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在永恒的微笑里

亦南

回眸,在永恒的微笑里 <h3>前记:</h3><h3> 从吴哥回来好多天了,一直想写点东西记载自己这一路走来,怕经年遗忘。又老感觉不敢轻易下笔,担心行文基调一定,再无法找寻当初深藏内心的那份悸动。这慢慢疏离的笔尖啊,是否还能在驳杂的事务常态里残留一丝安宁与温存于我,于我心。</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1 </h3><h3> 再过一天就是除夕了,冬日的天空惯有的冷灰,有风但不是很刺骨。我收拾起简单的行囊出了门,过桥时还是不自觉地回首去看这一年给予我所有的小铺,然后看着影子里齐腰飘飞的长发和孤独的行李箱,突然想起抖音里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话:三里春风三里路……,没人懂的后半句适合安放心里吧。 </h3><h3> 没有告诉任何人此行的目的地,多是怕他们担心,或者好意挽留,他人的热闹我融不进去,倒不如找个地,在这些个特殊的节日里,安静地躲匿起来,独酌这份流浪的清欢。</h3><h3> 顾及远方或许无网或许各种时间差异,飞机临起飞的数分钟,匆匆给各位这一年默默支持的可人拜了个早年,因了匆忙,有了错字,一直心存内疚,随着起飞带来的各种颠簸不适,慢慢回旋于大脑、身体的每一根血管,每一个细胞。我闭目、平吸,让自己的思维与此刻的感觉紧紧连接在一起,去感知,去缓缓疏解。</h3><h3> 恰值岁末,漫长无聊的飞行,让我有了充足的时间去思索整理这一年为了生活搁置的心声与殇。所有的祈愿大概都是执守与向往的并存寄语。</h3><h3> 下飞机后,同运好友发来“安慰求解”年末记,恰似高空所悟,于是发予她,一通同感。</h3> <h3>  一夜未眠不觉困。顾虑这残损的身体透支,稍加休整,就爬起来洗漱。刷牙的时候,感觉口中之水略感苦涩,想起导游说这边的水不能饮用云云,换上轻薄衣裤,想起家乡还在一片严寒与厚衣裹粽,心里顿觉轻快了许多。 </h3><h3> 上午没有安排,想着去楼下买瓶纯净水。走出清凉的空调房,顿觉一股闷热潮湿瞬间包裹全身,客房大厅设有祭祀摆供,楼间弥漫着淡淡的说不来是沉香还是松香味。走出大厅,自是小桥流水鱼群凉亭,屋后有蔚蓝的泳池,不大,水清澈见底,荡着几片落叶。还好是大清早,太阳还没来临,鸟儿在屋前院落繁茂的林间啁啾跳跃,蝴蝶蹁跹,在不知名的花间叶落飞舞停留。住所不是很高档,甚至谈不上档次,但多了几许当地人的生活气息,干净整洁就好,这不正是我们从一个过腻了的地方来到他人过厌的地方更好的切身体验之所嘛,所以很是知足,人只有在最卑微的境遇才能看到最真实的人间世故。</h3> <h3>  穿过院落木砌小路,来到大门外,门口就是一条马路,不是很宽,中间也没有明确的往来分界线,车辆很少,多是疾驰的摩托或自行车,车速很快,我称他们为飞车,骑车人多数头戴头盔,在眼前呼啸而过,映着马路对面的建筑,一时间,我竟忘记了时空,蹲在马路边上老长时间,恍惚中,仿佛回到小时候,乡间的小路也是可以如此放肆地去野去疯,纵有尘土又何妨。在这里,我又看到了最朴实的生活向往与低到尘埃的谦卑,更有怡然自得的满足与安适。</h3><h3> 我拍了些开得热烈浓郁不知名的小花和暖暖的笑脸发给远方的亲人,告知他们:勿念。我这里虽然没年,但温暖。</h3> <h3>  住所左侧有间小卖部,里面摆着不多几件简单的日常用品,提了一桶纯净水,店家妇女露着白白的牙齿,伸出三个手指,用蹩足的中文说三千(¥6元),我浅笑递给,遂送我出门,一直作揖致谢道别,弄得我怪不好意思,也深切地感受到每一个顾客是商家赖以生存的资本,这一点在纯朴的柬埔寨人民眼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每次你买完东西,他们都要真情致谢。</h3><h3> 时差原因,爱睡懒觉的我还是起早了,逗留了一圈回来,才7点。有早餐,自助。中西餐都有,偏素,口味偏淡,很合口。之前的饮食顾虑一打全消。不得不提的是炒空心菜、西红柿鸡蛋,烤面包很好吃,能吃出各种菜的原滋鲜嫩味。出乎意料的是还有拌面,虽然较面食之亨的山西人来说,面条会软没劲道,但看看厨房里忙碌着的麦色肌肤的厨师你就知足吧。</h3><h3> 吃完早餐,离集合时间尚早,我扶着果红色的实木扶梯上楼,想躲回房间求清凉。