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南侨机工回国抗战80周年 传承先辈遗志 重走滇缅公路

张云鹏

<h3>缘由:</h3><h3> 2018年12月17日,致公党云南省委在网上发表《南侨机工: 不能忘却的卫国者传奇》的专辑。本专辑采用多种形式、大量篇幅系统全面的宣传南侨机工回国抗日英雄事迹,南侨机工与致公党的情緣…… 其中第二部分以《这个群体里有着特殊的一位: 张智源》醒目的标题,用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精炼的文学,如实介绍父亲张智源参加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史实,以及退休后倾力于筹建致公党云南省委,为落实南侨机工各项政策、为创建南侨机工云南联谊会,四处奔波,呕心沥血,直至生命最后一刻。</h3><h3> 这一消息瞬间传到国内外朋友圈,引起强列反响。“利用春节假期,组织全家老少'传承先辈遗志,重走滇缅公路`自驾行“。“当年父亲是和叔公(张金炳)一起回国抗日,这次我们也要约上叔公的家人和我们一起重返先辈的抗日战场"。建议一提出,立马成为整个家族老少的共识。</h3><h3> 群策群力分工合作,筹备工作顺利展开。仅仅十多天一切准备就绪,最终联系到广西4人、昆明14人,缅甸曼德勒2人,还有芒市、畹町南侨机工后裔,都湧跃参加这次具有特殊意义的春节大团圆。因时间太仓促,马来西亚和国内几家亲人不能同行,都感到很可惜。</h3><h3> 由于春节大家都要用车,车队还差两部汽车。咋办? 租车! 难得的机会,租车也要出行!</h3><h3> </h3><h3> 80年前大年三十,南侨总会欢送首批南侨机工"八十先锋“远涉重洋共赴国难。</h3><h3> 80年后大年三十,一篇专辑激发一群机工后裔"十八勇士"自驾车重走滇缅路。</h3> <h3>致公党云南省委发表的专辑《南侨机工: 不能忘却的卫国者传奇》。</h3> <h3>张金炳、张孝镇、张智源(从左至右)三人离别前的合影留念。</h3><h3>从他们的衣着打扮,身边环境和会开汽车等,可见南洋华侨当时已过着舒服的日子。为此多位历史学家一致评述:“南侨机工最突出的特点是,放弃优异的工作和生活,一无反顾回国抗战"。</h3> <h3>民国28年8月12日(1939年8月12日)马来亚《南洋商报》以《昨天皆踏上征程》为题,综合报道吉隆坡、麻坡、文冬和新山四地侨胞为南侨机工回国壮行。其中报道麻坡“……由该团文书主任张智源君演说,……最后茶叙拍照而散……”。</h3><h3>“拍照"即为下面六人合影照片。</h3><h3>80年前的报纸和照片同现,非常难得、珍贵。</h3> <h3>这张六人合影照片摄于:卄八.八.十(1939年8月10日)。即为《南洋商报》中描述"最后茶叙拍照而散"之照片。</h3><h3>前排中者为叔公张金炳,前右者为父亲张智源,很遗憾其他四位不知姓名。父亲他们是叔侄俩人一起共赴国难,是麻坡第三批暨南侨总会第九批回国的南侨机工。</h3> <h3>第一天: 2月2日(腊月二十八) 行程: 昆明</h3><h3>自驾车队代表,向父亲的老战友、云南唯一健在、102岁高龄的南侨机工罗开瑚老人家拜年,告诉罗老:“我们家庭组成的自驾车队明天将重走滇缅公路",并接受罗老的祝福!</h3> <h3>叔公张金炳外孙莫荻全家,乘高铁从广西南宁赶来,和我们一起驾车重走先辈抗日滇缅路。</h3> <h3>为广西亲人的接风家宴,也是广西、云南两地亲人首次春节大团圆,共享年夜饭。</h3> <h3>第二天: 2月3日(腊月二十九) 行程: 昆明一保山</h3><h3>南侨机工张金炳、张智源后裔自驾车队,在昆明西山“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碑"前,举行"纪念南侨机工回国抗战80周年暨传承先辈遗志,重走滇缅公路"活动启动仪式暨自驾行车队发车仪式。</h3><h3>缅怀南侨机工! 致敬赤子功勋!</h3> <h3>南侨机工张金炳家人代表莫 荻致辞:</h3><h3>《献给"南侨机工"英雄们》。</h3> <h3>南侨机工张智源家人代表黄 骥致辞:</h3><h3>《我们为何重走滇缅路 》</h3> <h3>徐梓桐、黄筱童和莫瑞戈(从左至右),三位南侨机工第四代,用稚嫩的童音齐声朗诵南侨机工原创诗:《民族英雄墓前》。