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南征北战挥铁拳》</b></h1> <h1><b> 七十一团自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正式创建,至九月七日短短的22天内,连续作战,攻下束鹿,拿下藁城,夺取赵县,以三战三捷的辉煌战果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b></h1><h1><b> 全国人民盼望和平,休养生息,重建家园。蒋介石集团却违背人民意愿,焊燃发动了内战,解放战争爆发。</b></h1><h1><b> 我团先于热河地域内抗击敌人,后进行一九四七年的夏、秋、冬三季攻势作战。在一九四八至一九四九年的三大战役中,参加了辽沈战役的锦州攻坚、辽西会战,平津战役的杨村歼灭战等重大战斗。在规模越来越大,战场越来越残酷的战斗中,团队经受住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一如既往地发扬了猛虎的战斗精神,敢打硬仗、恶仗,在解放战争的战火中铸造成一支所向无敌的铁拳,为保卫解放区,解放东北、华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b></h1> <h1><b> 一、游击战转学运动战</b></h1><h1><b> 团队在战斗中壮大</b></h1><h3><b><br></b></h3><h1><b> 一九四五年十月,团队奉命北上。在路过新乐县的一次战斗中,政治处副主任原怀静腿部受伤离开了我团,白斌同志调入我团任副团长。在安国经过短期休整,冀中新兵团和一个新兵营1800人补入我团,全团实力达3011人。这时我团接到上级命令,告之东北缴获了大量日军军械仓库,各种武器很多,要求我团放下原来精良装备给当地新建友军,这样我团每连仅留一挺机枪,每班一条步枪,每人6枚手榴弹作警戒继续北上。部队进至古北口,由于某种原因,我团未能得到装备。武器的严重不足,大大削弱了我团的战斗力。团到达承德,经多方交涉,从热河军区修械所得到300余支步枪,仅装备了一、二、三、四连。</b></h1><h1><b> 十一月,国民党军大举进攻东北,团奉命改编为冀中第二纵队第一旅第一团①,武甦生同志来我团任政治处主任。十二月,蒋介石动用了5个军7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热河进犯。热河是连接华北和东北的纽带,锦(州)赤(峰)、北(平)承(德)铁路贯穿其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敌企图在三路夹击下于一月十三日二十四时《停战协定》生效前,占领承德。进而控制热河,以便孤立我东北部队,达到占领东北三省的目的。我团奉命进军承德保卫根据地。一面突破交通线,不断袭扰,杀伤敌人,一面迅速调整部署,集中优势兵力,准备给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b></h1><h1><b> 一九四六年一月初,我团在冀中第二纵队第一旅的编成内由平泉岀发,协同热河军区混成旅,加强叶柏寿地区的防务,当进至叶柏寿附近红石时,得知混成旅伤亡很大,已撒离该地区。我一旅的领导遂决定由我团团长白云峰率第一营,第二营有枪的连队阻击敌人,掩护部队朝凌源方向前进。当进至凌源时,发现敌人已实施向我三面包围,我团第一营第二营有枪的连队随即掩护,团长白云峰在掩护部队转移时不幸被俘。团队实力受损,随即开赴热河地区休整训练。同时,在第一旅编成内,担任对黄土梁子方向警戒。在整顿期间,团针对部队中出现思乡恋家和怯战怕苦的思想,进行政治思想整顿,内容主要是形势教育、阶级教育和人民军队的宗旨教育。经过整顿,团队精神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b></h1><h1><b> 一九四六年一月停战协定签定,蒋介石背信弃义,继续调整部署,于一九四六年五月初在凌源、叶柏寿地区集结兵力,向赤峰进犯。