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曾改名“新北大附中”

陈兵

<h1><b>  北大附中曾改名“新北大附中”&nbsp;</b></h1><h1><b> 下面照片是51年前的1967年“文革”中拍摄的照片。&nbsp;</b></h1><h1><b> 1964年我考入北大附中,进入人生历程的新阶段。附中与北大联系密切,当时我们学校的校长由北大教务长尹企卓兼任,时任北京大学校长陆平要把北大附中办成附小、附中、北大、研究生院四级火箭的第二级,所以非常重视附中的教学,从北大抽调了几十名骨干教师到附中任教,我在这环境中学习应该是很有前途的。</b></h1><h1><b> 但是到了1966年5月,我上到初二,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大事件。5月25日,北大贴出了针对校领导的7人签名大字报,北大开始乱了,我们有的同学去了北大,看到又贴出不少大字报是反击那张大字报的。没想到6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那张大字报内容,报纸还发了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我们学校立时大乱,从此,无法上课了,我们被迫停课闹革命”,这一下就中断了学业,毁了我的一生。&nbsp;</b></h1><h1><b> 随后北大更乱了,成了“文革”大乱的导火索,这座有光荣历史的大学似乎要再出新面貌了,毛泽东此时为北大题写了“新北大”三字,北大当时的造反派组织就以此为新校名了,当时我也以为以后北大就叫“新北大”呢。听说毛主席题写字的原稿在北大一个橱窗展示了,我和一个同学赶紧跑到北大看,果然,见到了毛主席字的真迹。那是写在一张白宣纸上的,在橱窗里面挂着,当时没有复印一说,更没人敢模仿,我们见到的是真迹无疑。见到毛主席写的字,我跟同学说:毛主席写的“新”和“北”怎么与以前见过同样的字的不一样啊,“新”字右边的“斤”画成两圆圈形式,与毛主席以前题写的“新华书店”的“新”字差别太大,“北”字像是两竖加四点,《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的“北”可都是毛主席写的呀,但与这个也很不一样。毛泽东在题字旁还注明这是第二次写的,前一次写的感觉不够好不要用了。看来毛主席写“新北大”三字不是一次,还派人送到北大两次。我觉得一般人见到毛主席真迹的肯定不多,这也是我一生中见到的唯一一次,以后见到的毛泽东书法都是复印或印刷的。 毛泽东题写了“新北大”,那就是要求与旧北大决裂,于是北大的原领导成了牛鬼蛇神,校长陆平首当其中,造反派掌了权,多次组织大会批斗陆平等人,有一次北大造反派把彭真同志揪来北大批斗,陆平等北大的旧领导陪斗。我到现场看了,那次造反派问,还允许彭真答,结果是造反派问一句,彭真就驳一句,有些事还屡清与自己没关系,结果造反派很愤怒嚷彭真不老实,除了猛喊口号外,把彭真的“喷气式”弄得更标准了。后来听说“中央文革”对这次批斗很不满意,认为长了彭真的威风,灭了造反派的志气。陆平经过“文革”的艰难岁月,终究见到了光明,“文革”后又先后担任了其他职务。那年为庆祝建党90周年,我去参观平西抗日纪念馆,在那儿的烈士陵园里,突然发现了陆平的墓,墓碑上有陆平的照片和生平,才知道解放前陆平的革命生涯在平西,他走后又悄然回到了生前战斗过的地方。我久久站在墓前,感慨万分,回想起“文革”的动乱岁月,陆平成了“文革”开始的导火索之一,岁月无情,斯人已去,历史会铭记他的。&nbsp;</b></h1><h1><b> 既然毛主席把北大写成“新北大”,我们学校闻风而动,立即把北大附中校名改成“新北大附中”校名,那时改名成风,都要把自己名字改成带有“革命”性质的。 我和班里另3个同学为纪念学校改名,专门在新校牌前照了相,但校牌旁边的教学楼上却被大字报贴的一塌糊涂,哪像学校的样子,看着这张照片叫我回想起那动乱的年月,那时校长被斗,教师被打,学生失去了学习机会,给我们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今天这“新北大”三字怕年轻人见不着了,可以通过这张照片看到,算是历史的遗迹吧,不知当年“新北大附中”校牌现在还是否保存着,如果还在也是很有纪念意义的。</b></h1><h1><b> 在母校为建校50周年时,特举办了校庆大会,可惜当时我在外地,没来得及赶回去。学校把当年我们在“新北大附中”校牌前的照片放在展板上,原来我们照相的四人,除了我另外3人又在展板前照了相,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少男已两鬓斑白,历史叫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很多磨难,但终究向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这叫我们感到宽慰。&nbsp;</b></h1><h1><b> 不得人心的东西总不会长久,今天我们国家走上了正确的轨道,我的母校早已恢复了原名“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北大附中”,北大也用原来“北京大学”四字了。现在我们生活安定,法制不断健全,人权得到了基本保障,但我要永远保留这张照片,让后人记住那段悲惨的岁月,认真吸取历史教训,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去开创更美好的未来。&nbsp;</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