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中八仙歌:诗圣道尽酒后百态

风雨兼程

<h3>世界文化看中国,作为中国文化重要部分的酒文化源远流长,“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在酒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诗因酒兴,酒因诗名,酒带来了文人吟诗诵词的灵感,诗提升了饮酒人的高雅情操,诗人以酒寓情,寄情于酒,酒便有了诗人的情感,诗人也便有了酒的气质。杯中酒满是诗人的情趣、品性和人格,诗人饮的酒化为阳春白雪,首首是数不清的情思和唱不尽的情怀。这些酒或清冽或温醇,融入诗中,都能把诗人的感情进行发酵,使喜愈喜,悲愈悲,愁愈愁,读起来自然“酒不醉人人自醉了”。</h3> <h3>诗中有酒,酒中有诗,作者醉酒,诵者醉诗,郁郁酒香溢满浓浓诗意,浅浅一杯酒,承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高兴时“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悲痛时“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得意时“人生得意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失意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悠然时“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忧虑时“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欢喜时“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愁苦时“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离别时“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相聚时“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喜宴时“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饯行时“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思乡时“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相思时“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栏倚遍”;佳节时“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伤感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孤独时“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抒怀时“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酒与生活紧密相连,由此可见一斑!</h3> <h3>诗酒结合最鼎盛的时期,当属唐朝,唐诗中的酒文化,是情、酒、诗三者的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真可谓,大唐盛世活在了诗里、盛唐诗人活在了酒里,唐代诗人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倾注于酒中,吟咏出生命的千姿百态,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就是其中的代表。</h3> <h3>第一位仙人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八仙中贺知章资格最老、年事最高(比李白大41岁,比杜甫大52岁),所以放在第一位。在长安,他曾“解金龟换酒为乐”。诗中说他喝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眼花缭乱,跌进井里竟会在井底熟睡不醒。</h3><h3>贺知章酒后骑马的醉态与醉意,弥漫着一种谐谑滑稽与欢快的情调,维妙维肖地表现了他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h3><h3></h3> <h3>唐代诗人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86岁告老还乡,不久去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h3> <h3>第二位仙人李琎: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诗中说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深感遗憾。</h3><h3>汝阳王李琎是唐玄宗的侄子,宠极一时,按爵位他最高,因而排名第二。那个时代的皇亲国戚,贵族勋臣有资格袭领封地,因此,八人中只有李琎才会勾起“移封”的念头,其他人是不会这样想入非非的。诗人就抓着李琎出身皇族这一特点,细腻地描摹他的享乐心理与醉态,下笔真实而有分寸。</h3> <h3>汝阳王李琎,是唐朝玄宗时人物,是唐朝宗室让皇帝李宪的长子。官至太仆卿,又得到酿王的封号,擅长於弓及羯鼓,深得唐玄宗喜爱,据闻他曾获唐玄宗亲自教授羯鼓。