我先发制敌,发动了“五月战役”,我团独自攻克了天义重镇,保卫了赤峰,牵制了敌军,有力的支援了友邻部队的行动。</b></h1><h1><b><font color="#010101"> 天义战斗</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 天义位于赤峰和叶柏寿之间,是敌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严加防守的重镇。守敌是老土匪组成的“热辽救国军”共1100余人,该敌反动凶残,枪法很准,依托有利地势和精良的装备负隅顽抗。旅命令我团拔掉这颗钉子,同时派第二、三团担任叶柏寿和凌源方向的警戒打援。</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 我团第三营在参谋长丁龙潜的带领下,在赤峰以北找热辽纵队黄永胜司令,从那里的修械所搞回三百余条枪装备了第三营。接到攻打天义的命令后,第三营急行军从赤峰南进至热水营子同团主力会合。五月十三日夜,我团从休整地连夜奔袭160里,对天义重镇发起了攻击。天义战斗共歼敌1100余人。六月下旬,晋察冀军区部队再次进行整编,我团改编为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二旅第六团。整编后不久,冀察热辽独立第二旅奉命改称为独立十三旅,我团改为三十九团,副团长白斌、政委肖泽西、参谋长丁龙潜、主任武甦生,镇文卿②调入我团任副参谋长。我团进入热河地区半年多来先后与敌作战多次,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积累了一些新的战斗经验,团队在战斗中壮大。</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 六月十九日晚,我团在平泉(八沟)与敌十三军对峙,利用狂风暴雨,团第一连在刘月如教导员带领下,冒着恶劣的天气主动岀击,全歼美械装备的第十三军专搞我军情报工作的一个特种侦察排。该排排长由原营长担任,班长由原连长担任,装备精良,战斗经验丰富,但他们万没料到,如此恶劣的气候我部如神兵天降。经过短促的激战,37名敌人全被击毙,缴获手枪4支、美制汤姆式冲锋枪33支,我第一营伤亡各一人。</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 我冀中七十一团北上后,杨成武司令员与我团保持半年多联系,要求我团回(杨成武纵队)去。只是林彪给聂荣臻打了一份电报,说:“请转告杨成武,冀中七十一团我留下了,今后不准再要了。”杨成武在一九八二年,不仅完全肯定上述情节,而且还说:“冀中七十一团这样一个能打(仗)的团,我为什么不坚持要呢?只是因为林说了话,我就不敢再要了!”</font></b></h1> <h1><b> 二、寻找战机 解放三城</b></h1><h1><br></h1><h1><b> 一九四六年六月二十六日,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全国内战,集中160万军队向我解放区发动进攻,并扬言要在三至六个月消灭我军。我冀察热辽军区遵照毛主席采取在运动中积极歼敌的方针逐步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为反攻创造了条件。</b></h1><h1><b> 一九四六年九月中旬,奉冀察热辽军区命令,第十三、十四旅合编为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十三旅,我三十九团建制不变。部队改编后,敌人发动了全面进攻,我部转入外线寻找战机。</b></h1><h1><b> (一)、宁城战斗</b></h1><h1><b> 这是我团英勇善战又一次典型的攻坚战例,在我团的发展历史上同藁城战斗一样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战斗打响前,全团干部传达学习了中央军委关于《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电报③,根据电报精神使用兵力。