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列车员走进义乌杨村寻找那些独有的年味

景涵、紫涵

<h3>  这个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一年忙到头,从头忙一年,奔波于闹市,辛苦了一年的义乌人期盼着一个充满着“年味”的活动,那就是迎龙灯。迎龙灯是正月里义乌最热闹的传统民俗之一,很多村子会开展迎龙灯活动,此起彼伏,如火如荼。不论是在广场、街道,还是在大型的舞台欣赏龙舞,从它行云流水般的线条里,上下翻腾的滚动中,都可感受到一种民族的精神。<br></h3> <h3>  义乌市迎龙灯历史悠久,在民间就流传着“先有木龙头,后有乌伤郡”的俗语,早先,人们迎龙灯是出于图腾崇拜意识,后演变为祈求丰收、平安的民间民俗活动。同时,龙灯还象征着旺盛和繁衍。义乌方言中“灯”与“丁”谐音,在“龙王”前添一盏灯,有添丁加口之意,故每逢迎龙灯,灯头后最先安排的是“子嗣灯”,往后才是“百家灯”。龙灯越长,越说明村庄人丁兴旺,来观看的四邻也就越多。<br></h3> <h3>  昨天是元宵佳节,我走进稠江街道杨村,寻找那些独特的传统民俗,亲身体验一次这喜庆、热闹。伴随着鞭炮声和锣鼓声只见五彩的龙灯被高高举起,穿梭在大街小巷,村民们穿着统一的服饰,场面别提多壮观了!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每一节灯中间多了不同造型的农耕人物形象,推磨的、拉犁的、磨刀的打铁的……正在迎龙灯的师傅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老一辈时期的文化,村里组织起来搞这些传统文化,就是为了多些“年味”,让年轻一辈能够了解传统,传承文化。<br></h3> <h3>  新春迎龙灯,人们乐开怀,义乌人民用迎龙灯这种方式,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而通过体验这次迎龙灯活动,也让我多少领略了一回迎龙灯的含义,感受到义乌迎龙灯活动不仅蕴含着义乌的文化,也锁住了义乌人挥之不去的春节记忆。<br></h3><h3><br></h3><h3> 义乌市江滨小学幸福专列</h3><h3> 张景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