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北京香山卧佛寺坐落在北京植物园的西北面,全寺倚山而建,阻隔了寒冷的西北风,所以整座寺庙潮湿温暖,严寒季节庙内仍绿树环绕,甚是独特。</h3> <h3> 卧佛寺内面积不大,主要建筑有天王殿、三世佛殿和卧佛殿。</h3> <h3> 卧佛殿是全寺的精华,殿内有一尊巨大的铜卧佛。佛身长5米多,重约54吨,作卧睡状。</h3><h3> 相传这是释迦牟尼在印度涅盘时的姿式。</h3><h3>这尊铜像为元代所造,是中国古代的宗教艺术珍品。</h3> <h3> 此庙有人把守,所以自己照的不完整,只好网上下载的来弥补了。</h3> <h3> 寺庙面积不大,结构紧凑,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绿荫蔽日,香气绕梁。</h3><h3> 门前几座香炉,供善男信女们寄托情思,祈求愿景。</h3><h3><br></h3> <h3> 信则有,不信则无。祈求死去的人来保佑活着的人,全凭信仰的力量。</h3> <h3> 好奇的是卧佛寺内无一僧侣,服务人员全是帅男倩女,给大家讲解、指路、买卖香火,颜值爆表,超怀疑这香是在为谁烧呢。</h3> <h3> 卧佛寺虽小照样能吸引摄影师的创作欲望,长枪大炮,全武上阵,这种对艺术的追求令人敬佩。</h3> <h3> 寺庙里一处放生池,滿池锦鲤,优哉游哉,自由自在,给沉寂的寺庙注入独特的活力。</h3> <h3>小桥、流水、人家。</h3> <h3> 当天是2019年亥猪年正月十五,前一晚刚好下了一场大雪,选在这个时候游览卧佛寺,全是冲着看腊梅去的。</h3> <h3> 寺庙不大,却有上百株腊梅,小小的梅花陆续开放,香气四溢。本人还是第一次看到真实的腊梅,远不是心目中的那样的阿娜多姿。</h3><h3> 但正是这般外表娇小的腊梅,获得了古今中外多少诗人的高度赞扬。</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古代著名诗人陆游描写的腊梅,</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雪虐风饕愈凛然,</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花中气节最高坚”。</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毛主席的咏梅更脍炙人口:</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h3> <h3> 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惟有腊梅破,凌雪独自开。这是谁写的?反正不是我。</h3> <h3> 这张是网上腊梅开放的图片,真是高端大气傲人,可惜我们见到的不是这样。</h3> <h3> 卧佛寺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这里古树非常多,在沿途经过的路上随处可见上百年,上千年的古树。</h3> <h3> 树杆都掏空了,树梢仍在活着,且枝叶繁茂</h3> <h3> 这几棵是有名的古树,叫国槐</h3> <h3> 看这根雕成了活着的古董。</h3> <h3> 这些上百年、上千年的古柏,显示了历史风霜,将沧桑岁月镌刻在树杆古皮之间。</h3> <h3> 每株古老的树木,都曾代表着不同的故事,其内容却任人遐想了。</h3> <h3> 看着眼前的树木,不由人将敬畏之心呈现给古老的树木,心随它望向悠远的天空。</h3> <h3> 卧佛吉钟</h3><h3> 佛说击钟可以解脱烦恼,降瑞得福,祈求平安,祈福增寿。</h3><h3>来几下,权且信它一次吧。</h3> <h3>距卧佛寺300米就是梁启超墓</h3> <h3> 墓地风格简洁朴素,清幽雅静,自然环境十分和谐。</h3> <h3> 说起梁启超,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是清朝光绪年间举人,戊戌变法领导之一,同康有为一起推行维新变法。</h3> <h3>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说的就是梁启超。其中大儿子梁思成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二儿子梁思礼参与设计了"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一家子都是了不起的人物。</h3> <h3> 如今,他们随父亲梁启超静静地长眠在这里。期望后人们继续努力报效祖国,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h3> <h3> 再走几步就是曹雪芹纪念馆</h3><h3><br></h3> <h3> 曹雪芹国人都熟悉了,四大名著《红楼梦》的作者。</h3> <h3> 《红楼梦》是曹雪芹在极端穷困潦倒的作品。“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惜全书没有完稿即病逝,年仅48岁。</h3><h3> 《红楼梦》气势恢宏,结构严谨,堪称中国古代文学大作,对世界文学也有重大影响。</h3> <h3>《红楼梦》后四十回交由范举人来完成。</h3> <h3> 这是曹雪芹曾经用过的水井,居住过的地方由于破败不堪和城铁规划早已拆除,现在的是模仿。</h3><h3> 曹雪芹为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遣产和精神财富。</h3><h3> 纵观历史,无论官阶何位,腰缠几贯,最后都要变成一撮黄土,惟有文学才是不朽的。</h3><h3>李白、杜甫、陆游、曹雪芹、罗贯中……这样的人随著作精神永垂!</h3> <h3> 一本巨作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的,让人泪目。</h3> <h3> 最后发几张私家小照,证明曾到此一游。</h3> <h3> 谢谢大家耐心地看完。</h3><h3> 成稿于2019年2月21日</h3><h3> 于北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