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齐說閑話《一》——石羊新春抒情

西域梵夫

<h3><br></h3><h1>【许百齐文1】新春佳节,热闹非凡,迎新年家家户户喜贴春联、请祖宗、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人洋溢新春的笑容!</h1> <h3>2019年,新春佳节,棚户区改造(村子拆迁)没有几家在村子里居住;年前焚香叩头的善男信女的头脑让我为寺庙写副春联。</h3><h3>我村有一寺、二庙。</h3> <h3>寺为白雲寺,历史年代难以考证;初步依据其它文物和传说疑为最迟为唐时产物,且为大唐文化的繁荣起到了很大的贡献。</h3> <h3><br></h3><h3>白雲寺供奉的是白雲菩萨,寺门有楷书双钩“石羊村”“白雲寺”六个大字,大殿且时常有白蛇出没。我结合实际及历史情况为白雲寺拟一副对联:</h3><h3>白雲吉祥,石羊清气。</h3><h3>横批为:阿弥陀佛。</h3><h3>“白雲”一语双关,一为天空,二为白雲菩萨;“石羊”也是一语双关,一为村子,二为石头羊。“阿弥陀佛”的意思在这里一是讲经说法,二是香火旺盛。</h3><h3>二庙:一庙为马王庙,二为無量庙。</h3> <h3>马王庙在现村子的中央,庙虽小,但庙不光供奉着马王,保佑着这里的土地五谷丰登,同时庙内还有一方砖刻文,记录着村子的历史:咸豐九年七月立及该村的纳粮、供草、住户的情况。这为石羊村(石陽村)的村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文献及考古资料。依据实情我拟的对联是:</h3><h3>庙小驻馬王,地下藏㰈花。</h3><h3>横披为:五谷豐登。</h3> <h3>小庙供奉着马王,历经多次翻修,在历史的变更中为村民也提供了諸多的方便,比方说:曾做过库房,做过医疗室,为上山下乡的知青做过灶房,后又做为供奉馬王的殿堂。</h3><h3>讲了地上,再讲地下:地下藏㰈花是庙门前曾有一㰈花方石盖着上世纪70年代深挖洞时挖的地道气眼。由于时间的推移陷入地下, 㰈花方石一侧有蝇头小楷刻文,具体石刻文字现无人知晓,今做此下联目的是引起重视,在这社会发展,拆迁的过程中不被人们遗忘莲花方石。</h3> <h3>现留存方砖文字为:石渠杨柳一保障,石羊村烟户八户,石羊纳草八十八斤,逢闰年加八斤七两。咸沣九年七月立。</h3> <h3>第二座庙为無量庙。</h3><h3>庙里曾住过居士,教化过众生,我为它撰联为:</h3><h3>善人善心善天下,颂经颂文颂诚心。</h3><h3>横披为:功德无量。</h3><h3>善是教人学善,教人要有善心,宗旨是让所有人都要有一颗善良的心。</h3><h3>如何教化?教化是通过读经书,颂经文,解经文;通过学习达到教化的目的,换句话说就是改造人们的世界观。</h3><h3>功德无量就是只要你认真的做了,在你的一生中,在社会的生活中,你都是功不可灭的。</h3> <h3>人依寺而居,村以寺而名,石羊村(石陽村)地势平坦,旱涝保收,神佛保佑,五谷丰登,自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村南有一高大门楼,我拟联为:</h3><h3>門對雲山美,家叙八水城。</h3> <h3><br></h3><h3>南山是我们的依靠,是皇家的龙脉,是佛教的重地。从古及今隐藏了多少的高人。在抗日战争中南山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家叙八水城。讲了远景和意义,再写这里的人杰地灵,讲这里的人文底蕴。长安十三朝古都(实际为十四朝古都)。古都的环境也十分的美丽,八水绕城给人一种天仙般的感觉,这里的人为教化孩子,让孩子有点见识,常常谈起古都长安的历史遗迹,长安的环境,南山的龙脉,八水绕城。</h3><h3>拆迁(棚户区改造)不知拆掉(改造掉)多少文化,建设不知能延续多少人文历史;开着小车,住着高楼,装着钞票而心里能有多少生活的底气;面对昔日生活的老照片:穿着朴素,吃着粗粮,干着农活,心里不知有多少仰慕。这里的几副对联送给生我养我的村子,送给乡邻们一点念想,毕竟脚下踩的这方热土、乡水养育和滋润了我们所有石羊村(石陽村)人,故土难离,离开故土,大家才真正较深的理解什么叫流离失所,今年我们大家回家拜佛、焚香,在神庙里祭祀;在祖坟上焚香、燃烛、化纸叩头,喊声:三十了,回家过年。燃放炮竹,沿续传统的乡俗,教育后辈不忘祖宗,知书达理,研究历史,承传传统文化。明年不知我们的白雲寺是否还在,白蛇能否还会出没,寺里雕梁画栋的建筑能否存在,清人长安三大学者之一许仲鲁的楷书双钩文字能否保留,现今石羊村书法名人张东庆的题匾何处流落,三十请先人在十字路口还是在乡村墓园。这一切皆在未知之中,这世界一切皆空,空即是世界。愿大家永远记住我们的故土村庄,故土文化,故土乡邻,愿我们石羊村(石陽村)人身体健康,孩子学业有成,生活幸福。</h3> <h3>摄影:刘强</h3><h3>编辑:刘强</h3><h3>文字:许百齐</h3><h3>文字校正:张新社</h3><h3>编辑审核:张秋韵</h3> <h3>许百齐,生1964年4月2日。大专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16岁开始在《西安科技报》发表数篇习作,曾在全国论文大赛中两次获得一等奖。近年执迷于散文和于体书法,曾开播乡村生活《百齐说闲话》专栏,坚持数月有余,散文被多家转载,书法作品被多家协会出版及收藏,现为:</h3><h3> 长安作协会员</h3><h3> 省老年书协会会员</h3><h3> 丰京书画研究院理事长!</h3> <h3>石羊村常路过,没进去过,看先生文后方知有这么多古迹。如今拆了真可惜,拆散了石羊人的心,远离了石羊人千百年来热恋的故土。先生文章照片将成为石羊村民永远的回忆。</h3><h3> —— 张新生(撰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