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你避而不谈的死亡,却是最大的风险之一</h3><h3><br></h3><h3><br></h3><h1>很奇怪,为什么中国人都忌讳谈死亡。</h1><h3> ——白岩松</h3><h1>谈死亡<br>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h1><h3>——《西藏生死书》</h3><h3><br></h3><h3>2017年2月初,老李因为肝硬化晚期在医院治疗。</h3><h3>2月中旬的一个晚上,老李的病情恶化,医院抢救无效死亡。</h3><h3>老李的家人没办法接受这个事实,情绪异常激动,于是找来了多名家属向医院讨要说法,期间还多次阻止医生救治其他病患。</h3><h3>最后医院只能报警,老李的家属被拘留,也许这是老李最不想见到的事情。</h3><h3><br></h3><h3>“生老病死,人之常情”。</h3><h3>但是为什么往往在中国,一谈到“死亡”就像避瘟神一般,避而远之呢?甚至连“死亡观”都如同小学生一般。</h3><h3>大人避而不谈,老人敬而远之,这就导致一代一代的“孩子”在接触“死亡”的时候,无法接受、无法释怀。</h3><h3><br></h3><h3><br></h3><h3>你避而不谈的死亡,真的会遥远吗?</h3><h3><br></h3><h3>2017年国内人口死亡率7.11%,平均每天有2.7万人由于各种原因死去。</h3><h3>虽然医疗水平不断发展,但是绝大多数的疾病还是无法治愈的。</h3><h3>上世纪50年代的抗菌药基本是“无敌”的存在,而现在呢?人类的医疗水平的确在进步,但是细菌的耐药性也在进步,死亡是人类必然会达到的终点。</h3><h3>生命有开始,必定有终结,这是世界的游戏法则之一。</h3><h3><br></h3><h1>未知死,焉知生?<br>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h1><h3>——萨瓦特尔</h3><h3><br></h3><h3>有个96岁的老人去医院检查后,非要医生给个说法。</h3><h3>医生只好实话实说:“您可能快不行了。”</h3><h3>老人十分气愤,破口大骂,“XXX,说话不吉利。”</h3><h3><br></h3><h3>这种“谈死色变”的观念不仅仅体现在就医的行为。</h3><h3>在渔人给一些家庭,进行风险分析讲解的时候也经常遇到过。</h3><h3>“作为家庭经济支柱,你目前面临最大的风险是身故和...”</h3><h3>朋友马上打断我说:</h3><h3>“别说这些,太不吉利了,我还这么年轻,做好主要的保障就够了,不想这些。”</h3><h3>但“不想这些”就不会发生了吗?</h3><h3>经济支柱不仅仅要偿还房贷、车贷,还要考虑儿女的教育支出,以及父母的养老和医疗的问题。</h3><h3>如果不幸身故了,对于整个家庭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这不仅仅意味着失去了一个家庭成员,还象征着整个家庭的经济死亡。</h3><h3>所以寿险是每个经济支柱必须要搭配的保险之一。</h3><h3>但往往“忠言”都是逆耳的。</h3><h3>国内买寿险的人数非常少,非常少。</h3><h3>就如同渔人开头说的一样,一提到“死亡”大家就避而远之,一提到和“身故”有关的就觉得不吉利。</h3><h3><br></h3><h3>渔人看了下某人寿保险公司2018上半年理赔报告,身故赔付共计28.9亿元,赔付案件3.4万件,平均每件赔付金额8.5万元。</h3><h3>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买了寿险,但是保额普遍都很低,在其他保险公司也存在这样的情况。</h3><h3>而且大部分的消费者为了返还或者分红,他们宁愿选择把保额做得很低,根本没意识到“身故”对家庭的影响。</h3><h3>8.5万的赔付,供孩子读完大学的费用都不够,更何况短期内的生活支出?以及房贷车贷?</h3><h3>但是在国外,寿险却是十分重要的险种。</h3><h3>因为只有对自己做好“后事”的打算,才能更无忧无虑的生活。</h3><h3><br></h3><h3><br></h3><h3>死亡保障</h3><h3><br></h3><h1>预前考虑死亡就是预先考虑自由。</h1><h3>——蒙田</h3><h3><br></h3><h3>寿险按保障时间可以分为三类:</h3><h3>一年期寿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h3><h3><br></h3><h3>一年期寿险:</h3><h3>交一年保一年的寿险,保费每年会上涨。</h3><h3>最大的优点是年轻人可以在短期内把保额做足,但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价格会变为它的致命点。</h3><h3><br></h3><h3>定期寿险:</h3><h3>保障一段时间的寿险,比如交20年保到60岁,价格较终身寿险十分便宜。</h3><h3>非常适合经济支柱购买,因为一般人的身故风险大多都是在退休前,而定期寿险刚好可以保障到这点。</h3><h3><br></h3><h3>终身寿险:</h3><h3>保障终身的寿险,人一定会身故,所以终生寿险一定可以赔付的,这就导致了它的价格十分“不友好”。</h3><h3><br></h3><h3>在国外普遍用来“资产传承”,而国内目前遗产税暂未征收,因此“避税”的作用不太大,但是预算足够的话也可以考虑。</h3><h3><br></h3><h3>在三类的险种里面,渔人推荐普通人最适合定期寿险。</h3><h3><br></h3><h3>定期寿险</h3><h3>定期寿险保障责任一般是身故或者全残,这里的身故无论是疾病、意外、自然身故,甚至两年后的自杀也包括。</h3><h3><br></h3><h3>渔人一般建议,普通家庭的定期寿险保障到60岁就可以了。因为60岁退休后,孩子已经有自己的经济能力,也没太多的责任需要承担了。</h3><h3>定期寿险保额一般做到年收入的5-10倍,也就是留给家人,未来5-10年左右的年收入做为家庭支出。</h3><h3>如果有债务问题,保额就必须要覆盖债务才行。</h3><h3>否则房子车子极有可能因为经济支柱的倒下,被银行收走。</h3><h3><br></h3><h3>另外定期寿险也有不保的情况,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责任免除”:</h3><h3>因此,定期寿险的“责任免除”是我们选择产品的关键指标之一,往往“责任免除”越少,这产品当然越好。</h3><h3>正确的面对“死亡”,而不是避而远之。</h3><h3>因为死亡永远是避不开的,如果真的发生了,那么对于家庭和孩子,我们留下的钱是否足够呢?</h3><h3>渔人接触过的寿险理赔当事人,无一不在丧失亲人的绝望中看到对未来的希望。</h3><h3>保险有它自己的温度,而不只是冷冰冰的金融工具,而寿险则是最能体现这种温度的险种。</h3><h3><br></h3><h3><br></h3><h3>免责申明: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或立场。若存在作品、版权或其他内容侵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