公里,平均8%的坡度,达到180度的大拐弯就有50多个。</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数不尽的弯弯拐拐,下不完的坡。从垭口开始,一直到怒江边上,无论谁是司机,他的右脚会一直踩着刹车,直到你闻到了阵阵臭气。一不小心,怒江就在下面等着你。令人望而生畏,堪称中国公路上的奇迹!</h3><h3>  </h3><h3></h3> <h3>NO12:安久拉山</h3><h3>  安久拉山口海拔4468米,也位于昌都地区八宿县。与众多名山大川的垭口一般都陡峭起伏,壁立千仞不同,安久拉山口平缓得出奇。就是这座看上去不起眼的垭口,是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的分水岭。翻越了垭口,也就由怒江流域进入了生长传奇与神话的雅鲁藏布江流域。</h3><h3>  NO13:色季拉山</h3><h3>  色季拉山海拔4728米,位于西藏林芝地区以东。登临山口,可观日出、云海、无际的林海和远眺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h3><h3>  NO14:米拉山</h3><h3>  曾经的米拉山垭口海拔5013米,号称川藏线第一垭口。后来,东达山更新海拔高度,以5130米的高度胜过米拉山,米拉山由此丢失了王冠。</h3><h3> 不过,米拉山因其高大雄奇依然是藏民心目中的神山。山口上飘撒着许多祭山的经幡和印有经文的龙达,还矗立着一座标有“雪域之舟”的西藏耗牛石雕像。</h3><h3> </h3> <h3>NO13:色季拉山</h3><h3>  色季拉山海拔4728米,位于西藏林芝地区以东。登临山口,可观日出、云海、无际的林海和远眺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h3> <h3>NO14:米拉山<br></h3><h3>  曾经的米拉山垭口海拔5013米,号称川藏线第一垭口。后来,东达山更新海拔高度,以5130米的高度胜过米拉山,米拉山由此丢失了王冠。</h3><h3> 不过,米拉山因其高大雄奇依然是藏民心目中的神山。山口上飘撒着许多祭山的经幡和印有经文的龙达,还矗立着一座标有“雪域之舟”的西藏耗牛石雕像。</h3><h3> 进入拉萨之前的最后一米拉山隧道去年10月1日正式通车,川藏线又痛失一道风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