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桂林《一院两馆》</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说一院两馆伟大,那是因为它建筑规模宏伟,文化气场强大,这样的建筑群广西独一无二,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站在它风雨桥造型拱门的台阶下,遂有一种叹为观止的感觉。</span></h3><h3> 一院两馆总用地面积约11.57公顷。工程总建筑面积105965㎡,其中👉大剧院工程建筑面积19555㎡,建筑总高度45米,主要功能包括1500座大剧院及相应的舞台区,可容纳300座的多功能排练厅,剧院大厅及观众休息厅,3个小型电影厅等。👉图书馆工程建筑面积31580㎡,建筑总高度35米,主要功能包括各种图书报刊阅览室、电子缩微视频阅览室、计算机中心、图书分类装订修复室、学术报告厅等。👉博物馆工程建筑面积31300㎡,建筑总高度35米,主要功能包括礼仪大厅、展览陈列厅、藏品库房、技术研究用房、报告厅及培训教室等。</h3><h3> 配套附属设施文化广场建筑面积23530㎡,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中心广场(停车场及设备机房)、鼓楼、风雨桥、门廊、南阙、北阙等建筑物。 </h3><h3> 工程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建筑外观形象采用三馆整合统一的方法,继承桂北民居特有的汉唐遗韵,大气、简洁、对称,体现桂林文化特色和历史内涵,同时以现代建筑科技和材料展现出科技、人文、现代、大气的时代风貌……</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高高在上的桥梁之上,书有“风雨廊桥”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既是廊桥,又是风雨桥,真可谓创新啊。</span><br></h3> <h3>塔楼</h3> <h3>🌈“风雨廊桥”面对的中央广场,地势平坦宽阔,广场东面的几座石山,犹如青龙白虎,护卫着广场与“一院两馆”,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h3> <h3>🌈“一院两馆”分别居于南、西、北三面,文化广场居中,整体布局呈“凹”字形。中间高达72米的文化广场,其主要建筑南北分别为南阕、北阕、门廊,东西分别为风雨廊桥、塔楼。各建筑既高大宏伟,又很富民族特色。</h3> <h3>🌴广西桂林现最“个性”风雨桥,不立溪河之上却飞跨两楼之间。</h3> <h3>🌴这座风雨廊桥与广西、贵州等地侗乡风雨桥梁外形相似,由桥、塔、亭组成,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h3> <h3>🌴横跨两楼的风雨廊桥隶属桂林“一院两馆”项目,与另一侧的鼓楼建筑交相辉映,民族风情浓郁。</h3> <h3>🌴因其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且桥身以巨木为梁,不用一钉一铁,全用卯榫嵌合,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h3> <h3>🌴传统的风雨桥常建在溪河之上,而这座风雨桥却飞跨两栋楼之间,格外吸引眼球。</h3> <h3>🌴高高在上的桥梁之上,“风雨廊桥”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h3> <h3>🌴桂林一风雨廊桥横跨两栋楼成别样风景。</h3> <h3>🌴桂林图书馆新馆位于桂林市临桂新区中心区的中心公园西北侧,建筑面积3.15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35米,新馆2016年12月30日起试运行。</h3> <h3>🌴目前,图书馆开放的主要有2-3层共有5个借阅区,分别为中文图书阅览区;报刊阅览室;旅游阅览室;精品展厅和创意空间。</h3> <h3>🌴桂林博物馆临桂新馆累计投资5亿多元,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设有4个基本陈列;2个专题陈列;3个临时展厅,新馆还配备了学术报告厅;影视放映厅;青少年互动中心等配套设施。</h3> <h3>🌴桂林大剧院<span style="line-height: 1.8;">“很气派”、</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有气魄”、“桂林就需要这样的大手笔”……“一院两馆”既现代又彰显本地文化特征。</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