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梦中的伊甸园

醉清风

<p class="ql-block"> 镇远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古镇,它的名声比不上西塘,也胜不了凤凰,所以十年前去黔东南时没在意它,就这样与它失之交臂。</p><p class="ql-block"> 直到今年春节,我千里迢迢地走近它,才知道那是一个散发魅力的地方,就象一首可以让人细细回味的隽永的诗。</p> <h3>  2月9日晚,当车子从铜仁梵净山经过四个多小时到达古镇时,我正在似睡非睡中,忽听得一阵噪动,“哇!”车里的队友们异口同声叫了起来,却见宽阔的江边灯火璀璨,乍一看与凤凰有点相似,但似乎又不尽相同。</h3> <p class="ql-block"> “两岸楼台流彩溢,一江灯火照天明”。河水慢慢流淌,灯火在静谧的夜色中如诗画一样。</p> <h3>  倒映在河面的灯光五彩斑斓,随着水波一荡一荡,如梦如幻!</h3> <p class="ql-block">  一艘游船慢慢驶来,打破了河面的平静,使眼前的画面跳动了起来,水波摇曳着,仿佛摇曳着时光和岁月。</p><p class="ql-block">(2月9日 8:50 镇远)</p> <p class="ql-block"> 此时的温度已低至零度,但在我感觉似有零下十度,仿佛空气也将被冻住,街上行人瑟瑟发抖,但又迷恋于这夜色而不得不忍受这酷寒。我此行带了三角架就为来拍摄镇远夜景,可此时连手都不愿置于空气中,更何谈拿角架呢?</p> <p class="ql-block">  入夜的㵲阳河 ,在七彩霓虹的衬映下,更是增添了几分妩媚和神秘。</p> <h3>  在桥上驻足了许久后,我们沿着街道往西走,街的两边是商店和客栈居多,干净整洁,风格统一。</h3> <h3>  建于清代的天后宫又称福建会馆,是为纪念海神妈祖和作为福建同乡会馆而建。</h3> <p class="ql-block"> 屋顶的飞檐翘角在夜色中愈加的醒目。</p><p class="ql-block">(2月9日 9:31 镇远县 和平街 26号 )</p> <p class="ql-block"> 几个年轻人在岸边放烟花,对于从禁止烟花燃放之地的人来说,看到这烟花竟也多了份激动,也想买点烟花在这小镇里撒个野。</p> <p class="ql-block"> 岸边有许多酒吧,也有歌手在唱歌,你从她眼前轻轻走过,她在你耳畔清清浅唱,没有喧嚣声,这夜竟变得更加安静。</p> <p class="ql-block">  (2019年2月10日,上午6:38,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联合街,79号,中国)</p><p class="ql-block"> 趁着古镇尚未苏醒,起了个早,贵州的早晨似乎比绍兴来得晚,六点半尚是漆黑一片。</p> <p class="ql-block"> 依旧是寒冷,不过与昨晚相比尚能忍受。沿着河滨慢慢往东面走,沿途客栈林立,门前的灯光带来了丝丝暖意。</p> <p class="ql-block"> 昨日的灯火已荡然无存,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让人恍惚。街上空无一人,哦不对,环卫工人已开始为古镇梳洗装扮了。</p> <p class="ql-block">  感恩,感恩这世间美好的一切,感恩让我遇见你—镇远。</p> <p class="ql-block">  千年的石狮子在风雨中屹立守护着。</p> <p class="ql-block">  已经到了古镇的东面,从这里往前走就是我的目的地:青龙洞。离开门时间尚早,就蹓跶一下吧。</p><p class="ql-block">(2月10日 7:01 镇远县 周大街 225号 )</p> <h3>  过青龙洞往前走,见一大桥横跨㵲阳河南北,桥上有一楼阁,显得很突兀。向旁边的清洁阿姨打听,才知这就是“祝圣桥”。</h3> <h3>  祝圣桥原名“㵲溪桥”,后因为康熙大帝祝寿,改为“祝圣桥”。桥长135米,宽8.5米,高14米,它不仅在贵州,甚至在西南地区都是比较长的一座桥。 </h3><h3> 这座桥全是青石建造而成,桥墩是明代的,而桥身却是清代的,它的始建年代是明初洪武二年,据说当时因为阳河爆发山洪,该桥数次被冲毁。因此直至雍正元年即1723年才修建完成。