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樂此不疲

<p class="ql-block">  剧情介绍</p><p class="ql-block"> 引子</p><p class="ql-block"> 在湖畔采花的公主奥杰塔被凶恶的魔王罗斯巴特施以恶毒的咒语变成了天鹅。她只有在晚上才能变回人形。只有坚贞的爱情才能破除邪恶的魔法。</p><p class="ql-block">第一幕</p><p class="ql-block"> 老国王去世,奇格弗里德王子不久就要继承王位,因此必须要举行大婚。王子深恐失去自由,更不愿娶一位不为自己所爱的人为妻。王子在21岁生日之际,和朋友们在城堡的庭院中聚会,仆人班诺安排了生日宴会并尽力让王子快乐,不料王后突然驾到,她对这种大肆喧闹的宴会大为吃惊,提醒王子王宫还处于国丧期,王后说完离去,留下了沮丧的奇格弗里德。班诺让两名交际花跳舞去取悦王子,乐起舞兴时,班诺也热情地起舞向未来的国王祝酒。舞终人散,一行天鹅结对从王子的头顶飞过,班诺建议王子试试新弩,他们朝天鹅飞去的方向猎捕追去。</p><p class="ql-block">第二幕</p><p class="ql-block"> 王子和班诺来到了湖边,王子遣班诺去寻找天鹅。独自留下的他引起了魔王罗斯巴特的注意。</p><p class="ql-block"> 突然一只天鹅靠近,王子惊奇地看到一只端庄高贵的天鹅慢慢变成了娇美的婷婷少女。美丽的少女向英俊的王子讲述了自己悲惨的身世。原来,她是一位名叫奥杰塔的公主,可恶的魔王将她和伙伴变成了天鹅,她们只有在深夜才能恢复人形。惟有坚贞的爱情才能破除邪恶的魔法。王子坚信公主就是他朝思暮想的心上人。</p><p class="ql-block"> 魔王在一边偷听被发现,王子欲射杀他,奥杰塔向王子求情不要杀死魔王,否则符咒将永不能破除。奥杰塔警告王子如果他违背了爱的誓言,她将会永远做一只天鹅。黎明破晓,王子发誓要将她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发誓将这永恒的爱牢记在心。奥杰塔和她的同伴变回天鹅回到了湖里。</p><p class="ql-block">第三幕</p><p class="ql-block"> 待选王后的各国佳丽云集在城堡的舞厅中,王子必须从中挑选出一位未婚妻。公主们为讨王子的欢心纷纷献舞,可是王子的思绪不在她们身上,拒绝做出选择。响亮的号声响起,宣告来了两位没有受到邀请的客人。他们是魔王罗斯巴特伪装的使臣和他的女儿奥吉莉娅。罗斯巴特把奥吉莉娅变成了奥杰塔,王子被貌似奥杰塔的不知身份的来访者迷住了,他深信舞池中的就是他那位天鹅公主。</p><p class="ql-block"> 正当王子和奥吉莉娅共舞时,奥杰塔在窗口出现,她祈求王子记起对她的誓言,但此时的王子已被魔王的符咒迷惑分神。王子在魔王的要求下举手对奥吉莉娅许下爱的誓言——魔王的阴谋得逞了,奥杰塔绝望地呼喊离去。顿时电闪雷鸣,舞厅里一片混乱不堪,王子绝望地醒悟过来,但为时已晚,他已对别人再次承诺了爱的誓言。受到欺骗的王子冲出去寻找真正的奥杰塔。</p><p class="ql-block">第四幕</p><p class="ql-block"> 喜剧版结局:</p><p class="ql-block"> 伤心的奥杰塔回到天鹅湖畔伤心欲绝。魔王则制造了一场暴风雪阻止王子前去寻找奥杰塔。</p><p class="ql-block"> 王子最终找到了奥杰塔,然而无限的真情和无尽的懊悔均无法改变背约的后果,符咒再也不能破解,王子和公主就要天各一方。魔王现出了狰狞的面目,将公主和姑娘们变成了天鹅漂流在湖面上。悲愤的王子和公主拥抱在一起,以不能爱毋宁死的信念,双双跳进湖水泛滥的狂涛。刹时间奇迹出现了,正义战胜了邪恶,坚贞的爱情战胜了万恶的妖魔,魔法破灭、魔窟坍塌、湖水退潮,天鹅姑娘们获得再生。</p><p class="ql-block"> 王子和公主沐浴在旭日的霞光中,美好的生活又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  为何一部芭蕾舞剧有如此强大的魅力与生命力呢?这出古典芭蕾舞台剧经典中的经典,是如何历经时代淬炼,在观众心中留下无可取代的地位?主要是有三点。</p><p class="ql-block"> 一是优美的旋律之王。