</h3> <h3>"纪念南侨机工回国抗战80周年一一传承先辈遗志,重走滇缅公路“自驾车队出发!</h3><h3>看到两侧拉布标的小朋友了吗?</h3> <h3>喇叭齐鸣,自驾车队启程!</h3> <h3>硕大的石碾,见证滇缅公路、驼峰机场修筑的艰辛和困难。粗糙的石碾,映证历史、現实的砥砺和沉重。</h3> <h3>航拍 驼峰机场遗址。</h3><h3>∪型部份是当时的"机窝"(存放、维护飞机的掩体),系国家级抗战遗址。</h3> <h3>1938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得知滇缅公路仅用10个月筑成、通车,发出感叹: 中国人"这种精神是世界上任何民族都不可比拟的!" </h3> <h3>云南驿: 云南之源,茶马驿站,陆路节点,空运首站。</h3><h3>牌坊上的对联“东奔西走天上地下皆为军火,南来北往鞍前马后只闻茶香"。再现当年全民抗战,汽车、飞机运输忙,马帮也是重要运输力量。</h3> <h3>第三天: 2月4日(腊月三十,除夕)行程: 保山一芒市</h3><h3>1939年除夕,首批南侨机工"八十先锋",踏上回国的征程,离别亲人共赴国难。</h3><h3>2019年除夕,一群机工后裔“十八勇士",驶入先辈的车辙,重走抗日滇缅公路。</h3> <h3>“七零七镇",当年南侨机工驾车的休息点,如今已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城镇。这里距离昆明707公里,由此得名。</h3> <p class="ql-block">这是最经典的滇缅公路、亦是邱九良等许多南侨机殉职路段: 道路狹窄崎岖,坑洼坎坷,坡道又陡又长,弯道又急又多,一边悬崖峭壁,一边万丈深渊,稍有不慎车毁人亡。当年就流传"初一翻车,十五到底"一说,可见滇缅路上行车之凶险艰难!</p><p class="ql-block">南侨机工驾车必闯的第一关:"道路艰险关"。</p> <h3>弹石路: 如今感觉最难走的路,却是当年最好的路。</h3><h3>滇缅公路仅用10个多月就抢修通车,当初都是泥土路、沙石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泞泥打滑,车祸不断。陈嘉庚先生亲临滇缅公路考察后,强烈要求改善机工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并筹集修路专款,才逐段改成弹石路,还铺了一小段柏油路。</h3><h3>南侨机工驾车要闯的第二关:“泥泞塌方关"。</h3> <h3>滇缅公路现存的几段弹石路,是云南著名二战史学家戈叔亚,经过多年艰辛的努力才得以保留。</h3> <p class="ql-block">在怒江大峡谷、在望江台山崖、在滇缅公路我们深情缅怀:</p><p class="ql-block">用双手开凿滇缅公路的20万滇西妇儒民夫,</p><p class="ql-block">用生命行驶滇缅公路的3200南洋华侨机工,</p><p class="ql-block">用青春守卫滇缅公路的数十万远征军将士。</p><p class="ql-block">致敬,抗日英雄! 致敬,民族忠魂!</p> <h3>建设中的大(理)瑞(丽)铁路超级工程: 跨越怒江的大跨度桥梁和穿越高黎贡山的超难超长隧道。</h3> <p class="ql-block">航拍 滇缅公路望江台山路段。</p> <p class="ql-block">滇缅公路之咽喉: 跨越波涛凶湧怒江上的惠通桥。</p><p class="ql-block">远处怒山上的白线条,就是从望江台山崖下行至惠通桥的滇缅公路。</p><p class="ql-block">横跨怒江上的惠通桥和澜沧江上的功果桥、568坡等处,都是日本轰炸机重点轰炸的目标,亦是蔡长世等许多南侨机工遭遇日机轰炸罹难的路段。</p><p class="ql-block">南侨机工驾车勇闯的第三关:“日机轰炸关"。</p><p class="ql-block"><br></p> <h3>我们终于驾车来到了怒江边,来到惠通桥旁!</h3><h3>我们祭奠英灵,进入历史,了解历史,净化我们浮燥的灵魂。