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自从那年离家远行入伍当兵,几十年来逢年值班值勤,渐渐淡化了“年”的感觉。而今,有充足的时间陪父母过年,在完成了几件家居琐事后,不知不觉迎来了正月十五。站在窗前,突然看见院子里有人垒起了旺火堆,一种久违的激动燃起——这种只在儿时见过的年俗居然重现……。夜幕降临,屋外阵阵鞭炮声、烟花爆燃声传来,邻居的旺火堆已经点燃,远处广场上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尽管寒风刺骨,纵然零下十几度气温也难掩人们过年的热情,公路上车流滚滚,人们三五成群,扶老携幼,在巨大的花灯前互相拍照留影,老百姓对美好的期盼及融融的幸福感全都展现在这寒冷的夜晚。</h3> <h3>这大型花篮灯,比天安门广场那个咋样,没小多少。</h3> <h3>福、祝福、送福——这盏组合的“福”灯,寄托了多少辈、多少代。没有战争、没有灾荒、人们有衣穿、有房子住、有饭吃……就是福吧。心头所愿其实并不高。</h3> <h3>望着这座巨大的,近几十年难得一见的红旗飘飘,五味杂陈……。从小到大,红旗是成长的标杆,是前进的导向,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这种形式的标志就很少见到了。今夜赫然出现在眼前,顿时有了红旗未倒也不能倒的神圣感。</h3> <h3>扇子,别称“凉友”,自古是人们用来遮阳生风的器具。诗云:“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今天的扇,已经从地位和权利的象征转变成为纳凉、娱乐的生活用品和工艺品。它繁多的优美造型,为人们的生活凭添许多艺术感受。</h3> <h3>相映成趣的巨型红灯与扇。</h3> <h3>山西北部风行千百年的年俗——垒旺火,因环保被禁止很多年。于是,人们模仿实物建造了这种用灯光和鼓风机吹起红绸“旺火”,逢年节各级政府会在大小广场上矗立燃起,大小商家也会在各自的楼宇前、门前安放一尊讨个吉利。</h3> <h3>真正的旺火是这样的。大同是优质煤都,聪明的煤矿工人把煤块切割成方便垒放的形状,按照“旺火”大小论堆出售。居民自用的像照片上这种比较小些,财大气粗的企业会在空旷的广场上垒起几米或十几米高的巨型旺火。</h3> <h3>到处火树银花</h3> <h3>远眺一下</h3> <h3>CCTV主持人说,今天的月亮最圆最亮。特意用手机拍了几张,能分清哪个是灯哪个是正月十五的明月么?</h3> <h3>持续很久的烟花爆竹装点着夜空,连绵不绝的声音震耳欲聋,这才是过年的感觉哦。</h3> <h3>灯火阑珊前的人头攒动与夜空中的明月,团圆的年就应该这样。看到有朋友说:石家庄正定古城的烟火晚会取消了,因为这几天十分严重的雾霾。闻此,庆幸今晚在故乡。</h3> <h3>广场上光污染很严重 ,专门赶到公园里拍月亮。月亮很圆很大很亮,可惜技艺不佳只能拍成这样。</h3><h3>没想明白:既要办灯展,却不关闭那座巨大的露天LED显示屏,明显降低了大型“花灯”的展示效果。</h3> <h3>拍到这里时,致电远在天津的拍鸟专家战友,请教怎样去除这层“朦胧”和光晕,战友说用湿纸巾把镜头好好擦擦就行。操作效果还是不行。</h3> <h3>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旺火旺,红灯亮,年好好过年,今年好似回到了童年——过大年,响大炮,垒旺火,看花灯,只是鬓毛白时才能守在爹娘旁,可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