</h3> <p class="ql-block">  桥上的阁名称“魁星阁”,又称“状元楼”,建在3孔4孔之间。据说是清镇远知府汪炳敖倡捐修,在滇黔学子进京赶考必经的 祝圣桥 上建这个阁,希望能够魁星点斗,高中状元,所以当地老百姓又称“魁星楼”为状元楼。说来又奇,这个阁建成后, 贵州便出了好几个状元。</p> <p class="ql-block"> 再来说说“镇远”名字的由来吧。镇远古时叫安夷县。安夷,那是1258年11月以前中原国家版图在这个边陲之地标注的名字。字面意思一看就知道,夷是古代北方汉民族对其他民族的称谓。</p><p class="ql-block"> 安夷,或者有二层意思:一是这个地方安定地聚居着众多民族; 二是此地曾不服中原统治,聚众造反被平定或安抚后相安无事了。</p><p class="ql-block"> 1253年,安夷田氏率当地军民奋勇抵抗住了蒙军的铁骑,南宋赵昀皇帝大喜过望,于是将安夷县升格为镇远州。其名意为:镇服住了远来攻宋的蒙古大军。</p> <p class="ql-block">  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史书云:欲据滇楚,必占镇远;欲通云贵,先守镇远。</p> <p class="ql-block"> 祝圣桥倒映在平静的河面上,与山壁上的青龙洞古建筑群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  炎帝宫是一座火神庙,里面供奉的是炎帝,可以看出镇远民间宗教的多元化。</p><p class="ql-block"> 相传 镇远 刚建城时经常发生火灾,后来经风水先生指点,在太极鱼的鱼眼位置建起了这个火神庙,说来也奇,从此古镇太平,便没有大的火灾。</p> <h3>  在面积只有三个多平方公里的 镇远 城,水路鼎盛时曾有过20多个码头,目前仍在使用的有大河关码头、禹门码头、城隍庙码头、 天后宫 码头、米码头等12座, 镇远 府城的每条古巷都对应着一个古码头。</h3>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名 鼎鼎的大河关码头,最繁盛时,仅大河关一个码头的税收,就相当于 贵州 总税收的五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 石屏山,位于㵲阳河东侧,属祁连山系,东西绵延2.2公里,主峰海拔668.1米。石屏山面城一面的北山,象一个大屏风,竖立在山中,“端直苍阔如屏风”,因此得名。听说在石屏山山顶可以看到古镇的全景,很想登顶一观,但受限于时间,只能忍痛放弃。</p> <h3>  青龙洞坐落在镇远古镇的东侧,依山傍水,几十座靠崖连洞的古建筑都集中在中河山腰宽40米、高低约60米,长约300米的狭长悬崖地带间,祠庙、道观、学堂、会馆构成了" 青龙洞 古建筑群"。里面住着几十位各路“神仙”:玉皇大帝、释迦牟尼、太上老君、尧、舜、禹、观音 菩萨 、财神爷、朱熹、张三丰、十八罗汉、斗姥、吕洞宾等,这些老百姓眼中的神仙们共聚一山,和谐相处,挨着山崖而建的庙宇楼阁,融合了江南汉地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山地建筑的文化特征,有“西南悬空寺”之称,形成了古镇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应验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言。</h3> <p class="ql-block"> 八点,掐着时间赶上了青龙洞开门接待游客。有游客在咨询票价:60元,而我依旧是“嘀”一声就畅通无阻,浙江人的自豪感由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青龙洞建筑群建于明代中叶,有青龙洞、紫禅书院、中禅院、万寿宫、祝圣桥和香炉岩6部分共36座单体建筑组成,集儒、道、佛、会馆、桥梁及绎道建筑文化于一身。</p><p class="ql-block"> “入黔第一洞天”,这是刻于镇远青龙洞内的一句题辞。如果说镇远是一个文化旋涡的话,青龙洞就是这个旋涡的中心,把多种文化凝在青龙洞上,成为镇远文化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中元洞,也称中元禅院,明嘉靖年间建筑,古称“北洞”、“中和洞”。