</h3> <p class="ql-block">航拍 怒江大峡谷。</p><p class="ql-block">怒江左侧是延绵不绝的高黎贡山,右侧是孩婆山(这里曾经发生过激战: 一批偷渡怒江的日军,在孩婆山被远征军彻底歼灭)。红旗桥、惠通桥、大瑞铁路特大桥,三桥并架怒江之上。</p> <h3>"骑马要下鞍,车过要搭桥",滇缅公路最险路段之一:鹰嘴岩(亦称老虎嘴)。据南侨机工描述滇缅公路开通当初路很窄、崖很低,江边要搭上跳板,车辆靠山一侧的车轮在路上,靠江一侧的车轮碾在跳板上缓慢通过。现在路面已拓宽、下沉了许多。</h3> <h3>当年的鹰嘴岩路段。</h3> <p class="ql-block">现代导航系统呈现滇缅公路松山路段的路线图。(红线为直线距离,兰色为实际道路)</p><p class="ql-block">昆明至腊戍直线距离为514公里,由于山高谷深,道路需要不断迂回,所以公路全程距离为1146公里。</p> <h3>谨慎驾车,驶上松山。</h3> <h3>松山战场日军交通壕遗迹。</h3> <h3>中国远征军松山战役阵亡将士墓。</h3> <h3>向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默哀、敬献鲜花。</h3> <h3>中国远征军雕塑群: 守望松山。</h3> <p class="ql-block">“要下潞江坝,先把婆姨嫁"。当年流传在德宏、缅北的谚语。描述芒市也曾是蛮荒之地,疟蚊猖獗,人畜一旦被叮咬,九死一生。史料记载筑路民夫"曾有8000人患疟疾,免于死亡的只有500人"。"从1939年5月至11月就有九名机工因患疟疾病故"。我们很熟悉的,103岁逝世的南侨机工翁家贵,就是疟疾病患的幸存者。</p><p class="ql-block">南侨机工驾车要闯的第四关:“疟疾病痛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芒市: 有许多南侨机工的故事。这里曾是南侨机工队部、修理厂、医院、物资转运站等所在地。谢川周、梁亚来、沈治平等南侨机工与当地的小朴哨(女孩)喜结良缘之地。也是陈团圆等南侨机工惨遭日寇活埋的罹难地……</p><p class="ql-block">芒市: 莫 荻从小听说的地方,全家想往的地方。莫 荻的外婆就是芒市线氏土司的千金,只可惜现在已是人去宅空了!</p><p class="ql-block">芒市:《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唱响之地!</p> <p class="ql-block">除夕之夜,广西南宁(张金炳)、云南昆明(张智源)、芒市(梁亚来、谢川周)三地机工后裔大团圆,共享丰盛、地道的傣味年夜饭!</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 2月5日(正月初一) 行程: 芒市一瑞丽</p><p class="ql-block">瞻仰芒市“滇西抗战纪念碑",凭吊各路抗日英雄。</p><p class="ql-block">保山也有一座“滇西抗战纪念碑"。两座纪念碑的碑文都详细记载了当年海外华侨捐款捐物,支援祖国,支援抗战和南侨机工回国抗战这段悲壮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车队18名成员中,最年长者84岁,最年幼者仅2.5岁。今天路程不远,恰逢大年初一,稍作休整。</p><p class="ql-block">入乡随俗,登上勐唤大金塔,祈求平安幸福!</p> <h3>芒市一绝: 树包塔。</h3> <h3>瑞丽国门迎亲人。</h3><h3>阔别三十余载的表弟许崇坚和好友驾车从缅甸曼德勒,经腊戍赶到瑞丽,和我们一起共度春节。</h3> <h3>今天正值大年初一,中国广西、昆明,缅甸曼德勒三地亲人大团圆,共叙家常。</h3> <h3>第五天:2月6日(正月初二) 行程: 瑞丽一畹町</h3><h3>中国广西、昆明、畹町,缅甸曼德勒四地南侨机工后裔,齐聚畹町"南洋华侨机回国抗战纪念公园",举行“纪念南侨机工回国抗战80周年"活动。</h3> <h3>毛泽东主席为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题词: </h3><h3>"华侨旗帜,民族光辉"。