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董卿开场白录

恒山

唯美开场白,堪称作文范 <h3>“人生自有诗意,诗意美在四季。”</h3><h3>《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主持人仍然是董卿, 第一期开场,董卿就句句惊艳:</h3><h3>转眼又是一年,我们携手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一起看“人面桃花相映红”,一起听“稻花香里说丰年”,一起叹“霜叶红于二月花”,一起盼“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h3><h3>从第一季开始,就有人形容主持人董卿是“落落大方、温婉知性”的才女,也有人感叹:董卿到底读了多少书?</h3> <h3>在现场,她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名著典故脱口而出,一颦一笑,一字一句,都散发着魅力。</h3><h3>在董卿的倾情主持下,《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也落下了帷幕,而最终获胜的是四季元老级的人物,北大机器人女博士陈更。</h3><h3>所谓天道酬勤,水到渠成,最终,她技压群雄,摘得第四季的桂冠。</h3> <h3>你看过瘾了吗?不如重温这10期完整开场白,教科书级别,值得收藏。</h3> <h3>《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第一场</h3><h3><br></h3><h3>01</h3><h3>第一场: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h3> <h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h3><h3>《中国诗词大会》是与大家一年一度的相约,今年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我们携手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h3><h3>一起看“人面桃花相映红”,一起听“稻花香里说丰年”,一起叹“霜叶红于二月花”,一起盼“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h3><h3>季节有四季,诗词也有四季,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再一次来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品诗意人生,看四季风光。</h3><h3><br></h3><h3>02</h3><h3>第二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h3> <h3>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h3><h3>曾经“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辛弃疾一生经历坎坷,当老了坐在水声山色之间,突然发现对面的青山是如此妩媚多姿。</h3><h3>无论是巍巍青山壁立千仞,还是浩浩江河源远流长,当有一天,它们遇到了一双诗人的慧眼,山水便有了悲喜境界,立意恒久。</h3><h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中国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再一次跟随诗人的眼睛,重返青山绿水,看江山如此多娇。</h3><h3><br></h3><h3>03</h3><h3>第三场: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h3> <h3>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h3><h3>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的智慧,它不仅是农耕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指南,它也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时序的一颗敬畏之心。</h3><h3>而无论是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还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无论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还是大寒须遣酒争豪,大自然的变化也催生了一代代诗人的诗情。</h3><h3>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再一次感受寒来暑往之间,诗和季节的相互成就所绽放出的文化的光芒。</h3><h3><br></h3><h3>04</h3><h3>第四场: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h3> <h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h3><h3>光阴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匆匆流逝,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停下脚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h3><h3>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h3><h3>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在感叹着韶光易逝;而面对物转星移,如白驹过隙般的光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h3><h3>时光会带走一切,时光也会给予一切,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感恩时光的馈赠,采撷最美的诗意。</h3><h3><br></h3><h3>05</h3><h3>第五场: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h3> <h3>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h3><h3>刘禹锡在夔州任刺史的时候,深受当地民歌的感染,写下《竹枝词》,从此“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诗句,便像那连绵不绝的清江水,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心里流淌着。</h3><h3>夔门山水气象万千,纵横捭阖。</h3><h3>除了刘禹锡,杜甫也曾经在那里登上了白帝城的最高台,于是有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千年一叹。</h3> <h3>而李白三次经过瞿塘峡,有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千古绝唱。</h3><h3>古代的夔州,今天的奉节,千年文脉筑成了一座诗城。</h3><h3>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华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再一次去追寻那些伟大诗人的身影,再一次去重温那些震古烁今的华美篇章。