</b></h1><h1><b> 九月,敌十三军、九十三军沿铁路和公路分别进犯承德和赤峰。三日,敌九十三军暂编十八师三团进驻宁城,该团1500余人,除步枪外全是新式美械装备,战斗力强。在北关靠近城墙的300米方块地区,驻守着两个步兵营,防区正面有一条东西大街筑有三个大炮楼,北、东、西三面遍筑地堡,防区外围设有一道铁丝网。宁城里由敌团部带一个步兵营、炮兵连、重机枪连各一个和一个便衣警察大队驻守。城墙四周遍筑矮堡(一层炮楼)犬牙交错,火力交叉支援,易守难攻。</b></h1><h1><b> 战斗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突破敌北关防线,歼灭北关敌人。第二阶段突破敌县城防线,歼灭城内敌人。</b></h1><h1><b> 攻城司令部命令我团负责攻克控制东西大街和南北小街的中间大炮楼,实施中央突破;三十七团负责攻克北关东北角大炮楼,由左路突破;四十九团④负责攻克北关西北角大炮楼,由右路突破。宁城县大队在南关实施佯攻。热辽纵队(缺四十九团)在天义以西打援。热东军分区两个团在建平以西负责阻击援敌。</b></h1><h1><b> 九月二十三日二十时战斗打响。副团长白斌亲自率第一营向敌猛攻,敌凭借坚固工事拼死抵抗。我团因地形不熟,连续四次冲击未果,伤亡30余人。三十七、四十九两个团进攻受阻,各有伤亡。</b></h1><h1><b> 二十四日十时,敌出动两架p51美制战斗机向我阵地疯狂扫射,全团实施对空射击,三十七团、四十九团都组织了部分火力对空射击,一架敌机降落在河滩上,敌19343号飞行员何家彦头部受伤,被我第九连活捉,飞机被九连炸毁。另一架敌机逃跑。第一营及时组织特等射手,专打敌人地堡枪眼的活动目标,致敌伤亡逾百人,威震敌胆。</b></h1><h1><b> 二十一时,我团调整步署,由丁参谋长指挥,第二营担任攻坚任务。营长王长久亲自率领第五连当突击队,突击队分为四个战斗小组,实施小群突破,第五连第一个战斗小组每人持铡草刀一把,破坏敌铁丝网后跃进到墙根当人梯。第二小组越墙进院向敌射击,连长带领的第三小组和一排长带领的第四小组紧跟上来,向大院里猛投手榴弹,大炮楼的敌人就地被歼。第四连冲过街去和第五连并肩在大街南侧与敌人浴血格斗,第六连在拂晓前已挖通了南北过街的交通沟,以防两面大炮楼火力杀伤我过街部队。</b></h1><h1><b> 二十五日拂晓,第四、五两连共攻克四个居民大院,一个大炮楼,毙伤俘敌100人,而第二营无一伤亡,攻城司令段苏权接到我团第二营突破城防消息后,亲自带十七旅何能斌旅长、十三旅黄鹄显旅长、四十九团王兴团长来我团指挥所听取汇报后,决定给三十九团第二营通令嘉奖。</b></h1><h1><b> 十二时,我团推进到城下,第一营已冲进城里与敌苦战推进。第二营封锁大、小北门,阻止城外敌人回窜城内,避免造成第一营腹背受敌。参谋长丁龙潜亲自冲进城里和第一营营长姜兴发、教导员刘月如研究战法,由营长带第二连、第三连的第一排死守既得阵地(两个大院),第一连掏墙穿院绕到敌背后夹击敌人,第三连第二、三排迂回包围团部所在地刘家大院攻击敌指挥部。段苏权司令主动把担任攻城总预备队的第三营归回原建制,并给三十九团第一营通令嘉奖。</b></h1><h1><b> 十二时十五分,第一营各连全部进入预定地点发动全面进攻,敌人措手不及,敌团长易惠丢掉部队带百余人出南门怆慌逃跑,被我团丁参谋长带警卫连追至坤头河边又歼数十人,俘敌17人,缴美制轻机枪3挺、火箭筒2具,返回扫清了南城墙上的残敌并堵住了南门。城里捕捉扫残结束。缴电台3部和迫击炮10门、轻重机枪32挺、火箭筒6具、冲锋枪和长短枪300余支等大量军用物资。</b></h1><h1><b> 此战,我团歼敌一个团部、一个营部、五个步兵连、一个炮兵连、一个重机枪连、一个便衣侦察大队(逃掉100人)。战斗中副参谋长镇文卿负伤。《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敌后歼敌的模范》文章盛赞宁城战斗。