</h3> <h3>84岁的大姐张家玉,不顾双胯都换成人造股骨头,拄着拐杖坚持参加各项纪念活动。</h3><h3>三姐夫江晓伦(左后者)已75岁,是家庭活动的积极分子,随时护在大姐左右。</h3><h3>大家称赞:"真是传承了南侨机工精神!"</h3> <h3>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捐躯的南侨机工、向为民族独立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已故南侨机工默哀、致敬!</h3> <h3>南侨机工张金炳的女儿张烈明,为这次纪念活动专门创作的诗:《我们是南侨机工的后代》。由她儿子莫荻全家集体朗诵。</h3> <h3>南侨机工张智源家人代表江雨辕致辞:</h3><h3>《赤子功勋一纪念南侨机工回国抗战80周年》。</h3> <h3>两地南侨机工的重孙们再次高声朗诵:</h3><h3>《在民族英雄墓前》。</h3> <h3>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南侨机工历史研究会会长、南侨机工林福来之子林晓昌(右一者),介绍其倾资建造畹町南侨机工纪念碑的原由: 南侨机工一一华之魂,侨之光。</h3> <h3>曼德勒、南宁、昆明、畹町四地南侨机工后裔特殊的春节团圆:</h3><h3>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h3> <h3>参观落成不久的“南洋华侨机回国抗战纪念馆"。</h3> <h3>一组数据:</h3><h3> 1146公里 3200 50万吨</h3><h3> 丨 丨 丨 </h3><h3> 滇缅公路 南侨机工 抢运军火</h3><h3><br></h3> <h3>“再会吧,南洋! 再会吧!,南洋! 我们要去争取一线光明的希望!"</h3> <h3>1939年国民政府军费开支18亿国币,海外华侨捐款11亿国币。</h3><h3>孙中山先生曾誉称: "华侨乃革命之母!"</h3> <h3>南侨总会主要侨领。</h3> <h3>珍贵的文物。</h3> <h3>珍贵的史料。</h3> <h3>张孝镇叔公因要照顾年迈的父亲,不能和父亲共赴国难,临别时赠予父亲照片,背面题有赠言: "为民族谋解放,耀万里赴司机。"</h3> <h3>"抗倭寇侨工洒热血,报中华赤子表丹心“。父亲所写回忆录的题目,亦是全体南侨机工回国的初心!</h3><h3>亲爱的父亲,您是我们的骄傲,您是我们的榜样! </h3> <h3>“这是我外公: 南侨机工张金炳"。(六人照片前中者)</h3> <h3>南侨机工张金炳的外孙莫 荻一家,驻足在外公、外祖公像前,久久不肯离开。</h3> <h3>历史情景,引人入胜。</h3> <p class="ql-block">《英雄墙》: 再现南侨机工回国时的英姿。</p><p class="ql-block">此《英雄墙》为第三版,这里所展示的南侨机工回国历史照片,其中80%均由张田玉(张智源之女儿)负责收集、整理。后期制作、编辑由张 鑫(张智源之孙子)完成。</p> <h3>"这是我们的外公、外祖公。我们家族的骄傲!"</h3> <h3>历史没有忘记南侨机工,</h3><h3>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南侨机工。</h3><h3>在祖国大地、马来半島,已为南侨机工树立起九座永恒的丰碑!</h3> <h3>纪念活动圆满结束。</h3><h3>依依惜别: 莫 荻全家和大家道别。</h3><h3><br></h3> <h3>莫荻一家驾车沿高速公路返程,7日下午安抵昆明,到翠湖观海鸥。8日乘高铁平安回到南宁。</h3> <h3>第六天: 2月7日(正月三) 行程: 瑞丽一祥云</h3><h3>瑞丽国门送亲人,我们开始返程。</h3><h3>短暂的相聚,不舍的分别。"再见! 多多保重!"</h3><h3>表弟许崇坚和好友二人驾车返回,当天睌九点安抵曼德勒。</h3> <h3>第七天: 2月8日(正月初四) 行程: 祥云一昆明</h3><h3>上午游览“水目寺",登高祈福。傍晚大家顺利平安回家。</h3><h3>难得的春节团圆! 圆满的纪念活动!