</h3><h3><br></h3><h3>06</h3><h3>第六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h3> <h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h3><h3>母亲和儿女们的纽带是来自血脉的,所以无论我们走得有多远,走的有多久,我们都会忍不住回望出发的起点。</h3><h3>那是孟郊心中的三春光辉,那是杜甫梦里的香雾云鬟,那是王冕笔下的萱草花生。</h3><h3>千百年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母亲的样子,从来就没有改变过。</h3><h3>那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说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用爱和思念编织成最美的诗篇,献给我们的母亲、献给我们的家。</h3><h3><br></h3><h3>07</h3><h3>第七场: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h3> <h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h3><h3>如果我问你,这世间有哪些美好的事物,爱情,一定是一个并不可少的答案。</h3><h3>它可以天真如“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也可以挚爱如“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它可以平凡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也可以珍惜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h3><h3>那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斟满黄藤酒,推开小轩窗,接着昨夜星辰昨夜风,再一次来咏叹爱情直教生死相许的最美的样子。</h3><h3><br></h3><h3>08</h3><h3>第八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h3> <h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h3><h3>任何一个美好的愿望,想要变成现实,都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h3><h3>奋斗是刘禹锡笔下“千淘万漉”辛,奋斗是郑板桥笔下“咬定青山”的坚韧,奋斗更是陆游笔下“少壮工夫老始成”的一番耐心和决心。</h3><h3>今天已经是《中国诗词大会》第八场的比赛了,在这里也要祝愿所有的选手们越赛越勇,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诗词梦想,“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h3><h3><br></h3><h3>09</h3><h3>第九场: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h3> <h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h3><h3>一说起千古英雄,可能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帝王、将相、豪侠。</h3><h3>其实在今天英雄之名,早已不再是王侯将相的专属,它属于每一位实干兴邦的普通人。</h3><h3>他可以是“十年磨一剑”的工匠,也可以是“汗滴禾下土”的农民,可以是“视死忽如归”的战士,也可以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老师。</h3><h3>英雄之心在史册里、传说中,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脉当中。</h3><h3>那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以壮美的诗篇致敬英雄,更致敬孕育英雄之气的天地山河。</h3><h3><br></h3><h3>10</h3><h3>第十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h3> <h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h3><h3>杜甫在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时候,依然还惦念着能为天下苍生挡风遮雨,所以说,诗词从来就不只局限在诗人一方小小的书斋里,它更包含着心忧家国,胸怀天下的一分情怀。</h3><h3>它可以是“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满腔赤诚,它也可以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坚定信念。</h3><h3>千百年来,正是这样一份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震撼着、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h3><h3>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重新来感受这些感人肺腑的诗句,让我们用大爱的诗篇献给我们壮阔的时代。</h3> <h3>《诗词大会》虽然结束了,但是看完你会明白,为何这个时代的我们,还要坚持读诗。</h3><h3>还记得在第二季中力压群雄的16岁少女武亦姝吗?</h3><h3>从《诗经》里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到《将进酒》的“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h3><h3>甚至,出口成章“飞花令”,诗句佳句张口就来,姿态洒脱。</h3> <h3>武亦姝说,自己自幼喜爱诗词,只要一聊到古诗词她就会抑制不住地兴奋:我觉得古诗词里面有很多现代人给不了我的感觉。</h3><h3>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享受诗词带给我的快乐,就够了。</h3><h3>诗词带给她的不止是语言韵律的敏感、还有对情感、美感、心性的浸润、滋养,继而化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一身的诗意。</h3><h3>读诗,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h3><h3>《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外卖小哥”雷海为,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h3> <h3>尽管工作繁忙,但丝毫不影响他对古诗词的热爱:</h3><h3>一般在等餐或者休息的时候,我会把随身携带的《唐诗三百首》拿出来看。</h3><h3>这样一单外卖送到了,一首诗也背会了,心里特别高兴。</h3><h3>无论是武亦姝雷海为,还是无数从诗词大会中脱颖而出的诗词达人,于他们而言,诗意便是唐诗宋风,是书卷中的点点文墨,是胸中的山川沟壑。</h3><h3>多读诗词,诗词会变成萦绕在身上的温润气质。</h3><h3>记得转发给身边的朋友,一起品味中国诗词文化,一起传承我们的国粹经典。</h3> <h3>图文选自网络,部分有调整和补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