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水都江堰

茹此精彩

<h3>  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都江堰》开篇即言,“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h3><h3> 王老师说:“都江堰是每个小学生都值得参观游览的地方!”</h3><h3> “你好!寒假”新月中队小分队,于2019年2月11日向都江堰出发!</h3> <h3>  </h3><h3> 穿过美丽的南桥,就到达都江堰大门啦!</h3> <h3>  秦昭襄王(约公元前256年)时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吸取前人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h3> <h3>  都江堰水利工程分为: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部分。</h3><h3> 我们首先来到都江堰的宝瓶口景点。因其形像花瓶而得名。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它是李冰父子人工开凿而成,所以又名“离堆”。</h3> <h3>  当年没有火药,李冰父子就命士兵用火烧山石,直到山体崩裂才得以开凿人工河床,也是李冰父子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体现。</h3> <h3>  这里就是飞沙堰。</h3> <h3>  飞沙堰溢洪道具有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奇特功能。在洪水期将宝瓶口的多余的内江水排到外江。如果遇到特大洪水,可以自行溃堤,让江水流入泄洪道,使大量江水回流岷江正流,确保老百姓不受洪水灾害。飞沙堰还可以“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疾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而飞沙堰巧妙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将起抛入外江。这就是李冰父子“深淘滩、低作堰”精髓。</h3> <h3>  古时都江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用木头捆绑成三角形固定飞沙堰。如今已经改为混凝土浇筑,以保一劳永逸。</h3> <h3>  看看我们脚下这普通的竹笼卵石、木马,在2000多年前可是不得了的创意哦!!</h3> <h3>  鱼嘴分水堤又名鱼嘴。因其形状像一张鳄鱼的嘴巴而得名。鱼嘴昂头于岷江江心,将岷江分为内、外两江。东边的内江用于灌溉农田,西边的外江用于排洪。</h3> <h3>  鱼嘴重要起到二个作用:四六分水、二八飞沙。二八分沙是指沉淀在河床上的泥沙经鱼嘴上颗颗排列整齐的小石头,而使上游冲刷下来上泥沙外江八成,内江二成。四六分水则根据季节变化而变化,冬春季节江水较少,内江地势较低较窄进水量约6成,外江地势较高较宽进水量约四成;而夏季雨水充沛,江水直流河床较宽的外江,内外江水的比例便会自动颠倒:内江进水量约四成、外江进水量约六成。</h3> <h3>  就是这样的鱼嘴保证当地老百姓在枯水季节的农田用水和生活用水,又在洪水期防范了洪水泛滥的发生,使得成都平原变成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h3> <h3>  都江堰的鱼嘴好比鱼头,飞沙堰好比鱼身,而宝瓶口好比鱼尾。</h3><h3> 都,成都,江,岷江;堰,堰坝;这就是都江堰水利工程名字的由来。</h3><h3> 都江堰,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的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h3><h3> 我为智慧的故人自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