参战部队受到冀察热辽军区的通令嘉奖。战后,热河省军区首长肯定我团懂战术,要求我团作了经验介绍,并根据宁城战斗经验写成战术文章印发军区各部队进行教育。</b></h1><h1><b> 十月十四日,团奉命配合热东两个团攻打建昌。我团在向建昌开进中,在凌源城西炸毁铁路大桥,击毁火车一列,俘虏徒手(已缴枪)日军80余人。</b></h1><h1><b> (二)、建昌战斗</b></h1><h1><b> 建昌守敌为一个新编旅、十三军一个连和一个县保安大队共两千余人。他们以伪县政府大院为核心,在城内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城东有大凌河作屏障,东北、西北环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b></h1><h1><b> 十月十二日,团接到攻打建昌的命令后,进行了简短的战斗动员,便向建昌开进。随即冒着倾盆大雨,踏着泥泞山路,向建昌飞奔前进,十四日黄昏逼近建昌。团指挥所设在建昌西北靠近城区山头上。是夜,战斗打响,热东部队在进攻敌县政府时,三次强攻未克,伤亡较大。首长便决定把啃这块硬骨头的任务交给了我三十九团。副团长白斌同志向各营下达命令,参谋长丁龙潜具体交待了打法。决定第一营在东,第二营在南,两路突击;第二营以第四连为主攻,从南大门(正门)攻击,集中第五、六两个连的特等射手,以轻机枪封锁住西南角、东南角两个堡垒的枪眼(射击孔);第一营以第一连为主攻,从东面发起冲锋,第三连用机枪火力和特等射手封锁住西北角、东北角两个堡垒的枪眼(射击孔),保障突击部队的安全。</b></h1><h1><b> 布置妥当,我首先以猛烈火力向敌射击,几名神枪手,百发百中,封住了敌堡垒枪眼,使敌无还手之机。我攻击部队乘势发起冲击。第四连迅速冲到南门,向院内猛投百余枚手榴弹,打开了通路,占领南门。敌疯狂地向我第四连反扑过来,妄图把我反击出大门,我第四连则毫不畏惧,沉着迎战,打得英勇顽强,二排在墙下,以密集的手榴弹向敌猛投;四班长带领全班利用正门两侧墙角,以汤姆式冲锋枪向敌连续扫射,当场毙敌30余名,伤敌40多名,院内敌尸横躺竖卧。敌人见固守无望,遂以少数兵力牵制我第四连,其主力向东扑去,企图从东门突围逃跑。敌人刚一接近东门,正撞上我第一连。第一连排长曹二虎带领一个班,冲入敌群,锐不可挡。当即毙敌50名,缴枪85支,曹二虎一人就俘敌15名,缴枪10支。此时,我团政治处主任武甦生同志率第二营从南面突过来,第一营主力也冲上来,将敌四面包围。一个套院一个套院地追歼敌人,500余名顽敌无一漏网。</b></h1><h1><b> 在我第一、二营突入县政府,与敌酣战之时,敌100多名骑兵慑于被歼,从城东窜出,直奔大凌河,企图涉水向东,横渡大凌河,逃向绥中。当敌骑兵渡到河中心时,进入城西北山头阵地的我团炮兵连及时拦阻射击全歼该敌。</b></h1><h1><b> 敌城防司令兼旅长率百余人从东北角钻出,灰溜溜地奔向大凌河,企图渡河向东北大山脚下逃去。我团随即以机枪火力向敌猛烈扫射,封锁敌人的逃路。团以第六连涉水追击,战士们穷追猛打,一直追到对岸东北大山脚下,配合兄弟部队,将敌城防司令兼旅长等残敌全部活捉。我团第一营还攻克歼灭敌旅部之敌;第二营的第四、五连攻克了警察局及城内残敌。至下午四时,建昌战斗胜利结束。全体参战部队受到冀察热辽军区的通令嘉奖。热东军分区首长对黄旅长说:“你们十三旅真能打。我们怎么也拿不下来;而且伤亡很大。你们三十九团上去,没见费多大劲,三下五处就拿下来了”。</b></h1><h1><b> 此战,我团歼敌1100余人,其中俘敌旅长兼城防司令罗星光以下500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和军用物资,救出了被敌人抓去的我200多名地方干部,建昌又回到了人民的手中。</b></h1><h1><b> 建昌战斗后,我团在兴隆休整七天,又执行开辟热西根据地的任务。</b></h1><h1><b> 十一月,我团经黑峪关、新城子、古北口向东宁地区挺进,在越过京承路时,截获敌一个驮马运输队,并在虎什哈突破敌阻击,连续行军。