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在青岛相处共事二十年的挚友-曹君,于07年<br></b><b>春,一天开车到我家邀我们去参观他的新居。</b><b><br></b><b>地址在富阳受降镇方向。出发约一个小时,在<br></b><b>320国道刚刚过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九龙大道,<br></b><b>车就向东拐,行驰在一条崎岖小路上,一边是<br></b><b>陡削的悬崖,一边是低洼的农田。十多分钟之<br></b><b>后迎来了一个山下的大水库,水库边上有个保<br></b><b>安站岗的大门,门边石柱写着“华亭云</b><b>顶”。<br></b><b>进了大门,眼前忽然一亮,哇!多大一片髙髙<br></b><b>的楼群!真可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br></b><b>明又一村”的感觉。曹君立即将车开到就近向<br></b><b>南转弯的一排楼“普陀居(I5栋2-107)。<br></b><b>车仃下后领我们到他家里。107是十一层楼髙<br></b><b>的最低层,因为都是南向房,把南门打开就是<br></b><b>一个无隔离的花园,花园前面有一条水渠,一<br></b><b>个木制长廊。坐在院里放下桌椅就可喝茶赏景<br></b><b>,院前面有条水渠还铺设一个养鱼和种莲荷的<br></b><b>小池塘,小渠南边是一条宽畅的柏油马路,马<br></b><b>路对面就是一个山坡,和打高尔夫球场。因为<br></b><b>人很少,显得很请静。坐在院落里真有一</b><b><br></b><b>种“采菊东籬下,悠然见南山”,”遠离尘嚣,<br></b><b>人间仙境”的感觉。</b><b><br></b><b>闲聊中曹君介绍了他买房的经过和他对此居所<br></b><b>情有独钟的喜悦,最后他陪我们参观一下他居<br></b><b>所家私的配置,还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这个新<br></b><b>家来住些日子,了解看看“华庭云顶”的概况。<br></b>.</h1> <h1>门口大嶺头水庫!</h1> <h1>5I4支线终点站下车,正南方的两个山峦间有一瞭望台。放大看有绿色标记。</h1> <h1>髙尔夫球场往东望的景观'</h1> <h1>雁荡居、普陀居前流经的溪水。</h1> <h1>水塘里的莲荷。</h1> <h3>池塘里鱼和莲花🌸</h3> <h1>小桥流水。</h1> <h1>红白相间的</h1> <h1>此小区又名为“云顶空中花园”,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四周都是山峦包围,绿化率和负氧高子极高,还有天然泉山和二个水庫一个景观“太平湖”:小区有会舍,有儿童老人健身乐园。在小区广阔平地有一个足球场四个网球场两个蓝球场;会舍室内还有排球、网球场,室内游泳馆……,楼下有乒乓球室棋牌室和摄影沙龙,展览平台等讲座厅。<br>下图三栋就是“雁荡居”。靠西最靠近的一栋五层有红点标记的就是我的家。</h1> <h3>吳山广场514支公交车华庭云顶终点站附近的标志物。</h3> <h1> <br>在我发现这里有个“远离尘嚣 ,人间天堂”的好地方后,我与老伴商量将我们一生的积蓄买下了这里一中套公寓房(91㎡)。以改善原有的居住环境(建筑面积64㎡,小区绿化带都被挤作了订車场)。2007年买好 ,08年配好家具住进去后各方面感觉都很满意。而且巧遇一家好邻居_2一508孟海和其夫人杨老师。我俩每到傍晚经常围绕三居三塔楼的道路行走锻练同时熟悉、欣赏各视角的云顶风光。和会舍内的设施和人文情况,也认识了几位退休前原单位的同事。生活非常清静、愉快。特别每当从市区的家来到云顶新家 ,一打开门、窗,感到特别敞亮和干净(因为在这里几乎没有灰尘)。</h1> <h1>下了🚌车,往前走不过100米就是“”雁荡居”。.</h1> <h1>我家在雁荡居2一507室。两室一厅一厨一卫,面积不大92㎡,但阳台特大.非常敞亮。</h1> <h1>迁入新居,省老干部摄协知友來我家聚会。。