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我是谁</h1> <h3> 近来总是思虑,我是谁?</h3><h3> </h3><h3> 我是一个农民。记得那时候,每次填写履历表时,总有“个人成份”一栏,往往都填写的是“贫农”。相对于“地主”来说是根红苗正,也好听多了,感觉是非常自豪的。我家世代是个农民(不,据说,我爷爷曾多了几亩地,在土改和文革期间被划分富农,受到批斗,挨过整)。我出生的七十年代初期,记忆里没有太多印象,家里生活虽苦,缺吃少吃,但少年不知愁知味,只是依希记得在家里的一间半老屋里,承载着兄弟姐妹无限的欢乐。那时农民过着起早贪黑的生活,谁也没有想到会去改变着自己,相反都要还很享受着这种身份和“待遇”。到我上学的年纪,也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责任制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妇孺老少都积极地参入到劳动生产中,各家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但农民的属性没有改变。然而,我想想,在那样的生活阶段,我到倒底是谁——,我是一个不谙世事,玩着尿泥的“泥娃子”,我是一个不爱吃“苕丝饭”倒地路边的小学生,我是一个人见人爱的“辣子苕”,我是一个假期能给家人们做饭的“烧火佬”,我是一个有空就牵着家的老牛去吃草的“放牛娃”,我是一个背着行李回家,不愿读书的“辍读生”,慢慢地我也成为了一个能够随着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青年——。曾几何时,“农民”这个词在时下社会已经失去了真正含义,但我还是要说,我是个农民。</h3> <h3> 我曾是一名军人。应征入伍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刚到部队的我,其实对部队生活和未来的期待并没有多大的憧憬。对于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来到北方,除去气候的不适应外,并没有感到部队的生活有多少苦,加上那时的我比较单纯,人无欲则刚,这样相对其他的城市兵来说,适应得快多了,更没有私自离队当逃兵的念头。我知道自身的条件有限,在部队无依靠,自己的天资一般,唯有努力吃苦,方能得到领导的认可,也许是自己的付出所得,也许也是上天的眷顾,三年多的部队生活,我参加了连队组织的各项军事考核和比武,被评为优秀士兵,入了党,当过给养员,进驻过教导队,训过新兵,还当过炊事班长,自己也因当班长成绩突出被单位记过集体三等功,自己更在九六年部队院校招生考试中,因为这个集体三等功给加了五十分。考上军校仿佛也给家里增了很大的荣耀,起码在当时是这样看的。三年的军校生活给了我很大的充实和提高。从九九年军校毕业到二零一二从部队转业,经历了十几年几个岗位的历练,自己从一名排长、副指导员、后勤战勤参谋到下到连队当政治指导员,后调任后勤副营转业,提职晋升相对慢点,但感觉自己还是比较踏实的,虽然有时看到同学、老乡一个个都早于自己升迁,也曾经焦虑过、徘彷过,不过有幸自己也还是赶上了晋升末班车。有时我想,近二十年的军旅生涯,部队给予了我什么,我要说,感谢部队的关怀,在部队的锤炼中,把我培养成为一名干部,我能有机会随了军,留了京,在这安了家,算是有了一份安定的工作。感谢党的教育,也让我成为一个忠于人民,忠于党有一定思想觉悟的人,当然,我从来没有自自己是一个思想觉悟高的人。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我自豪地说,我还算是一个忠于职守的职业军人。</h3> <h3> 我是一名人民警察。说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是高看自己了,我是一名狱警而己,在旧时,就是的一个“牢中小卒”。二0一二年转业,在思考、纠结中,我还是阴差阳错地选择了这个职业,相对公安民警来说,虽然说起来没有他们荣耀,但还是要相对轻松些。刚到新单位,单位的环境和工作氛围,让我多少有些失落感,但还是得学习适应和角色转换,我的表现也还是慢热和不温不火,有适应工作的能力要求,但依然还带着一些タ日军人的作风和色彩,与时下的工作有些格格不入,加上在部队最后几年养成了一些庸散的生活态度,让自己在工作中受到一些漠视,但生活还得继续,工作还要努力,毕竟还得靠着这份工作养家糊口。人嘛,要主动去适应环境,不能等着环境来适应你。调整心态,适应岗位,做好自己,争得同事的支持,领导的认可。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里,只有学会融入,让大家接受你,オ不让自己感觉別扭,工作才能开心,生活才能顺心。工作期间,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接触到不少新同事,新领导,都能和大家融治相处,自己也晋了职,受过奖。六年来,自己作为监狱人民警察,也有不为人知的辛苦,无休止的日、夜班,单调的工作环境,不断变化的工作对象,严格的工作制度,以及一刻都不能放松、能让人人自危的工作安全压力,每天总有种如履薄冰的感觉。人到中年,仿佛也无他求,做好一名警察的份内事,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安无事,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我还是无怨无悔。</h3> <h3> 说了这些,其实我还没有说清楚我是谁。小时候,大人们说我是一个听话再怎么逗不哭不闹也不骂人的好孩子,长大些,乡亲总是说我很勤快,老实不惹事。到了部队,领导说我是一个踏实肯干能吃苦的好兵,有战友还说我是一个目光深遂的人(现在也没有明白是什么意思),带部队被认为是个任劳任怨、让领导放心的好干部。后来转业了,同事说我是内秀有才气(我听了都乐,初中没有毕业,何来才气)。结婚后,媳妇说我固执、闷葫芦,死犟死犟的。我想,我的性格不算开朗,有时我很闹,但更多是安静些,交际不算广泛,朋友也常说我不和他们玩了,但我待人接物不张扬,处事为人很低调,与人相处有一颗真诚的心。我有些思想,但缺乏闯劲,较于保守,缺乏一种锐气,有些上进心,也想安于现状,缺乏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唉,我也搞不懂我是谁了!</h3> <h3> 人常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我已过四十五了,在足球场,以四十五分钟分上下半场,我的人生上半场,是非功过,人生得失已不重要,在我的人生下半场将是家庭,老婆,孩子,我还将努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h3><h3><br></h3><h3> 这不是我人生上半场的总结,写写而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