十一月底进入赤城西南邓家栅子。十二月七日,我团奉命由邓家栅子出发,连续行军50余里,八日晚抵达崇礼。完成了对崇礼之敌的包围。</b></h1> <h1><b> (三)、崇礼战斗(西湾子战斗)</b></h1><h1><b> 崇礼县城也称西湾子,是张家口东北的塞外重镇,国民党军队向我解放区大举进攻时,傅作义部侵占了张家口后,派其主力骑兵师1200余人(马),在绥东(当时内蒙西部为绥远省)保安副司令兼骑兵师师长石玉山带领下进犯崇礼县城。该敌非常反动,狡猾和顽强,从绥远省打到察哈尔省(当时的张家口地区和内蒙中部为察哈尔省)中部和北部,战斗力很强,气焰非常嚣张。该敌占领崇礼县城后,又招来了当地300余名老土匪编为县保安大队。敌人一方面大修防御工事,一方面四出围村,抢掠放火,强奸妇女,杀害我地方干部和党员积极分子,对我地方工作和广大群众危害极大。冀热察军区首长决定,解放崇礼歼灭顽匪,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原定三十八团为攻城主攻部队,我团为攻城总预备队并负责扫清军区指挥所的前进道路,截击向南、向东(含东北)之逃敌。骑兵第三团位于城北和城西,截击逃跑之敌,独立第五旅位于张家口、崇礼之间,负责打援,察北骑兵第一、二团四个连位于草场沟以西占领阵地负责阻击张北来援之敌;赤城、龙关县大队破击平绥铁路牵制敌人。</b></h1><h1><b> 十二月八日,部队吃过早饭即向崇礼进发,正遇天降鹅毛大雪,指战员们踏着漫脚深雪跋涉而行。中午雪停,十级(短期有十二级)狂风大作,在零下40度通过棋盘岭,这是我们从冀中出来的部队首次遇到这样严寒恶劣的天气。但是,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我团还是急行军百余里,于九日凌晨到达县城东南两公里的山口处。在山口北侧有敌人一个炮楼,守敌虽来不及抵抗,但硬着头皮逃跑拒降,30余名敌人当即被我第一连用刺刀刺死,个别跑上了东大山(因天气寒冷日制机步枪都打坏了撞针,枪打不响了)。第二营从东面对东大山上的百余名活动敌人发起了短兵相接的浴血白刃格斗,经过半个小时的激烈拼杀,由于敌人害怕我们的手榴弹隆隆轰炸,终将敌人赶下山来。我团在宁城缴获的美制重机枪和轻机枪,对逃窜之敌猛烈扫射,敌人丧魂落魄,抱头鼠窜,敌之人尸、马尸遍山麓。就在这时,第一营教导员刘月如同志英勇壮烈牺牲,这更激发了全团、特别是第一营杀敌报仇的决心和勇气。时三十八团对天主教堂敌核心据点和城内其他敌人进攻失利,黄旅长命令改我团为主攻团,负责歼灭天主教堂敌核心据点和敌骑兵师部、敌县政府等处敌人。团指挥部所带警卫连、侦通连已进到天主教堂西南150米十字路口处,接到主攻命令后,即派通信员去调第一、二营。通信员沿大路向东跑出100多米,被敌人冷枪打死。从通信员背后中弹分析,打冷枪的敌人就在我团指挥所南面的大院内。丁参谋长令警卫连包围这所大院,用手榴弹把敌人赶进房内(敌人都逃进房内躲避手榴弹轰炸),一个班上房从房顶上掏了两个大洞,先以集束手榴弹扔进房内,再以火攻将30余名敌人全部烧死在房内。第一、二营的营级干部到团指挥所受领任务,随即,令第二营沿南北大街进城,先歼灭敌骑兵师部,再歼灭县政府的敌人。团属重机枪架在天主教堂南150米处的东西大道凹部的北沿,以猛烈火力封住所有向南开的门窗和墙头。第二连在左、警卫连在右并肩跃进,迅速通过150米的农田开阔地。到达了天主教堂南面的围墙之下,向院内投掷了百余枚手榴弹,爆炸声震撼得山峦共鸣,把院内敌人炸死或轰跑,搭人梯跳过丈余高的围墙,与疯狂反扑之敌展开了浴血搏斗,五分钟即将敌人击溃。大部分敌人逃进两座教堂楼内,少数散在大院内。警卫连负责东楼,第二连负责西楼,逐层逐屋追杀敌人。经过一个小时战斗,全歼两教堂守敌400余名,第三连负责歼灭天主教堂大院内西南角二层小楼的敌人,由于这是顽匪中的顽匪,火力很强,致使第三连的进攻失利。丁参谋长直接指挥第一连接替第三连任务,先用炸药从西墙外炸开一个方园七、八尺的大洞,扔进几十捆玉米杆,倒上一桶煤油,实施火攻。全歼小楼守敌30余名。敌骑兵师师长石玉山带百余名敌骑兵妄图突围逃跑,被第二营堵住击毙。