</h1> <h1>这是在阳台里的合影。</h1> <h1>有时,儿子开车送我们來云顶,带着孙女一起来玩。</h1> <h1>阳台斜对面山坡上有一高尔夫球场。</h1> <h1>清早在阳台可看”晨月”。</h1> <h1>阳台外雨景。</h1> <h1>雨下大了。</h1> <h1>雾景。</h1> <h1>窗前雪景。</h1> <h1>薄雪景观。</h1> <h1>薄雪后的水库</h1> <h1>楼下树木上的积雪,像一蒺簇棉花。.</h1> <h1>晴天,卧室窗外就是满目清翠的天然森林。</h1> <h1>祖孙高兴弹弹琴,尽享温馨、怡情的休闲生活。</h1> <h1>晚上躺在床上,就可观赏圆圆的明月。</h1> <h1>弯弯的初月</h1> <h1>雁荡居东隔着网球场,就是会舍。</h1> <h1>这是20l0年我动了大手术后,老伴陪同我去潇云台暸望华亭云顶全景时拿了棍子当拐扙爬上了崎岖的顶峯。</h1> <h1>瞭望台拍的照片。</h1> <h1>华庭云顶全景。</h1> <h1>半山腰还有个“淡竹坞水库”,是原村落居民饮用水源之一。</h1> <h1>山上很多杂草和芦花。</h1> <h1> 二楼有书画室和园艺平台 ,三楼有电脑房、图书馆……。晚上会舎广场有放音乐的广场舞和演唱会,几乎是文体活动项目应有尽有。这样的公寓房小区可以说杭州地区绝无仅有。<br>本来这种住宅公寓小区,作为养老和休闲度假是最好的地方,据了解真正缴纳物业费后入住率也不高,常住率仅20%左右,度双休假约2O%,学生暑寨假来的约20%。有的仅一年仅来交一次物业费或干脆不交物业费。以至于使正常的物业管理无法维持。后来不得不专门聘请律师通过政府强制执行。<br> 关键是常住居户少,居住比较松散,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业主委员会。政府无暇顾及,造成这种局面,实属可惜。</h1> <h1>金银芦花。</h1> <h1>从”谈竹坞水库”向下望去可见”云顶””云栖”两栋塔楼”景观。(楼层髙24层,属40一60㎡小户型居室)</h1> <h1>傍晚,居户们三三两两结伴出来散步、行走锻练,有的出來溜溜狗。</h1> <h1>会舎有很多宽敞房间。但讲座厅平时空空荡荡。<br>这里有中国美院摄影系教授“薛华克”老师组织的摄影沙龙,本图是他与“恒古”作家交流创作经验。</h1> <h1>画廊里有作品展览。</h1> <h1>这是薛华克老师拍的西藏老人。</h1> <h1>书法室里亏得有书法大家挥毫泼墨,给装点门面。</h1> <h1>室内配有游泳池。</h1> <h1>塔楼上的飞云</h1> <h1>喜欢养鸟的住户,请晨院子树下掛着鸟笼。溜溜鳥,听黄莺鸣叫声。|</h1> <h1>泉水保护棚,居户拎回去泡🍵茶喝。据说泉水中含多种微量元素。</h1> <h1>君子之交清茶一杯。</h1> <h1>云顶楼间,朝露出现植物云。</h1> <h1>夜景</h1> <h1>秋天采桂子</h1> <h1>早上出大门去买菜看到的华庭塔楼景象</h1> <h1>晚上514公交車吴山广场末班車19:00 到云顶近20:00。</h1> <h1>进人门口就有二股车道通往三阁三居两幢高楼。</h1> <h1>物业门口</h1> <h1>雁落居楼前的花圃。由于无人管理,也比较萧条。</h1> <h1>清晨我经常乘电梯上顶楼,爬到屋顶去拍照。最低九层,最髙24层。</h1> <h1>屋顶上望去的水庫及民居</h1> <h1>楼顶常有鸽子成群</h1> <h1>图片点击放大可看到楼宇间飞翔的鸽子。</h1> <h1>楼顶可望到遠山的小楼。</h1> <h1>初月皎洁。</h1> <h1>从雁荡居楼頂可看到大门“华庭”塔楼</h1> <h1>雁荡居楼下看五层楼就是我的家</h1> <h1>逆光下的狗尾草</h1> <h1>两只兔子。</h1> <h1>秋天夕阳下的底层园落。</h1> <h1>沿路有多处亭子可休息</h1> <h1>沿路还有三只小石羊</h1> <h1>在高尔夫球场往东遠眺,三居两塔楼尽收眼底。</h1> <h1>大门进去的车道</h1> <h1>往里看到是塔楼背景</h1> <h1>会舍内的乒乓球白桌。</h1> <h1>围绕三居、两塔楼前面都有宽阔的道路。