扶梯雕刻虽简陋尤显地域文化,沉重而古朴,我缓缓拾阶而上,迎着初阳的万丈晨曦,有一种期寄在脑海升起:</h3><h3> 这一年,</h3><h3> 转角,</h3><h3> 你会遇见谁?</h3> <h3>  稍加小憩补觉,午餐过后,下午去了市中心的皇家公园和当地香火很旺的姐妹庙。</h3><h3> 公园很是开阔,四周有高大繁茂的树木,高耸入云的树干相互交错,搭成一条林荫大道。巨大的树冠和树干上缠满青藤,特别神奇的是,在这些参天古树的树梢上,还能看见常年倒挂的巨大蝙蝠,蝙蝠在中国的寓意里象征着祥瑞和福气。导游说:在清晨或傍晚,成千的大蝙蝠盘旋空中,其景象叫人叹为观之。我站在树下抬头仰望这些吉祥的小动物,它们之所以安家在这些大树上,日久天长地相伴这座城市不舍离去,说明这些蝙蝠是通灵的,能为这里的人们带来好运,带来福气。</h3><h3> 公园中间有一座石砌的神坛,四角朝着四个方向蹲着四只威武雄壮的石狮子,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神坛外围有一圈太阳花树,洁白的太阳花在金灿灿的阳光下圣洁,崇尚,美好且蓬勃。</h3> <h3>  不是很大的姐妹庙,但可称得上高棉古国-------暹粒最知名的庙宇,因此前来拜佛许愿的人络绎不绝,香火一直很旺盛。</h3><h3> 据说,姐妹庙内供奉的姐妹二仙,法力无边,超常灵验,凡来此庙许愿的人基本都得到灵验。</h3><h3> 我们按要求脱鞋,沿阶梯上至瓷砖铺就的寺庙台基大厅,庙门前放有一只烤好的乳猪祭品。大厅的右面摆放一些造型奇特的柬埔寨民族乐器,几个乐师在弹奏着音乐,美妙动听的乐声在整个庙宇回响。虽然走到跟前已经曲终人散,但耳边依然回响着的乐声,给我一种宁静的感觉。</h3><h3> 庙内正中间供奉着两尊站立的女神,估计个子高的是姐姐,低一点的是妹妹,至于两位姐妹为什么成为女神,我想可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类似于中国的娘娘庙或妈祖庙。听导游说这两尊女神像因战爭曾被抢走过三次,最后一次是经过托梦柬埔寨一位佛教高僧,说要跟柬埔寨国王住在一起,这位佛教高僧将女神的托梦转告了柬埔寨国王,后由政府从洞里萨湖中心打捞回来,并按照托梦要求在国王行宫旁边兴建了这座姐妹庙。</h3><h3> 我们进入庙内,见一些僧侣正在朗朗诵经祈祷,前来敬拜的善男信女不少,尤其是女性较多,她们手持供奉的鲜花、香烛祭拜佛祖,祈求着自己的心愿,并为家人祈福和向僧侣布施。</h3><h3> 由于中国拜佛许愿有个传统观念,即“许愿还愿”,如果我在这里许愿灵验了,还要回来还愿,所以只好双手合十谦卑鞠躬拜了拜并无所求,以示对神灵的恭敬。</h3> <h3>  傍晚回到住所,小朋友去泳池嬉戏,我冲了个凉,躺在床上,许是昨夜舟车劳顿,早早进入了梦乡,以这样一个安然的入梦在他乡守了这一生特殊的岁------己亥猪年。</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2</h3><h3> 今天是大年初一,一年伊始。 </h3><h3> 这一年,是亦或大富大贵亦或多劫多难的本命年。</h3><h3> 一大早,特意选了一身大红衣裙,可以说是挑战,之前从没穿这么明艳过。异域他乡,无人认识,就随性挑战了把。</h3> <h3>  刚好今天安排的是此次行程的重点------大小吴哥窟。厚重的古典建筑遗址,自己是那行走的一点幽红。</h3> <h3>  上午去了塔普伦寺,是吴哥遗址中的主要建筑之一,也是电影《古墓丽影》的外景地。据导游介绍,始建于12世纪末的塔普伦寺,是真腊国王者耶跋摩七世过五十岁时为纪念他的母亲而下令修建的寺庙,故也称之为“母庙”。</h3><h3> 塔普伦寺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令人敬畏之力。由于战乱瘟疫肆虐,加之热带雨林的繁茂,这是一座遗弃掩埋的荒城,寺内许多树木长在寺庙之上,粗壮发亮的根茎绕过梁柱,探入石缝,裹住门窗,盘绕在屋檐,深稳紧密地缚住神庙,让枝干有力地向天攀升。而今,茂密的树叶枝桠就像祈神的臂膀,成功地伸向天际,与神庙交错相缠,蔚为奇观。</h3> <h3>  曾经的辉煌现在已成为完完全全崩塌的废墟,古树垂藤和废墟已经融为一体,根缠石,藤抱石,透过头顶密集树叶的斑驳阳光洒在厚厚的青苔上,它们相互依偎着,在历史的长河中同呼吸,共命运。