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川南充《蛴蟆节》

成都韩云民(微信号cckkuuzz)

<h3> “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我把蛴蟆送下河”这童声十足的古老民谣,又在耳边想起.....,这是嘉陵区三会镇 人们正在过传承很久很久的一个传统民俗节日----“蛴蟆节”!</h3><h3> 一个在充国(西充、南充)流传千年的古老而又神秘的节日,每到正月十四晚,在这里,有数十万人过着“蛴蟆节”。</h3><h3> 在最近10年中,我来过6次,与当地人们一起过此日。</h3><h3> “蛴蟆节”究竟具有什么魅力吸引我来多次呢?且听下文分解~</h3><h3> 蛴蟆的意思是:青蛙、蟾蜍(癞蛤蟆)的统称。“蛴蟆节”,是指在川东北西充、南充农村地区比较盛地的一种民间传统节日,每年的正月十四晚上,通常以天黑为准,大致在18、19点左右开始,家家户户都要点燃自制的蛴蟆灯(传统形式),舞着火把,燃放烟花爆竹,抬着彩龙,敲罗打鼓等多种组织方式举行的一种祭祀祈福活动。</h3><h3> 蛴蟆节的来源。“充国”,就是指南充、西充,物产丰富,是粮食、经济作物产区。由于粮食充足,在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同时,养育了很多害虫。蛴蟆就是其中一种,以南瓜、豆芽、红薯等为食,使其大量繁殖。</h3><h3> 关于蛴蟆节的来历,传说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张献忠率兵屯扎川北时,遭官兵围剿。义军多次浴血奋战。双方死伤无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连年兵荒,瘟疫虐行,一场突如其来的“蛴蟆瘟”袭击了当地村民,这样的情况一直连续的发生了多年,当地出现了“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惨状,百姓纷纷烧香拜佛,纷纷供奉猪头三牲,烧钱化纸,祈求赶走瘟疫,仍无济于事。后来一铁冠道人云游至此,得知此情后,为乡民点化道:皆因战乱秽气浊血污染河水,触怒河神,才降蛴蟆祸害人间。只有将送走,方可保平安无事。因为瘟疫盛行之时,恰逢正月开春之际,正是冬眠后的蛴蟆纷纷出洞交配繁殖之时,人们信以为真,便将其称之为“蛴蟆瘟”(至今充国方言还用此句骂人),听了道长的话,张献忠思来想去,就叫军士们用柏树的树皮包上腊肉梗做成蛴蟆灯,晚上敲锣打鼓,把灯笼放在河边。河边的蛴蟆看见了,就纷纷顺着河往下游跑去。河沿岸的老百姓听说蛴蟆带着瘟疫沿河而来,于是,都纷纷效仿张献忠的办法,用自制的“蛴蟆灯”,挥舞着捆扎的“蛴蟆火把”,吹唢呐、抬青龙(青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东方灵兽,具有镇妖降魔的本领,人们在蛴蟆节上扎青龙,并同蛴蟆灯、火把一起送出去焚烧,代表着青龙升天,镇压和降服蛴蟆瘟)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到河边,对着青龙祭祀完毕后,就会把“蛴蟆灯”“蛴蟆火把”插入土中或者放入河里,以示将瘟神送走。敲锣打鼓地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赶走“蛴蟆瘟”。</h3><h3> 故充国人在每年此日晚上举行撵蛴蟆儿的活动,有以竹筒为炬,以煤、柴油为燃料的火把撵的。也有以竹自制造灯笼挂送之的,灯曰:“蛴蟆灯”。从此每年的正月十四晚,家家户户扎“蛴蟆灯”,送“蛴蟆瘟”的风俗延续到了现在。因正月十四的蛴蟆儿节与正月十五我国的元宵节相接,随着时间的推移,乡下的人们便将正月十四的蛴蟆儿节取代了元宵节。故而在川北农村流行有“城里人过元宵节,乡下人过蛴蟆儿节”的说法。挥舞着捆扎的火把,抬着彩龙,敲锣打鼓地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赶走“蛴蟆瘟”。从此每年的正月十四晚,家家户户扎“蛴蟆灯”,送“蛴蟆瘟”的风俗延续到了现在。</h3><h3> 蛴蟆灯和蛴蟆火把的做法。蛴蟆灯的制作方法很多,形式也各不同。每当“蛴蟆节”当天的清晨,村民们便上山砍来一根根2米长的竹子,用刀在一端没有节把的地点划开细条,然后用力压开,将先做好的圆环放入撑开的中间,成灯笼状,外面糊上白纸,有的也糊上一些其他颜色的纸,做成五颜六色的蛴蟆灯;老一辈的人们喜欢扎,就是将竹子一端用刀划成篾条,然后扎成笼状,外面再用白纸糊上,很像一个棒槌,在灯笼上留一个小孔,里面用泥巴固定,放上蜡烛,晚上巡游时可以点亮。