《天鹅湖》音乐由俄罗斯伟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1876年写成。他采用交响乐写作手法,构建了一个宏大的音乐场景,许多乐曲成为传世经典。在这部芭蕾舞曲中,有如泣如诉的管乐呜咽,表达奥杰塔公主纯洁的内心世界;也有华丽明朗的舞曲,表现齐格费里德王子的阳光和活力。</p><p class="ql-block"> 二是纯美无比的童话。《天鹅湖》故事取材于民间故事,即恶魔把美丽的少女变作天鹅,但爱情和正义的力量最终战胜邪恶。最初《天鹅湖》拥有两个不同的结局,通常是混合上演:第一个版本里王子被幻象所惑,最后与奥杰塔公主双双逝去;但在著名的圣彼得堡版本里,尽管结尾音乐悲戚,却是个爱情战胜邪恶的大团圆结局。</p><p class="ql-block"> 三是32个“挥鞭转”的震撼。《天鹅湖》第三幕著名的黑天鹅奥吉莉娅独舞变奏中,黑天鹅要一口气做32个被称作“挥鞭转”的单足立地旋转。这一绝技由意大利芭蕾演员皮瑞娜·莱格纳尼于1892年独创,在圣彼得堡版演出中出现。舞者以细腻的感觉、轻盈的舞姿、坚韧的耐力和完美的技巧,诠释了白天鹅和黑天鹅完全不同的心灵世界,这一绝技至今保留在《天鹅湖》中,成为衡量芭蕾演员和舞团实力的试金石。</p> <h3>前面是精彩片段,后有《天鹅湖》全剧。</h3> <h3>精片段</h3> <h3>精彩片段</h3> <p class="ql-block">芭蕾舞《天鹅湖》遇见奥杰塔</p> <p class="ql-block">白天鹅双人舞 小天鹅 大天鹅 变奏 coda</p> <h3>美舞</h3> <h3>三人舞</h3> <p class="ql-block">《天鹅湖》最经典的一段《王子和黑天鹅》双人舞</p> <p class="ql-block">《天鹅湖》最经典的一段《王子和黑天鹅》双人舞,莫斯科大剧院版 </p> <h3>白天鹅变奏</h3> <h3>四人天鹅舞</h3> <h3>精选片段</h3> <h3>  《天鹅湖》全剧</h3><h3> 《天鹅湖》分四幕,包含29个分曲。在第一幕和第二幕中,天鹅主题是一个悲怆的小调式主题,描写奥杰塔和她同伴们的悲惨命运;而在第四幕的终场音乐中,这个悲剧性的主题,先改变速度,变得激动不安;然后从四拍子变成宽广的二拍子,由乐队全奏,变成庄严的颂歌;最后又从小调变为大调。并放慢速度,变成一曲壮丽宏伟的凯歌,表现忠贞不渝的爱情,战胜邪恶的力量,获得了胜利。芭蕾音乐一旦脱离了舞剧,从舞台来到音乐厅或唱片中,也就成了某种组曲形式的交响乐。当然,从分量来说,芭蕾音乐不可能有交响曲或协奏曲的那种地位,因为舞剧这种形式是比较“轻”的,从来的作曲家都不会拿这种形式来表现重大的题材。所以,从舞剧来的芭蕾音乐一向受到音乐家的轻视,是不足为奇的。芭蕾音乐与歌剧音乐似乎不太被音乐史家看重,也许还因为这两种音乐形式中,“画”是第一位的,“音”不过是作为陪衬而已。</h3><h3> 其实正因为声音的抽象特点,即便最为通俗的交响乐、协奏曲、奏鸣曲等纯音乐,也是广大普通听众不太很容易听懂的。而芭蕾音乐或歌剧音乐就形象得多了,当然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然而,对于普通爱乐听众来说,芭蕾音乐因其自身原有的戏剧性,描绘性和丰富的舞蹈节奏,并且形式上极为自由,活泼,绚丽多彩,它也常常比交响曲和协奏曲更令大众喜闻乐见。作曲大师柴科夫斯基一生写过无数部传世作品,显然,他的芭蕾舞曲《天鹅湖》是最容易听懂的。该曲每场音乐对场景的描写都极为完美,对戏剧矛盾以及每个角色内心的刻画非常到位,因此被评价为“首次令舞蹈作品具有了音乐的灵魂”。</h3><h3> 《天鹅湖》舞曲与它的舞蹈是一脉相承的,十九世纪末叶,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把芭蕾音乐提高到交响音乐的水平。在他的舞剧中,音乐是和作品内容与舞台动作紧密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柴可夫斯基提高了舞剧音乐的表现力,通过交响性的展开和对人物性格的刻划,加深了作品的戏剧性。他在《天鹅湖》中,以富于浪漫色彩的抒情笔触,表现了诗一般的意境,刻划了主人公优美纯洁的性格和忠贞不渝的爱情;并以磅礴的戏剧力量描绘了敌对势力的矛盾冲突。