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每每忆起那一仗——解放军报副总编连俊义将军推小文、忆大仗

刘世清

<h3>40年,每每忆起那一仗</h3><h3> 40年,弹指一挥间。40年前的今天凌晨,南疆山岳丛林间骤起硝烟。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正式打响。我铁军127师奉命从广西爱店方向杀出国门,直扑谅山。在老师长张万年率领下,首战支马,再克禄平;巧渡奇穷河,攻占迷迈山,又杀回马枪!其辉煌战绩,已载入军史。当时,我作为师宣传科最年轻的干事(22岁),独自负责铁军战报《前锋》的采编印发任务。手提铁笔钢板油印机,肩挎一支冲锋枪,腰插四枚手榴弹,怀揣两个急救包,穿行于炮火下,阵地上,堑壕中。二十多天作战,33期战报,成为一线官兵了解全师各部战事战果的主要渠道。后来,《前锋》成为战后军博举办的对越作战展品之一。如今,老师长作为一代战将已名垂青史,烈士的鲜血也永远浸染在军旗之上。40年间,我曾数度专赴广西宁明烈士陵园,向逝去的战友敬奉一柱清香。今天,当年曾并肩冲杀的战友大都年过花甲,养年各地。好在经常可举杯聚首的还有秀海、建新、建华、乃飞、中贵、本远、宇振、振汉诸兄弟,每相聚,情更切!当然,每次回到故乡,同一个车皮入伍的战友更是以特有的方式抒发豪情。作为建国后最后一战的参与者,战友聚会的永恒话题是当年那一仗,是参战老兵的感怀与激越。今夜梦中,果真又秉烛刻起钢板了……醒来即睡意全无,索性搜出几张我刻印的战报和战地图片,权作为战友们添加一缕忆往昔的线索吧,也抒发一下一位参战老兵的情怀……</h3><h3>2019年2月17日凌晨4时,连俊义记于红枫湖畔。</h3> <h3>阵地上的师宣传科全体战友</h3> <h3>战地小报</h3><h3></h3> <h3>战地小报</h3> <h3>战地小报</h3> <h3>战地小报</h3> <h3>战地小报</h3> <h3>战地小报</h3> <h3>战地小报</h3> <h3>缴获的越南报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