第二营乘胜攻入敌骑兵师师部,经过一个小时的激烈拼杀,将300余名敌人全部击毙。接着,第二营攻入了敌县政府与敌浴血激战。另有百余名敌骑兵妄图从东北角突围逃跑,一半被第三营击毙,一半又折回城内。第三营留下第八连把守东沟门山口,第七、九连乘胜追进城,配合第二营歼灭了敌县政府内的两百余名敌人。第三营还歼灭了三股各有30名的小股敌人。此战,我团共毙敌1200余人,约有300余名敌人被三十八团和骑兵第三团毙伤或俘虏。</b></h1><h1><b> 战斗胜利结束后,冀热察军区曾思玉司令员在团以上干部总结会上,特别突出地表扬了我团,说:“三十九团真能打,很像我们的老部队(意指老红军),能征善战,英勇顽强,是一个战斗力很强的好部队”。</b></h1><h1><b> 段苏权政委说:“三十九团最大的特点是英勇顽强,敢于和敌人拼命,善于和敌人拼命”。</b></h1><h1><b> 十八日中央军委传令嘉奖崇礼战斗的作战有功部队⑤⑥。《解放日报》还专门发表了祝贺社论。</b></h1><h1><b> 建昌战斗和崇礼战斗,我团在战斗方案中受领攻城总预备队任务,后因进攻部队受挫,改我团为主攻部队而克敌制胜。在连克宁城、建昌、崇礼三城和天义重镇的“三城一镇”战斗中,我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自此,冀察热辽十三旅(后为一三八师)被誉为“常胜旅”。战后白斌升任我团团长,丁龙潜调离我团任二十六团团长,秦川接任参谋长。</b></h1> <h3><b>注释:</b></h3><h3><b>①因我团攻打藁城而推迟北上,第二纵队大部分归属为先行北上的晋察冀第三纵队(司令员杨成武),而我部与后来的冀东部队一起划归为热河省军区(司令员段苏权)。杨成武坚持要求我团回归三纵,段苏权不放,争执不下,最后,时任东北军区司令员的林彪打电报给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请转告杨成武同志,七十一团我留下了,今后不准再要了。”自此,我团(冀中部队)和以后的一三八师(原冀东部队)走到了一起。</b></h3><h3><b>②老红军干部,抗战时期曾在陕甘宁留守兵团第二团第二营当了八年的营长。</b></h3><h3><b>③该电文收入《毛泽东选集》中,成为我军的十大军事原则之一。</b></h3><h3><b>④该团在土地革命时期为红一军团警卫团,抗战时期改为晋察冀第一团,是“狼牙山五壮士”所在的团队,该团曾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b></h3><h3><b>⑤国民党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初期,傅作义给毛主席、党中央写了一封藐视我军的公开信,并占领了张家口,气焰十分嚣张。而崇礼战斗就是在傅作义占领张家口不久,全歼其一个骑兵师,给傅迎头痛击,意义非常重大,晋察冀大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于十七日打贺电给冀热察军区曾思玉司令、段苏权政委,并向党中央汇报、请功。</b></h3><h3><b>⑥中央军委给作战有功部队的通令嘉奖是十八日发布的,中间经聂荣臻司令员转发,曾、段首长是二十二日收到的。</b></h3><h3><b>@根据团史资料整理编辑。</b></h3><h3><b><br></b></h3><h1><b>请继续关注《南征北战挥铁拳》下篇</b></h1> <h3><b>原步兵第四一四团副政委唐良华题词</b></h3> <h1><b><font color="#ed2308">向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英烈们致敬!</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向解放战争中英勇的将士们致敬!</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