</h3><h3><br></h3> <h3>水目寺: 南昭国皇家寺院。鼎盛时有3000僧人,800妮姑。徐霞客、吳三桂、林则徐等都来过此寺。今天我们也到此佛教圣地。</h3> <h3>昆明,我们平安归来了!</h3><h3>至此曼德勒、南宁、昆明三地的亲人都平安回家。</h3><h3>"十八勇士"自驾车队,历经7天,行程1700多公里的"传承先辈遗志,重走滇缅公路" 纪念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h3><h3>祝大家新年新气象,吉祥平安,健康幸福!</h3> <h3>现场的感悟,成功的传承: 徐梓桐(10岁,张智源之重孙),第一时间用美篇《难忘的春节一一纪念南侨机工回国抗战80周年,“传承先辈遗志,重走滇缅公路" 》表达了他此行的收获。</h3>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不能忘却的卫国者:</p><p class="ql-block"> “他们都是来自南洋的爱国华侨青年,</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领袖是杰出英明的嘉庚先生,</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战场是崎岖险峻的滇缅公路,</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掩体是载滿弹药的重型卡车,</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武器是双手紧握着的方向盘,</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任务是挂上前进挡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 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 南侨机工!"</p><p class="ql-block"> 一张云鹏</p><p class="ql-block">南侨机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最悲壮,最勇敢,贡献最大的英雄群体。</p><p class="ql-block">南侨机工民族忠魂,赤子功勋! 名垂青史,光照千秋!</p> <p class="ql-block">“传承先辈遗志 重走滇缅公路"纪念活动</p><p class="ql-block">策 划: 张云鹏、张昆玉、江雨辕。</p><p class="ql-block">标志设计制作: 张 鑫。</p><p class="ql-block">摄影、摄像: 夏 天、张 鑫、张昆玉、</p><p class="ql-block"> 莫 荻、张云鹏。</p><p class="ql-block">航拍、编辑: 莫 荻。</p><p class="ql-block">后勤、财务: 江雨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次纪念活动顺利进行,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首先感谢致公党云南省委!</p><p class="ql-block">感谢全家人的大力支持和通力配合!</p><p class="ql-block">感谢林晓昌会长、谢志伟、郗小三热情参与!</p><p class="ql-block">感谢四位年轻人: 夏天、莫荻、黄 骥、徐 晟。一路驾车,辛苦了!谢谢!</p><p class="ql-block">感谢车队的后勤兼财务江雨辕,为大家每天的食宿奔忙、操劳。辛苦了,谢谢!</p><p class="ql-block">感谢徐 晟,为方便车队联系,专门购买了四部对讲机。非常用心,谢谢!</p><p class="ql-block">最最重要的要感谢我们亲爱的父母亲! 是您们给了我们满满的爱和一颗懂得感恩的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