</h3><h3> 在杜甫诗作《饮中八仙歌》中排名第二,历史评价李琎性嗜酒,自称酿部尚书。</h3> <h3>第三位仙人李适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左相李适之为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这里抓住权位的得失这一个重要方面刻画人物性格,精心描绘李适之的肖像,含有深刻的政治内容,很耐人寻味。</h3> <h3>神龙元年,唐中宗发动神龙政变,光复唐朝,史称孝和中兴,李适之作为前太子李承乾的孙子,唐太宗李世民曾孙,此时开始进入仕途,并于天宝元年,代牛仙客为左丞相。</h3><h3></h3><h3>李适之有个爱好,那就是饮酒,饮酒的豪爽程度丝毫不逊于李白。但凡饮酒的人,性格都比较豪放,李适之也犯有同样的毛病,“性简率,不务苛细”,在权力的斗争中,时常落入李林甫的圈套,因而上疏请求改任散职。天宝五年,罢去相位,后因宴席间赋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遭到李林甫的中伤构陷,弹劾被贬,后服毒自尽。</h3> <h3>第四位仙人崔宗之: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崔宗之是一个倜傥洒脱、少年英俊的风流人物。他豪饮时,高举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旁若无人。喝醉后宛如玉树迎风摇曳,不能自持。</h3><h3>现如今我们常用玉树临风来形容人英俊潇洒,而玉树临风一词正是出自这首诗。</h3> <h3>崔宗之,名成辅,袭封齐国公。八仙中最有性格的,莫过于崔宗之了,除了帅和嗜酒如命外,翻白眼技术也是一流的,连“诗仙”李白都比不上。他能让自己的眼珠在白眼、青眼之间无缝切换,见到朋友时,热情地翻青眼;见到“俗人”,就直接翻白眼。</h3><h3>崔宗之的翻白眼不是人人都适合的,却不仅仅是因其技术难度超大。他老爹是玄宗皇帝的亲信、吏部尚书、副国级高官崔日用。他翻白眼自有老爹罩着,要是没了这层关系,小崔同学哪有机会被杜甫写进“八仙”里去,早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了!</h3> <h3>第五位仙人苏晋: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苏晋一面耽禅,长期斋戒,一面又嗜饮,经常醉酒,处于“斋”与“醉”的矛盾斗争中,结果往往是“酒”战胜“佛”,所以诗中说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醉中逃禅”。短短两句诗,幽默地表现了苏晋嗜酒而得意忘形,放纵而无所顾忌的性格特点。</h3> <h3>苏晋,唐代诗人,开元间进士,他聪明至极,从小就能文,数岁作《八卦论》,当过中书舍人,崇文馆学士,曾为户部和吏部侍郎,主要作品有《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等。</h3> <h3>第六位仙人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是八仙中的主角,对他的描写也是全诗中最耀眼的,它浮雕般地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h3><h3>李白嗜酒妇孺皆知,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习以为常,不足为奇。“天子呼来不上船”这一句,顿时使李白的形象变得高大奇伟了。李白醉后,更加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大声呼喊:“臣是酒中仙!”强烈地表现出李白不畏权贵的性格。“天子呼来不上船”,虽未必是事实,却非常符合李白的思想性格,因而具有高度的艺术真实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h3><h3>杜甫是李白的知友,他把握李白思想性格的本质方面并加以浪漫主义的夸张,将李白塑造成一个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傲视封建王侯的艺术形象。这肖像,神采奕奕,形神兼备,焕发着美的理想光辉,令人难忘,这正是千百年来人民所喜爱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李白形象。</h3> <h3>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有人说,走进李白就走进了诗歌,就走进了中国古典文学;有人说:“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魄。口吐天上文,迹作人间客。”;有人说,李白是“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有人说,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总之,对于中国的诗人词人来说,李白成了永远也超越不了的高峰。</h3><h3>李白诗酒齐名,是中国古代诗人中诗酒精神融合最典型的人 物,他将生命的激情与热力直接倾泻于诗酒,酒激诗兴,诗因酒豪,酒缘诗雅,诗展酒魂。</h3><h3>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的李白,一生不曾离不开过酒,他存世的千篇诗词,是否全是酒后所作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酒后的李白吟唱出了不少传世名篇,以至“李白斗酒诗百篇”成了中国人心目里一个最为动情和完美的故事。