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2月20日上午,春寒料峭,白雪点缀,天空就像纯净的蓝宝石一样,我在父母的陪同下,怀着喜悦和崇敬的心情,前往忻州市忻府区兰村乡北堡村,走访困难农户,体验农村生活,感受精准扶贫的成果。</h3><h3><br></h3> <h3>我们经过40分钟的车程,终于来到了我爸爸曾经参与扶贫的忻府区兰村乡北堡村。北堡村位于忻府区西南角,整个村子座落于山区和丘陵地带,全村共有125户、258人,贫困户有64户。人口老龄化严重,缺乏劳动力,非常原始的农业生产和比较初级的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h3> <h3>远处是典型的小型丘陵地貌,一层一层的小平面是农民的主要种植地,这种地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只能用最原始的人力和牲畜力进行农业生产。</h3> <h3>扶贫标语,深入人心。</h3> <h3>脱贫不能等靠要,积极主动最重要</h3> <h3>我来到了北堡村村民宿玉文家里,look,这么多的玉米啊!</h3> <h3>我和阿姨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了解到家里有三口人,女儿已经上了大学,有20亩坡地,以往每年的主要经济收入就是靠种地。一亩玉米产量大约1000斤左右,收入大约是700元左右,除去种地前期投入,每亩地纯收入大约300元左右。人均收入大约2000左右,连女儿的学习费用都不够。2015以来,在各级政府及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改变了种植结构,小农作物、经济作物大大增加了收入,同时利用闲置院落养殖土鸡,这些扶贫策略已经让宿玉文一家的生活越来越好。</h3> <h3>大家来猜猜,我身后那个小窝是用来干嘛?哈哈😄,就是母鸡下蛋的产房!</h3> <h3>悠闲自在散步觅食的土鸡</h3> <h3>我们也做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买下了20多只🐔最近产的10斤鸡蛋。</h3> <h3>我们接着又去了宿建明家。在帮扶之前,他就利用农闲时间开始了小规模的猪养殖,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猪的存活率和产仔数都很不理想。自从扶贫工作队来了以后,给予了技术指导和知识扶贫,养殖场规模逐渐扩大,效益连年增加。我和爸爸去参观了他们家的养猪场。</h3> <h3>没错,就是它。🐷🐷🐷</h3> <h3>养殖户宿老爷爷给我讲,它是三元猪,是由长白猪和大白猪与杜鲁克猪杂交而来,肉质优良,出栏期短,是很优秀的品种。每头种猪一年大约可以生30头左右的小猪。</h3> <h3>来来来,猜猜它的身价?哈哈哈!400多呢,小小年纪,还很值钱吧!</h3> <h3>我用我的压岁钱买了一些文具送给了养猪户宿建明叔叔的女儿。</h3> <h3>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正在脱贫、奔向富裕的北堡村民。再见了,北堡村,祝愿你们的精准扶贫工作更上一层楼,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也希望你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祝愿老人们都健康长寿,孩子们茁壮成长。同时我也暗自下决心,要努力学习,早日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h3><h3>我还会来看你们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