</h3><h3>蛴蟆火把制作相对比较简单,只需用锯子、弯刀等将其平切,在其内倒上煤油柴油机油菜油均可,然后塞上棉花、布、包谷袭袭,晚上点火即可。</h3><h3> 蛴蟆节的插曲与演变。在旧社会,由于家家户户送蛴蟆、撵蛴蟆(撵蛴蟆儿。也称“送蛴蟆儿”),都想把瘟疫往别处传。双方为抢占桥头,因而曾经导致村与村、河两岸的百姓矛盾冲突,双方争执,对骂,甚至常常发生打架斗殴械斗现象。后来,经过协商后,大家达成一致。在举行“蛴蟆节”的当天晚上,家住小河两侧的村民均以小河桥头为界,以送彩龙时的鼓锣为为信号。当某一方的鼓乐之村声在寂静的山间骤然响起之时,对岸的村民犹如埋伏下的千军万马,高举火把和“蛴蟆灯”,潮水般向桥头涌来,双方各自护住自已的桥头,以免对方冲过桥头,将“蛴蟆瘟”送到自已的家园中来。如今,这种形式已演变为人们对幸福、健康、平安的一种美好愿望了。</h3><h3> 傍晚,家家户户的“蛴蟆灯”便陆陆续续地亮了。在鞭炮声声中,成千上万的人们不约而同地举着“蛴蟆灯”聚集到一起。老人牵着孙子,母亲抱着孩子,朋友们三五成群,向离家最近的河滩走去。河滩上,人们将手中的整只“蛴蟆灯”点燃,一边欢唱着“送蛴蟆……”的童谣而结束。很多农村地区都会把十四夜作为真正意义上春节的最后一天,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庆祝春节的结束。把它当成农村的“元节”。“城里人闹元宵,我们过十四夜。”十四夜成为了区别于城市元宵节,告别春节的独特庆祝方式。并且是另一种祈福形式。随着人们瘟神意识的淡化,民众越来越多把这天当作或是祈福亲人平安、健康,或是来年风调雨顺,收成更好,或是送出祝福,期望新的开始。</h3><h3> 在四川西充的占山、双凤、常林、木角、莲池、多扶 ,顺庆区共兴镇,嘉陵区的三个镇,这天你都会看到人们过这个节。你会因这巴蜀“狂欢节”的热烈气氛,而深深地被打动!</h3><h3> 2019年2月24日凌晨3点于成都</h3><h3><br></h3><h3>注:本文部分作品曾在上海《自然与人》杂志(全国统一刊号)4个版面刊登,并曾被美国蓝海电视台制成专题片全球英文播放!版权所有,盗用必究!</h3> <h3>制作蛴蟆灯。</h3> <h3>制作蛴蟆灯。</h3> <h3>制作蛴蟆。</h3> <h3>制作蛴蟆现场吹唢呐驱瘟神。</h3> <h3>制作蛴蟆灯。</h3> <h3>制作蛴蟆灯。</h3> <h3>骑在爷爷肩上,敲锣来祈福。</h3> <h3>制作蛴蟆灯。</h3> <h3>儿童们玩蛴蟆灯。</h3> <h3>儿童们摇嫩竹,祝福自己快快成长。</h3> <h3>玩蛴蟆灯。</h3> <h3>跳蛴蟆舞。</h3> <h3>制作蛴蟆。</h3> <h3>举蛴蟆灯祈福。</h3> <h3>制作蛴蟆现场。</h3> <h3>制作蛴蟆现场。</h3> <h3>吹蛴蟆民谣。</h3> <h3>抬着蛴蟆出游开始。</h3> <h3>街头卖蛴蟆面具。</h3> <h3>吉祥物。</h3> <h3>观看蛴蟆。</h3> <h3>参加蛴蟆节的儿童。</h3> <h3>参加蛴蟆节的儿童。</h3> <h3>参加蛴蟆节表演。</h3> <h3>参加蛴蟆节的人们。</h3> <h3>参加蛴蟆节的人们。</h3> <h3>参加蛴蟆节的人们看演出。</h3> <h3>参加蛴蟆节的演员们。</h3> <h3>参加蛴蟆节的人们开始游行。</h3> <h3>参加蛴蟆节的人们开始游行。</h3> <h3>参加蛴蟆节的人们开始游行,到指定地点焚烧蛴蟆。</h3> <h3>参加蛴蟆节的人们开始游行,到指定地点焚烧瘟神蛴蟆。</h3> <h3>参加蛴蟆节的人们开始游行,到指定地点焚烧瘟神蛴蟆。</h3> <h3>参加蛴蟆节的人们开始游行,到指定地点焚烧瘟神蛴蟆。</h3> <h3>参加蛴蟆节的人们开始游行,到指定地点焚烧瘟神蛴蟆。</h3> <h3>参加蛴蟆节的人们。</h3> <h3>参加蛴蟆节的人们开始游行,到指定地点焚烧瘟神蛴蟆。</h3> <h3>到指定地点焚烧瘟神蛴蟆,蛴蟆节即将结束。</h3> <h3>到指定地点焚烧瘟神蛴蟆,蛴蟆节即将结束。</h3> <h3>到指定地点焚烧瘟神蛴蟆,蛴蟆节即将结束。</h3> <h3>部分手机视频,现场录制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