有大佛殿、望星楼、独柱亭、六角亭等建筑物,西接祝圣桥。</p> <p class="ql-block">  仙源天宫即万寿宫(即江西会馆)是青龙洞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p> <p class="ql-block">  青龙洞与甘肃麦积山、山西悬空寺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空中古建筑”,有“贵州古建博物馆”之称。</p> <p class="ql-block">  在青龙洞玉皇阁最高处登高望远,环顾古城,古镇集山、水、城浑然一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造就了它独特的风貌,它就像一幅美丽的水墨山水画,山水绮丽、风光迷人。</p> <p class="ql-block"> 㵲阳河从古镇中间穿过,把古镇隔成为南北两岸,从空中俯瞰古城, 㵲阳河 就象 中国 太极图中两条黑白太极鱼的分割线,让古城很象一副优美而神奇的太极图。我问一位正带队的导游从哪里可以看到这太极图,导游说只能用无人机拍摄,即使登上石屏山顶也不能。=</p><p class="ql-block">(2月10日 9:07 镇远)</p> <p class="ql-block">轻岚疏雨晓风斜,短棹石桥挽浪花。</p><p class="ql-block">鸥鹭翩翩穿碧树,峰峦袅袅近人家。</p><p class="ql-block">飞檐流韵墨如黛,曲水涵清影似纱。</p><p class="ql-block">柳巷依稀羁客梦,因缘沉醉枕烟霞。</p> <p class="ql-block">  镇远是个“长”在山坡上的古城。府城所在的㵲水北岸并不开阔,所以只能依山而建,从沿着㵲水的主街道上伸出几条纵向的街巷,长长的台阶延伸到山坡上,再与山上的横向街巷交汇,形成巷陌纵横的古城格局。据说这些巷子多数形成于明代,部分形成于清,至今仍保存完整。</p> <p class="ql-block">  或许,这才是沈从文笔下“边城”该有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天已经近了。</p> <p class="ql-block">  "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山水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灵动的㵲阳河就像是镇远的一条母亲河,它养育了镇远人,也承载了镇远所有的记忆。</p> <h3>(2月10日 9:24 镇远县 东峡街 19号)</h3> <p class="ql-block"> 㵲阳河畔迷人韵,暖霁清流醉叶舟。</p> <p class="ql-block"> 它从骨子深处透出来那份从容宁静、平和安详,而绝无其他古城的喧哗、热闹、以及游人间的摩肩擦踵。</p> <p class="ql-block">  听说古镇的街巷很值得一走,最有名的有四方井巷、复兴巷、仁寿巷、冲子口巷、紫皇阁巷、陈家井巷、米码头巷、石牌坊巷,前五条建于明代,后三条建于清代。只是来去匆匆,连一条巷子也没走完整,只能留待下一次的重逢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离出发时间尚有半小时,和阿姨一起去镇远银庄看看。走在街头,看不见摩肩接踵的人流,听不到商家吆喝的声音,时间缓缓流淌,街巷依旧宁静。</p> <p class="ql-block"> 中午就餐的苗阿妹饭庄前就是古城墙,附近的阿姨告诉我,沿着这城墙边往西走,可以走到火车站。</p><p class="ql-block">(2月10日 11:36 镇远县 联合街 163号)</p> <p class="ql-block"> 短短几小时,匆匆一瞥又将离开,那些青灰色的石板路、古朴的青砖、别致的屋檐、悠长的巷道、老旧的牌坊,却已在心里挥之不去,看着它们,仿佛可以听到这座千年古城在诉说着曾经的繁华,辉煌,如今,它只剩下淡定与从容,但这份难得的宁静却真如世外桃源一般,让人想远离尘世的喧嚣,镇远,我梦中的伊甸园,我们依然会相见的……</p><p class="ql-block">(照片按时间顺序排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