</h1> <h1>本人在行走锻练</h1> <h1>在草场观日蚀</h1> <h1>月夜</h1> <h1>樹稍旁边就是:我家阳台</h1> <h1>春季来了,多种花🌸卉陆续开放。</h1> <h1>腊梅花</h1> <h1>玉兰花</h1> <h1>🌸三朵白玉兰。</h1> <h1>梅花的摄影</h1> <h1>李花的照片</h1> <h1>梨花</h1> <h1>茶梅</h1> <h1>从髙层向下望整个小区绿化率极高</h1> <h1>片地是金银芦花</h1> <h1>这是我雁荡居2一508的邻居”孟海”。他是山西太原市原美协主席,退休后跟随儿子携同夫人来杭州。定居在华庭云顶,是个摄影爱好者。她夫人杨老师是网球爱好者 ,还是晚上广场舞领舞者。</h1> <h1>发现了什么?全神贯注在对焦目标。</h1> <h1>這张“”云雾下的华庭云顶”是孟海的杰作,也是他的遗作。</h1> <h1>老人与🐶狗</h1> <h1>逗袖珍小🐶玩</h1> <h1>每天清晨、傍晚遛狗。</h1> <h3>再次显示一下云顶全貌。</h3> <h1>当地村民在大门口卖农家菜。</h1> <h1>施的农家土肥菜在超市作为高价的有机菜卖。</h1> <h1>称杆都直了。</h1> <h1>后言<br>1· 过了两年,在云顶已听到了有些异议观点,因为这里没有老年食堂,没有医疗单位没有养老服务机构……等到80岁以后的老人就会感到不方便了。果不然,年龄不饶人,80岁后各种疾病袭来,76岁时动的手木后遗症也逐渐加重,每次从市区家中來大包小包,上車下车,感到越来越累,矮小的老伴,争着抢着拎着沉重的行李,使我好不心疼。这时候才越来越理解那时候80岁老人的亲身体验后的说法。-</h1> <h1>在考虑到今后养老问题 ,和云顶的现实,在广泛的调查了解基础上 ,2015年曾到“金秋钱塘老年公寓”试住几天。2016年入住了金秋钱塘养老公寓协办的“怡养医院”。那次我对“金秋钱塘老年公寓”做了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并决定找机会卖掉云顶房住进“金秋钱塘老年公寓”。2017年5月,实现了这个愿望,直至如今入住已过了二个春节。</h1> <h1>2,谈谈我邻居孟海的事,孟海不幸去世已有八周年了。他原是太原市美协主席,也是摄影爱好者,他热情、能干,家藏有大量书藉画作外 ,动手能力很强,家里门窗另碎杂事有点故障他都能帮助修理。我们为有这样邻居而高兴。<br>一天他夫人(杨老师)接到邀请去上海同学聚会 ,杨老师本不想去,孟老师认为机会难得,动员她去。当她要回来那天中午,孟在家准备好饭菜为她接风,不小心出门时把钥匙锁在家里。他着急想翻窗进去取出,五楼厨房窗开着,但必须从墙角的煤气管道爬上去,这管道直经约8一10cm,抓住管道往上爬是有风险的,但他认为有把握,第一次爬到四楼手发滑掉下到二层平台。恰逢午饭时间,工作人员都去吃饭了,祗有一名保安在现场,劝地不要再爬有危险,他却自认为现在年龄还可以,再过几年就不行了,等第二次爬到五楼手又滑了,一直掉到楼下,脑部碰到硬地上,昏迷不醒,等物业叫了120送到医院。等杨老师从上海回到云顶家遇到此意外场面,立即赶到医院,孟老师已不省人事。最后在重症监护室住了四个月化费四十多万,已无回天之力。接下来的事就是卖房、搬家 ,杨老师搬到他儿子家住,帮助看不满二岁的小孙子。孟海的退休生活一切归零。一失足成千古恨! 所以要讲这故事,我失去了一个好邻居,一个好老师,一个好摄友。要总结教训是:一个人不能过于自信,不能固执不听人劝。特别想到我们“金秋钱塘摄影园地”是老人群体,老年人搞摄影要把握个”度”,万万不可疏忽大意,摄影过程往往为了选个理想构图,难免会爬髙、俯低、前进、后退,出现种种险遇。在省老大、市老大摄影班都出现过不小心跌伤事故。故我再次提醒群友们在拍摄时万万不可疏忽麻痹大意!!!<br><br></h1> <h1><br><br>3.我制作这份美篇用了近百张图片,目的就是要体现“摄影园地的群规,建议在此园地投稿的资料尽量附合原初的规则,除摄影外,其它养生、政治、娱乐的资料不发(不排除用拍摄方法拍的诗词书画作品)。此美篇图片均为本人原作,但由于年龄、健康原因,现在再用相机都有困难了,欠缺之处望群友指正! “金秋钱塘”8_605 海山翁</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