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璧∥清浊一一初识作家高建群(散文)

李国璧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十多年过去了,每次从铜川到西安,或从西安回铜川,在三原境内路过清峪河、浊峪河,我就会想起作家高建群,想起他给我题写的一幅字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是2005年5月22日,春天的脚步己走进初夏的时令。陕西省文联组织了一次下基层走进矿山文艺采风活动,并送来一台文艺演出节目。这次同来的有署名学者肖云儒,书画家雷珍民、杜中信、谭光耀、巨石、马保民、胡树群,文艺名家刘远、李小锋、石国庆(王木犊)、米东风等等,其中唯一一个作家高建群。来矿后组织大家对矿井以及矿井建设发展、企业文化和矿工生活进行参观和交流,而后兵分两路,一部分人进行演出,书画家和学者、作家都在矿俱乐部大庭进行送书画到基层的创作活动,学者肖云儒、作建群也为矿工书写赠送书法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完节目我才来到俱乐部大庭,见到了诸位书画家、学者和作家,大家都写了不少作品己收拾准备离开大庭,只有作家高建群还在写字,我便走近他,矿工会副主席作了相互介绍。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他的《最后一个匈奴》我己看过两篇,其它的作品《大顺店》、《六六镇》、《白房子》、《西地平线》等也己读过。说话间谈到了对他作品的看法及仰慕,他主动提出给我写一幅字赠予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从六尺宣线里拿出一张截开,并认真的折叠好,铺展开说:我给你写屈原《离骚-渔父》里,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他边写边对所写内容作以解释。提笔蘸墨竖着向下一字一字的写开来,那种沉稳认真的态度真让人不得不静下心来,听他对所写内容的解释和对每一字和章法之间的合理而有又一种韵致的处理与布局。既新巧又独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讲述间,他脸上始终的淡淡的微笑谦和,让我倍感十分的温润,十分的柔热,没有感到默生和距离,反而贴的更近,更亲润。有一种说不出的象春风似的慰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次的接触相识,便使我生出许多感慨与喟叹来,这既有他传统文人的宁静淡远,淳朴高厚,又有自己修为的独特和隽永的温煦恳挚。谈话时的精神矍铄,目光的神采奕奕,身体的敦而稳健,臃而不拙的体态,真让我体感到充满着善意的清明,充满着大气的沉稳,充满着自信的诚谦,充满着内敛的风致,充满着底气的睿智。真是如此敦厚、如此温静,犹如他的文字深远而精致,真挚而切实,不丝不苟,质朴中蕴藏着丰富,凝静如一潭秋碧。这也构成了他性格和修养中的一种力量和厚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的风度,实在让人感觉到一种力度和清丽,不紧不慢的语速,不慌不忙的举指。他写完后接着说:“人们都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其实我到觉得清中有浊,浊中有清,这才是生活的常态,或做人做事的常态,只是我们自已心中追求的那个真实,才是人之境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指着写好的字说:这是渔父劝慰屈原的一句话。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以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表明的是渔父对生活的一种旷达和对人生及生活的态度,处的阶层不同,站的角度不同,其立场、观点、看法自然也就不同,表明了人们在矛盾面前,自己内心的一种抉择。沧浪之水清沏,我就可以洗头,沧浪之水浑浊,我就来洗我的脚。这也反衬出屈原忧国忧民,对家国情怀的挚着和挚着后对前途命运的绝望,和绝望后的极度苦闷。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抱石投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种解释让我感觉到与其他学者、老师、教授的不同,缨既为帽子上系在颔下的带子,这里他延深为头。这让我记忆更深,也觉的比把缨说成帽子更为妥贴,也情韵悠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初识作家高建群,就是万汇涵心,如夏日凉风习习,令人清爽舒安,如冬日高阳令人舒泰温静,不浮不燥。他无骄傲之容,无傲慢之语,他清月照人,率真恳挚,无宁致凝地就自然而然地孕育出了他的卓尔不群,生机盎然,融通古今,大气磅礴,意境深远曼妙,文采明艳玱玮,溶合升华,深厚悠远的精神来。真是人格与心灵与作品的渗透含承。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觉来,不过这让我对他钦佩备致,仰之珎高,初识却己难以忘却了。并在回到住处的路上,在办公楼前合了个影,留下了永久的记念。</span></p><p class="ql-block"> 2018年8月14日于蛇山</p> <p class="ql-block">作者:李国璧,笔名遥知。祖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现居西安。在职研究生学历,教授级正高级政工师。中国通讯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铜川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委员,全国第一届煤炭行业党建思想政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原某国有煤矿党委书记。</p><p class="ql-block">出版《读世况味》散文、诗歌上下卷。著有政论文集《履职文稿》、随笔文集《领悟的光芒》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