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遇到蜕壳不遂怎么破

渔美康集团技术中心

<h3>脱壳不遂可分为称顶壳、拉脚、带帽,病蟹行动迟缓,十足腾空,背甲上有明显的斑点,全身黑色,胸部、腹部出现裂痕,有的不能脱壳,有的脱壳后不久死亡,没有出现裂缝的情况下揭开甲壳可见新壳皮已形成,但附在外壳上,病蟹最终不能脱壳而致死。脱壳不遂往往伴随着养殖全程,对螃蟹收成产生巨大影响。本文旨在探讨蜕壳不遂病发的原因和带出应对建议,希望给广大养殖户一些启示。</h3><h3></h3> 1、<strong style="font-size: 17px;">天气突变</strong><h3>“养殖靠天吃饭”相必没有多少人会对这句话产生质疑,尤其是土塘露天养殖受天气影响更明显,天气突变螃蟹产生应激致使螃蟹体质严重下降,导致脱壳困难。蜕壳期如遇到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及时使用<strong>活力宝、水黄金</strong>等药物增强蜕壳期河蟹体质,减小应激反应造成的危害。前期应保持水体有一定肥度,以提高水体稳定性,可有效避免螃蟹因水体变化过大而不适应。</h3><h3></h3> <h3>2、<strong>营养物质缺乏</strong></h3><h3>河蟹蜕壳是一次生死劫,如果河蟹没有足够摄食营养就开始蜕壳,极容易蜕壳不遂而死。蜕完壳的河蟹对营养的需求非常大,因为软壳蟹非常脆弱,为了避免被敌害生物伤害它必须吸收足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钙迅速硬壳,由于放养密度加大、饵料营养不全面、水质污染等诸多原因造成河蟹能够利用的钙越来越少,营养不足螃蟹极容易细菌感染而患病。所以,在蜕壳之前一定要给螃蟹投喂营养全面、足够的适口饵料,并拌一些增强螃蟹抗病力的内服药。如果前期气温低,螃蟹不吃食,应外泼<strong>活力宝+水黄金</strong>营养物质使螃蟹被动吸收。退壳期外泼<strong>活力宝</strong>、干撒硬颗粒(硬颗粒的钙沉入水底才溶解,河蟹更容易吸收)的<strong>促长硬壳宝</strong>,促使螃蟹迅速硬壳。零星蜕壳时使用一次,蜕壳高峰期再使用一次,效果更好。</h3><h3></h3> <h3>3、<strong>水草覆盖面积小,水环境恶化</strong></h3><h3><strong></strong>水草覆盖面小,造成水质恶化,溶解氧含量偏低。水草过少会造成水质浑浊,透明度过低,水中有机质过多,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容易偏高,同时在高温期变天前容易造成缺氧,引起河蟹上草上岸,使得河蟹体质变差,很容易导致蜕壳不遂。对于水质环境而言,一方面要保持水体适当的透明度,避免了因透明度低造成水草死亡,同时水体要有适当的肥度,不仅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更为水草增加营养物质,提高水草活力,同时高温期也预防单一藻类大量繁殖造成的危害。水草表面和水草丛中是河蟹脱壳的最佳场所,所以河蟹养殖池的水草覆盖面应该达到60%~80%。定期使用过氧化硫酸氢钾复合盐氧化底部残饵粪便,减少底部虫卵包括纤毛虫的爆发,同时提高底部溶氧,降低有害细菌的滋生,从而给螃蟹营造一个良好的底部蜕壳环境。</h3><h3></h3> <h3>4、<strong>清塘、消杀类药物用量过大</strong></h3><h3>每年大面积清塘药物的使用,频繁使用杀虫,杀青苔药使池塘底泥吸附大量毒素,解毒不彻底导致螃蟹中毒或打洞长期不出来吃食,导致蜕壳不遂。在放苗前使用解毒产品针对性地做好解毒工作,杀虫、消毒、杀青苔药忌讳只讲效果忽视安全,如果池中有大量青苔或虫子也应该争取在退壳前期将其杀灭,并认真做好改底解毒抗应激工作。</h3><br><h3>5、<strong>敌害生物侵袭</strong></h3><h3>螃蟹蜕壳期间的敌害生物包括青蛙、水鸟、蛇、老鼠、没有蜕壳的螃蟹等,对于这些敌害生物应该针对性的处理,总体方法就是避免敌害进入养殖水体、驱赶、捕捉,投喂足够的饵料。</h3><h3></h3> <h3>6、<strong>氨氮、亚盐、PH等指标超标</strong></h3><h3>氨氮超标会抑制螃蟹自身氨的排泄,使血液和组织中氨的浓度升高,降低血液载氧能力,还会导致水生动物鳃的通透性增大,损坏鳃的离子交换功能,使螃蟹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螃蟹对疾病的发生率,在蜕壳期间极容易导致蜕壳不遂。亚盐使虾蟹血液中的亚铜血蓝蛋白被氧化成为铜血蓝蛋白,从而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刚蜕壳的软蟹容易亚盐中毒,蜕壳高峰期常出现急性死亡现象。PH偏低会造成螃蟹血液载养能力下降,导致生理性缺氧,PH偏高会腐蚀螃蟹鳃部,造成螃蟹缺氧,螃蟹容易应激,造成螃蟹蜕壳死亡。针对氨氮亚盐,可采用换水,配合药物降低,并注意水草和藻类的生长。对于PH偏低,可用10-15斤每亩提高碱度,PH偏高可用<strong>养水宝</strong>等超高浓度有机酸配和超高浓度芽孢杆菌(用红糖激活,每亩一斤红糖)配合调节,注意两者不能混在一起用。最好用用完<strong>养水宝</strong>隔半小时用菌。</h3><h3><br></h3><h3><strong>7、人为干扰</strong></h3><h3>&nbsp; &nbsp; 螃蟹脱壳时,人尽量不要打扰,禁止将快蜕壳的螃蟹或软壳蟹拿在手中来回翻动,退壳期可以有一点微流水,促使螃蟹退壳但不能大排大灌以免螃蟹应激。</h3><h3>&nbsp; &nbsp; 上面罗列的是螃蟹蜕壳不遂的几个主要原因,除了上面几种原因外还和螃蟹苗的品质、放苗密度等有关系,其实这些原因无非就是从螃蟹生理、生态和生产管理来谈的,这就不得不说一下“以养代防”了,以养代防”技术理论源于印遇龙院士在动物生理营养上的权威技术以及王武教授提高养殖效益的核心思想。注重从生理、生态、生产三方面进行管理,强调的是“养”,把管理措施贯彻到日常的细节中。生理方面,注重养肝胆、养肠道。生态方面,注重养水、养底。生产方面,注重饲料的正确投喂、模式设置、增氧机使用等。可以说,只要养殖户用“以养代防”的模式养螃蟹,别说蜕壳不遂,其它疾病也会很少发生,养殖,养最重要,咱们共勉。</h3><h3></h3> <h3><strong>本文作者:黄芹 &nbsp;&nbsp;&nbsp;</strong><br></h3><br><h3><strong>渔美康集团</strong>原创出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strong>本文来自微信公</strong><strong>众号:北京渔美康(beijingyumeikang)</strong>",并注明作者姓名。</h3><h3></h3> <h3><font color="#010101">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