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人不能没有爱,尤其不能没有所爱

梅竹

<h3>人生有三种根本的困境。 <br></br>第一,人生来只能注定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 <br></br>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 <br></br>第三,人生来不想死,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br></br></h3></br> <h3>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br></br></h3></br> <h3>不管你对多少异性失望,你都没有理由对爱情失望。因为爱情本身就是希望,永远是生命的一种希望。爱情是你自己的品质,是你自己的心魂,是你自己的处境,与别人无关。爱情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永远的动词,无穷动。<br></br></h3></br> <h3>人不能没有爱,尤其不能没有所爱。不能被爱固然可怕,但如果你爱的本能无以寄托就更可怕。假如不能被爱是一条黑暗的小路,燃着爱的心还可以照耀着你前行,但倘若全无所爱,便如那绵绵的秋雨,把你的生活打的僵冷。</h3></br> <h3>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h3></br> <h3>作家简介</h3></br> <h3>史铁生,生于1951年1月4日,于2010年12月31日突发脑溢血病逝,享年61岁,中国作家、散文家。</h3></br><h3>用史铁生的话说,他这一辈子,职业是“生病”,业余才是写作。</h3></br><h3>18岁那年,跟着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史铁生离开北京自愿到延安插队。刚去没多久,因为淋了一场大雨,发高烧,之后就落下了腰腿痛的毛病。他为此返回北京治疗,治疗后,又再次回到队里放牛喂马。</h3></br><h3>但才过两年,他的病痛加重,开始住院治疗,没曾想从此就开启了自己的轮椅生涯,再也没有站起来过。这年,他才21岁。</h3></br> <h3>如此美好的年纪,遭遇再也无法直立行走的痛苦,一度让他陷入无限的绝望和沮丧中。幸运的是,他的亲友都对他不离不弃,尤其是母亲。母亲对他的临终遗言就是“好好活”。</h3></br><h3>但病痛从来没停止过对他的折磨,一次发烧引起后来的终身残疾,再后来又患上了肾病,引发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活,最后突发脑溢血,被夺去生命。</h3></br><h3>他在作品中写到:“<strong>生病的经验就是一步步懂得满足</strong>,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明白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疮,才明白端坐的日子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的时光。终于明白,<strong>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有可能加上一个“更”字</strong>。”</h3></br> <h3>史铁生从30岁时才开始写作,病痛使他再也无法从事其他任何工作,却让他拥有了更多关于“生命”“残疾”的思考。“<strong>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strong>”就是他生命的姿态。2002年,史铁生出版了他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h3></br><h3>他不是通过作品传达思想,而是引导读者自己探索生命的意义,正如莫言对他的评价:“我对史铁生满怀敬仰之情,因为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h3></br><h3><strong>-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strong></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