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2</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019年1月18日,2019国际中国公益事业大典在北京星光影视基地隆重举行,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约200余家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众多致力于公益书画创作的书画家,公益事业的组织机构、热心公益传播的个人以及众多媒体参加了此次大典。</span><br></h3> <h3>毛德诗老师签到现场</h3> <h3>著名书画家毛德诗老师受邀参加了此次大典,并荣获“2018年度国际中国书画杰出成就”荣誉称号。</h3> <h3>毛德诗老师在单独访谈是接受记者采访</h3> <h3>毛德诗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本身学的冶金,因为小时候比较喜欢画画,我出生在50年代,那个时候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图画老师了了几笔就能画出牛、马、猪、羊还有一些植物画得非常漂亮,我就觉得画画很神奇。到了60年代的时候,因为生活比较穷困,物质比较匮乏,那时候物质不是很丰富不像现在,所以那个时候比较艰苦,有时候就画一画鸡、鸭、鱼,小时候就画一些图画看一看,也叫望梅止渴吧,这也是一个无奈之举,也是解解馋,我画画就延续下来了。到矿山一段时间以后就变成了一个工程师,就慢慢走上了高位。很长时间也没有什么时间、精力,因为琐事在身,就没有天天的花上很多时间去画,但是有机会时也了了画几笔。到最后我退到二线时大把时间有了,我又重新操起了画笔,这一发不可收拾,就一直画到了今天。”</h3> <h3>领导台上为毛德诗老师颁奖</h3> <h3>毛德诗,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画家。岀生于1956年10月。长安东方书画院副院长。2017年8月出任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协会副主席。毛德诗老师擅长墨竹,他的墨竹完全没有大多数文人画中流露出的、那种冲虚简静和清高绝俗,没有所谓“性刚洁而疏直,姿婵娟以闲媚”的孤高自赏。在毛德诗笔下,感觉最强烈的不是竹而是风。那不是和风惠风,而是如朔北之狂风疾风,以竹写风,以风衬竹,体现出一派酣畅凌厉、挺拔矫健的情绪和气质。毛德诗的竹画灵动张扬,参差错落。枝叶有隐有显,有浓有淡。读他的画,给人一种强烈的动感,那就是感觉他只要面对自然,就能放下身段,把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敏感地去感受自然万物,身心与万物息息沟通。</h3> <h3>毛德诗老师作品赏析</h3> <h3> 从毛德诗老师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取舍境趣的意味,即不是照搬古作的简单摹写,也不是脱离生活的凭空设想,而是予与大自然神遇而迹化,把自己的审美理念以大自然为依托表现出来,营造心中的意象世界,在抒写胸中之象时,毛德诗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底溢于笔端,其作品、大气、浑然、质朴、纯情、一种静谧、超然之美显现在画面之中。</h3> <h3>毛德诗老师作品赏析</h3> <h3>毛德诗老师是一个勤勉的人,一个真实不欺的人,一个求知逐艺证道的人。他就是这样用一生的探索与追求,不断寻觅艺术高枝上的花开与鸟鸣,用满腔的热望与激情,不断成就和超越人生的梦想。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我们衷心祝福毛德诗老师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