</h3> <h3>第七位仙人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是和李白比肩出现的重要人物,他的狂草史上一绝,狂傲奔放行云流水,酒品亦如人品,三杯酒下肚,就敢在王公面前脱帽挥毫,落笔如同烟云般潇洒不拘一格。</h3> <h3>张旭,苏州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h3><h3>张旭同李白性格和艺术成就有相似之处,只不过一位是诗人,一位是书法家罢了,人们都尊称其为“草圣”,他也象李白一样,酒后能妙笔生花,挥洒自如,草书精品神异绝世。</h3> <h3>第八位仙人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袁郊在《甘泽谣》中称其为布衣,</h3><h3>大约是个平民。他曾与诗人孟云卿同游,孟是杜甫的诗友,杜甫在长安时也可能与焦遂有过交往。这诗写他饮酒时量满五斗才微有醉意,愈发显得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口似悬河,常语惊四座。</h3> <h3>焦遂,以嗜酒闻名,诗里刻画焦遂的性格特征,集中在渲染他的卓越见识和论辩口才,用笔精确、谨严。相传焦遂平日口吃,对客不出一言,但醉后却对答如流,谈锋甚健。不言而喻,诗人如此着笔,意在突出他醉后的卓然不群和敏捷辩才,这既与全篇风格统一,又不失鲜明的个性特点。</h3> <h3>杜甫写《饮中八仙歌》时,正值开元盛世,该诗以调侃而诙谐的笔调,从生活的一个侧面,塑造了八仙的群体形象,不啻为一卷栩栩如生的酒仙图。</h3><h3>此外,唐初著名诗人王绩《醉后》:“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人们谈阮籍必离不开酒,《晋书》记载他一口气“饮酒二斗”,且“醉六十日”没醒。现在有一个成语叫青眼有加,其实就来自于阮籍,如果是他看不上的人,就会对他们翻白眼。上面说崔宗之的翻白眼技术,其祖师爷就是阮籍。陶渊明也喜欢酒而常常喝醉,他的诗则几乎“篇篇有酒”,且常用酒作题目写诗,如《连夜独饮》、《述酒》、《止酒》等等。还有,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也是一样,也在酒中浸泡,令人尤为神迷、泪落。</h3> <h3>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因酒香而璀璨的不仅有诗和诗人,也有兰亭集会上王羲之等东晋众名士曲水流觞传名篇,更有醉翁亭记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得吾辈去滁州,流连忘返山水间!</h3><h3></h3> <h3>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人生八大雅事贯穿了中国的历史,而酒更是和各种重大事件扯上关系,见证着盛世欢歌、刀光剑影和沧海桑田。元、明、清的文学作品都与酒有不解之缘,几乎“无酒不成书,四大名著里更是觥筹交错,酒香四溢,把酒展现得淋漓尽致。</h3><h3>四大名著中《水浒传》成书最早,对酒的描写更是俯拾皆是,全书或繁或简共写了600多次饮酒,堪称四大名著之最。书中以酒交友、因酒杀人、酒后闯祸、借酒发挥的精彩段子比比皆是。</h3><h3>《三国演义》以“一壶浊酒喜相逢”开篇,英雄群像呼之欲出,浊酒仿佛带着岁月的苍桑,一下把我们与那个年代拉得更近,给人一种非常亲切和非常喜欢的感觉。书中饮酒场面几乎章章都有,约300处,描写也十分精彩,可谓洋洋大观,可圈可点。</h3><h3>《西游记》作为一部背景为唐代的神话小说,同样透着浓浓酒香。每个人物的出场都与酒有关,孙悟空酒后妄为大闹天空,砸得云霄殿一片狼藉,被如来佛祖压在5五指山下五百年,猪八戒醉酒调戏嫦娥被贬凡间,沙和尚酒后打碎琉璃盏被贬为妖,白龙马失恋借酒消愁火烧夜明珠,就连本不该饮酒的高僧唐三藏,西天取经出发前,也饮了杯弹入尘土的“素酒”,而陆续出场的每个妖怪更是个个喝酒,总计喝酒103次。</h3><h3>《红楼梦》堪称展现酒文化的精品之作,尽管书中描写饮酒的场面只有60余次,但是对人物饮酒神态的描蓦,细腻传神,呼之欲出,堪称一绝:黛玉醉酒的娇态、湘云醉酒的憨态、焦大醉酒的怒态、贾琏醉酒的丑态,无不活灵活现,充分显示了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更令人叫绝的是,曹雪芹先生运用浓墨重彩,为我们奉献了大量酒的行令联句、传花游戏和诗词歌赋,生动地再现了清代豪门贵族的奢靡生活,并透过“万艳同杯”的酒局,呼应了“万艳同悲”的结局。</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3> <h3>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岁月里的每一杯酒都沉淀着一个醉人故事。童年时的酒是为过年和长者准备的;上学后的酒是属于文人墨客沙场将士的,也才知道酒还可以用来捕猴;现实中的酒是生活的相册:阴晴聚散一杯酒,雄如宝剑冲牛斗,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谁都不服就扶墙,看着墙走我不走,长恨此身非我有,夜饮归来醒复醉,誓已随风万里遥,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一年明月今宵多,有酒不饮奈明何,今岁恰逢元宵日,@所有亲朋和故友,1919房间喝一宿,江山代有人才出,喝酒故事续成书,雪薄酒厚情意绵,常招明月到樽前,闲言少叙斟满酒,元宵快乐到永久!祝福真实不挑人,喝不喝酒都有份,哎,好像又喝淖了!</h3> <h3>点击送祝福!</h3> <h3>照片、视频摘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