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有个“老呔团”

金沙坪

<h3>父亲生前经常笑着对子女们说:铁道兵二团有个外号叫“老呔团”,并引以为豪。</h3><h3>小时候听不明白,长大后才知道这是因为在二团河北唐山昌黎县、滦南县、乐亭县一代的战士、干部非常多,行军打仗、修铁路,架桥梁工地上到处都是唐山人,团部开大会一屋子唐山口音,就象唐山昌、滦,乐地区开群众大会,‘老呔团’就这样来的。</h3><h3><br></h3> <h3>父亲就曾经是二团的一个兵。</h3><h3>中铁建第十一工程局第二工程处(原铁道兵一师二团)处志是这样表述的:1948年11月,第一支队接收纵队分配的河北冀东军分区滦南县一代新兵2500人,经一支队决定,11月24日在河北丰润县, 以华北军区十二分区工兵连、步兵连、县中队、区小队为骨干组建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第一支队25线路大队。大队部住丰润县胥各庄。</h3><h3><br></h3> <h3>父亲是这样表述的:父亲是唐山滦南县人,1947年入伍,任十二分区工兵连战士、班长,曾经参加解放小集、唐山等战斗,1948年分区工兵连奉命护送昌黎县大队过铁路到唐山,到唐山才知道自己的部队和昌黎县大队一起被改编为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第一支队25线路大队。我同学刘英的父亲原一团政委刘恒太就是当年昌黎县大队的。父亲在自己的故乡参加铁道兵,在铁道兵度过了30余年的军人生涯。</h3> <h3>唐山是父亲的故乡,也是中国第一条标准轨铁路的诞生地,中国铁路零公里的起点,也是铁道兵二团的诞生地,这虽然是巧合,更是时代赋予父亲那一代人使命的必然。</h3> <h3>二十五线路大队担任北宁线古冶-北塘、北塘-天津段线路修复、补强任务,父亲在二营四连任班长住唐山</h3> <h3>1950年25线路大队整编为铁道兵第一师第十一桥梁团,12月父亲随部队入朝鲜,在三连任班长。十一桥梁团参加了修复元汉线K181桥梁,满浦线防洪抢修,北薪砚-球场间的线路抢修,价川铁路枢纽,狗砚至前川段等铁路的抢修。十一桥梁团在朝鲜三年冒着美军的狂轰滥炸抢修、抢建铁路,桥梁,保证了志愿军前后方的运输通道的畅通。为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h3> <h3>这是父亲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纪念章</h3> <h3>在朝鲜第十一桥梁团改编为第二线路团。</h3> <h3>今天的胥各庄火车站因为唐山地震后京山铁路改线已经变成货运线路,车站淹没在楼群间,曾经的繁华和忙碌早已经被淡忘,也许只有这几棵老树和站牌还记得那遥远的往事,证明着胥各庄铁路历史的久远和曾经发生的一切。</h3> <h3>今天的唐山南站(原唐山站)</h3> <h3>今天的古冶火车站</h3> <h3>76年地震前的唐山火车站</h3> <h3>中国第一个火车隧道,一百多年了,至今仍然在使用。(在唐山矿矿区,俗称“达道”)</h3> <h3>1953年11月5日铁道兵团第一师第二线路团改称铁道兵第一师第二团,11日二团从朝鲜回国住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h3><h3>这是1954年父亲在文化连补习文化的服装支领证</h3><h3><br></h3> <h3>这是1954年父亲在文化连补习文化的服装支领证</h3> <h3>1956年9月57年7月在石家庄铁道兵学校学习</h3><h3>1957年12月二团从江西省鹰潭到云南省蒙自县抢修草坝-白沙铁路专用线,碧河线复旧工程。</h3><h3><br></h3> <h3>1960年父亲任四营十二连长,父亲的连长任命书。</h3><h3>父亲多次说过,1961年二团团长常喜礼叔叔在父亲连队蹲点的故事。</h3><h3>父亲1963年调到铁道兵一团。在铁道兵30余年,父亲始终不忘自己曾经是二团的一员。二团的很多干部调到一师其他团,在铁道兵一师到处都有从二团出来的唐山人。</h3><h3><br></h3> <h3>父亲1978年底转业回到唐山,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到二团的诞生地,他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铁道兵生涯,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二团的一个兵。</h3><h3>“老呔团”,铁道兵的一个传奇。</h3><h3>耿金和2019年2月19日(正月十五)于天津静海</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