因此,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至今还是芭蕾音乐的典范作品。</h3><h3> 开幕场景,显示了柴可夫斯基富于幻想的情景描绘能力。轻盈的小提琴和流畅的竖琴声似在表现波光粼粼的湖水。如泣如诉的双簧管奏出主题,悲剧气氛随着代表巫师形象的圆号的戏剧性介入得到加强。接踵而来的圆舞曲生动而美妙。但即刻被乐队的爆发所打断。形成对比的是独奏小号以富于表现力的“卡巴莱”形式引入的第二主题具有较为轻松的幽默的情趣。活泼的天鹅之舞过后,来自木管的持续节奏乐句把人们带入场景,紧接着的竖琴声颇有华丽色彩。这为小提琴略显踌躇的进入创造了条件。富于表现力的小提琴旋律似在描绘白天鹅奥杰塔细微而脆弱的举止</h3><h3> 全剧分四幕,包含二十九个分曲。其中第二幕描写齐格弗里德和奥杰塔在天鹅湖滨的相遇和相爱,由五个分曲组成。</h3><h3> 第一分曲的基本主题是天鹅主题,它在全剧中贯穿发展,起着主导动机的作用。凄恻动人的旋律,由双簧管在竖琴伴奏下吹出,然后移转到圆号上;最后,由木管乐器和弦乐器隔开两个八度强烈地齐奏,并渐渐消失。乐队演奏这个分曲时,舞台上是一片苍茫的夜色,一群天鹅浮游在湖上,领头的一只戴着花冠。</h3><h3> 第二分曲是一个舞蹈场面。开头一段音乐由弦乐器奏出,王子和他的朋友本诺穿着猎装登场。当强烈的乐队全奏和尖锐的木管乐器旋律交替出现时,王子看见天鹅,想举弓射击,天鹅急忙躲藏起来。天鹅公主用一个猫跳,从舞台后部的斜坡上落地,所谓猫跳就是蜷腿侧跳的动作。接着是一段情节舞。所谓情节舞,是用舞蹈和哑剧来表现感情和戏剧情节的芭蕾场面。双簧管吹出一个抒情曲调,天鹅公主责问王子为什么要射击她。然后,音乐变为快板,天鹅公主向王子倾诉。这段音乐,是奥杰塔的独白。当天鹅公主向王子叙述她的身世时,洛特巴尔特随着强烈的乐队全奏和管乐器的和强,出现在他们面前,威胁着王子。王子举起弓来准备射击,但为天鹅公主所阻,她安慰着惊惶失措的王子,并向他吐露了爱情。第二分曲没有结束,就紧接着第三分曲。</h3><h3> 第三分曲是另一个舞蹈场面。舞台上出现天鹅的行列,奥杰塔的同伴们登场。她们发现王子,围拢来保护奥杰塔。奥杰塔告诉她们:"他是善良的,你们走吧。"伴随着奥杰塔这个舞蹈动作的,是双簧管的独奏。王子扔掉弓,向奥杰塔表白爱情,并告诉她说,他想杀死洛特巴尔特,使她获得自由。公主凄然告诉他说,这是不可能的,除非有一个准备为她而死的人,发誓始终不渝地爱她。才能破除妖术,使洛特巴尔将毁灭。王子欣然起誓,并要求奥杰塔参加第二天晚上的舞会,届时他将选她为新娘。但她说,她要到午夜才能摆脱妖术去参加舞会,而那时舞会已经结束了。她还警告王子,洛特巴尔特会用奸计破坏他的誓言。奥杰塔请她的同伴们跳舞娱乐王子。这时,刚才听到的双簧管主题,改由长笛独奏。这段慢舞,是奥杰塔在王子的支持和同伴们的拱卫下表演的。</h3><h3> 第四分曲是天鹅之舞,是由六首舞曲接回旋曲的原则构成的,第一首天鹅舞曲再现了两次,整个分曲形成A-B-A-C-D-A的结构,最后是奔放活跃的尾声。天鹅舞曲是由全体舞蹈演员表演的圆舞曲,音乐清新欢畅,婉转流利,用单主题的三段式写成。天鹅之舞的第二曲是奥杰塔的独舞。小提琴和长笛先后奏出脉脉含情的旋律。第二段速度转快,很快进入高潮。全曲用二段式写成。天鹅之舞的第三曲是稍稍缩短了的天鹅舞曲,即第一曲的再现。</h3><h3> 第四曲是四只小天鹅跳的舞曲,音乐轻松活泼,四只小天鹅整齐一致的舞姿,包含"击脚跳"和"轻步行进"的动作。所谓"击脚跳",就是跳起后双脚互击数次。所谓"轻步行进",就是前脚跟碰着后脚尖的行过动作。这些动作以及头部的转动,维妙维肖地表现了小天鹅的形象。天鹅之舞的第五曲是奥杰塔和王子的情节舞。这是个三段式的抒情场面,开头的引子是竖琴的华彩段;第一段是竖琴伴奏下的小提琴独奏;中段交替着木管乐器的快速走句,和独奏小提琴在弦乐器拨弦伴奏下展开主题的旋律;再现部由独奏大提琴和独奏小提琴互相呼应,并同时结合成为二重奏。这段双人舞的音乐,用了二重唱的写法,它原来就是柴可夫斯基早期歌剧《女水神》中的一首爱情二重唱,作曲家把它借用到《天鹅湖》中来了。天鹅之舞的第六曲是总体舞。音乐是圆舞曲的第二次再现,然后是欢快活跃的尾声,奥杰塔在她舞伴的支持下,做出单足趾尖旋转和迎风展翅等优美的舞姿,结束了丰富多彩的天鹅之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