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四大名山

愧疚

<h3>娘娘古庙<br>娘娘庙山位于瓜园则湾东北两公里处,海拔1255米,为子洲县“四大名山”之一。这座山原名叫芦草坛,后来因山上建有娘娘庙,逐渐就被当地群众称为娘娘庙山。<br>娘娘庙始建于何时,现在已经很难追根溯源。但民间对于她的由来却有一个非常凄美的传说。据传,古时有三名女子相携途径此山,见此山势巍峨陡峭,山口开阔平坦,紫气缭绕,霞光万丈,遂长跪于此,直至羽化成仙。她们从何而来、姓甚名谁?乡民一概不清楚。三名女子跪化后,本地乡民将她们的肉身埋葬到山后,并建庙供奉,称为“三圣母娘娘”。她们的墓葬现在仍在西峰寺山脚可以找到。据说最初的“三圣母娘娘庙”原址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娘娘庙。庙内现存乾隆十三年(1748)、乾隆三十四年(1769)、道光五年(1825)、咸丰七年(1857)四通清碑,分别记述了娘娘庙的重修历史。庙里现存一口康熙五十八年(1719)铸造的大铁钟,为镇寺之宝。由此可断,“三圣母娘娘庙”至少建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前,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h3> <h3>柏 全 山<br>柏全山位于瓜园则湾乡政府驻地南3公里处。据传说,此山曾有4株枝叶繁茂的大柏树,故名柏全山。柏全山北高南低,山巅上有一古庙,主奉天皇、地皇、人皇,简称为“三皇庙”。庙内乾隆42年(1764)和光绪31年(1939)碑刻载:“未祥其建于何代”,“创修年远不可考”。柏全山庙宇梯次面南而居,乐楼的地势最低,与三皇庙遥遥相对。</h3> <h3>目 连 寺<br>乏牛山位于瓜园则湾乡政府驻地东北3公里处,顾名思义,该山高峻挺拔,耕犁和行走于此山的老黄牛也会困乏。因其山巅设“目连寺”,当地群众亦称之为目连山。据说,本世纪60年代初,国家曾在目连寺旁搭过一座高二丈余的木架,观测人员借助望远镜上架远眺,向东可以看到距此200余里的黄河,向南可以看到千里之遥的西安城。可见,此山名曰“目连”,亦实为“目连”。<br>但是,“目连寺”之目连本文是“目犍连延”的略称。目犍连延是古印度一位小伙子的名字,梵文的音译,意译为采菽氏,婆罗门种姓,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称神通第一。《盂兰盆经》说他为救生母脱离饿鬼道</h3> <h3>路普山位于陕西省子洲县瓜园则湾乡政府所在地西南3公里处,其上兴隆寺遐迩闻名。<br><br>兴隆寺创建年代不详。碑文载,兴盛于明清,到民国初年几成废墟。民国20年,当地瘟疫蔓延,人畜死亡严重。乡民来些求神问药,瘟疫消散。为报神恩,乡民遂修复兴隆寺。本世纪80年代起,陆续扩修,兴隆寺再显“兴隆”气象。<br><br>兴隆寺,坐北朝南,依次为山门、中殿、正殿。正殿供奉如来古佛、昊天大帝、真武祖师。该寺标志性建筑天王洞拔地而起,飞檐如翼,明艳靓丽,极为气势。天王洞后一对蟠龙石旗杆,杆色古朴,造型精致,当属石雕艺术之精品。乐楼前地势开阔,可容纳数百人观看演出。每逢庙会,乡民云集,热闹非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