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经胡氏家训——“胡”说不乱道(三)

宏观天下

<h3>  胡昌翼考取明经科进士的第二年,公元926年,义父胡三仙逝。胡昌翼深感义父的救命和养育之恩,作出了一个决定:自我之下所有子孙,世代姓胡,永不改姓。从此这就成了明经胡氏家训开篇的天字第一条:“义祖大于始祖,儿孙不得复宗。改姓不改郡。”</h3> <h5 style="text-align: left;"><i>明经胡氏义祖胡三公画像</i></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经胡氏列祖列宗家训》</h3><h3><i> </i>义祖大于始祖,儿孙不得复宗。改姓(李改胡)不改郡(陇西郡)。<br> 读书,起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源;和顺,齐家之风;谨慎,保家之气;忠孝,传家之方。<br> 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材;经天纬地,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br> 庶民之业唯仕唯尊,贾而崇义,儒而尚仁。读书知礼乃明经胡氏之尊崇,学优出仕为明经胡氏之族望,积德行善本明经胡氏之家风,集贾、儒、仕一族成明经胡氏之恒业也。</h3> <h3>  翻读家训,我被其中的人生哲理所折服,抚古思今,感慨万千。</h3> <h3>  好好读书,做好事、做好人、做好官是明经胡氏千百年来最朴素的追求。一个国家要富强,一个家族要兴旺,首先得重视教育。“读书起家之本”,“读书知礼乃明经胡氏之尊崇”,读书是胡家第一要务,胡氏子弟不分贫穷或富裕,不论入仕或从商,都要把读书列为首位。敦厚源自认真读书,修德方能成就大业。</h3> <h3>  “勤俭治家之源”,勤与俭才能使家族富裕;“和顺齐家之风”,家和万事兴;“竭忠尽孝,谓之人”,只有忠诚于国家与民族,同时又孝敬父母和长辈的人,才称得上是个人,“忠孝传家之方”,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对国家要忠诚,对长辈须孝顺,代代孝,辈辈传;“积德行善本明经胡氏之家风”,善心善行,助人为乐,乃人间大美;“贾而崇义,儒而尚仁”,崇尚仁义,诚信为本。“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这不正是当今所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h3> <h3>  读书要读开卷有益的书,只有有助于“治国经邦”的知识才叫学问。做人要谦虚谨慎,“谨慎保家之气”,哪怕获得了成功,也当保持低调谦逊。“经天纬地,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为人还得要像天地一样宽阔,有包容万物之气度之胸怀,有无时无刻不为私欲阻隔,天地合一的仁爱和恻隐之心。</h3> <h3>  能贾、能儒、能仕,是明经胡氏家族追求的“恒业”,而这种追求,则必须建立在“崇义”与“尚仁”的基础上。</h3> <h3>  尊崇读书,崇尚仁义,竭忠尽孝,谨言慎行,不为贪腐,乃为人之道德底线。</h3> <h5><i>中央纪委网站首页要闻登载有关明经胡氏家训内容(一)</i></h5><h3> 明经胡氏家训,已越千年,仍为明经胡氏后人的行为准则、处事标准、奋斗目标,以仁、义、礼、学传承治家之本,用读书、勤俭、和顺、忠孝精神引领,教化着明经胡氏子孙。无怪乎,明经胡氏家训会被中央纪委网站所推崇。</h3> <h5><i>中央纪委网站首页要闻登载有关明经胡氏家训内容(二)</i></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