在这里,游人已经不能正常参观,到处是坍塌的石块,树根全面而无情地吞噬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青苔、草癣这些低级植物也在塌落的条石上疯狂生长,游人只能在这片废墟上爬上爬下或在简易搭建的甬道上游览,在这里颇有一种探险的感觉,有些怀古、有些神秘、有些惊悚,同时也有些刺激……19世纪中叶,当法国人发现塔普伦寺后,因整座寺庙已经被树根茎干缠绕盘结在一起而放弃整修,保持了原始的模样,由此便形成了塔普伦寺神庙林寺一体的树抱石的独特现象。</h3> <h3>  我承认我对历史的浅薄认知,尽管在来之前曾百度了解了一二,但也无法做到真正的解析。我只是无觉无心地游走着,甚至只是一介很普通的游客,只想着在某处经典景观之处留个靓影什么的,只因和团队的人都还不是很熟悉,不好意思让人家帮拍,相片蹭自各路陌人,意境各有千秋。</h3><h3> 随处可见满目苍夷又精美绝伦的浮雕,让我想起了蒋老师说过的:“我用手掌紧贴浮雕女神的肉体上,感受到石块下的呼吸、脉动、体温,感受到长达数百年在荒烟蔓草中不曾消失的对人世的牵挂与不舍……”仿佛可以听到石墙里战乱过后的呻吟与哀嚎。这些肢体面目残毁的众生脸上,泪水与微笑一并映入每一个来过的人心里。</h3> <h3>  在巴扬寺,我见到了传闻中高棉最美的微笑,它静穆安和,没有一句言语,却强而有力地撼动了每个人的内心,泪光荡漾心间。是那种超越了生死,包容了爱恨后唯一的表情。这种微笑同样在路旁随处可见的战后残障人士、乞讨者脸上可以看到,尽管他们拖着黝黑枯死的残断身体,尤努力地生活,在破坏的脸上认真微笑。</h3><h3> 用心路过这些各具形态微笑的佛容,想象着他们见证、经历了怎样的凶残杀戮与血雨腥风,最终在无垠的历史长河里以一种淡然忘乎前尘之势超然遗世,那升华了的悲悯之情溢于每一张升腾而起微笑的佛容,更有努力寻找自我价值却困难重重的心灵复健之路。</h3><h3> 吴哥窟带给人的震撼和好奇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样鼎盛的文明是如何消失的呢? 是什么使高棉民族荒弃了这座华丽的城? 这个如此信奉佛教的国家为什么没有得到护佑? 至今没有答案。所有的艺术精品都已分散在发达国家的博物馆里,留在原地的只是断头残臂、破损风化的石头。</h3> <h3>  累了,静静绕进回廊,择一处闃静的角落静坐。回眸,正对着一处瞑目沉思微笑的佛,安静祥和,静穆温暖,如水中莲花,夜空明月,是寻到你了吗?遂放下所有的心之芥蒂,款款诉予那无处倾诉的心事和秘密,用一个入心的微笑抚慰所有的心殇无语……</h3> <h3>  次日下午,我们来到了洞里萨湖,又名金边湖,位于柬埔寨境内的北部,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它横穿柬埔寨,像一块巨大碧绿的翡翠镶嵌在柬埔寨的土地上,为高棉民族的发展和繁荣提供着坚实的资源保障,是高棉人民的生命之湖。</h3><h3>  虽然洞里萨湖被称之为柬埔寨的生命之湖,但来到这里,还是会被眼前的景象惊呆,完全没有想到这里竟是如此贫苦,岸边是近乎原始的黑乎乎的吊脚茅草房屋,衣衫褴褛的儿童在岸边玩耍,废弃的木船横七竖八地堆在岸边,伴着四处弥漫着鱼腥味的空气,我们乘船向洞里萨湖的纵深驶去,随着船进入湖心,洞里萨湖的秀美景色也浮现在我们面前……</h3> <h3>  烈日下,滚烫的黄土地上,许多乞讨儿童赤着脚,游走在各国游客间或乞讨或变卖他们的廉价劳动力。他们会用较流利的中文向我们乞讨:姐姐好漂亮,给我人民币美金…… 他们黑瘦却纯真、乞求且执着,让你不忍心拒绝;即便不给钱,你拿些饼干糖果打发她们,她们也照样开心,对你大声唱:我爱北京天安门……真有点让人心酸。</h3><h3> </h3> <h3>  想起前天上午在马路边看到的上学的孩子,那应该是富裕人家的孩子了,他们穿着整齐的校服骑着自行车上下学,一放学就人人手上拿一小袋冰饮料喝。柬埔塞最高学历只有初中,并且是半日制教学,半天上课,半天回家干活。只有极少数有钱人家会把孩子送到国外继续学习,其他人家的男孩都会进寺庙住三五年,女孩就陆续早早嫁人……这时,我又想到了那些微笑的佛,人间疾苦,同样是佛祖护佑诸多的无奈吧。</h3> <h3>  傍晚,在萨里洞湖上,见到了此生最美的夕阳,是那种用相机文字都表达不出来的美,没有一丝沉落之时的感伤,红得暖溢入心,欣喜甜腻,安和处之,酝酿明日更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