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过大年】元宵节——是年最后的疼爱

亦轻尘YY

<h3>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h3><h3>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h3><h3> </h3> <h3>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h3> <h3>  记得小时候点的灯笼大都是纸做的,还有很多自制的,用罐头瓶、小盒子、用面做的。天刚暗下来,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挑着不同的灯笼出来,到处炫耀着,互相欣赏着。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提着纸灯笼,高兴地走出家门,谁知一阵风刮来,我的灯笼瞬间烧了起来,最后手里只剩下了个小棍棍,害得我哭了一个晚上。现在,虽然有很多精致、漂亮、安全的电灯笼,可我还是对纸灯笼情有独钟。小时候是妈妈拉着我的手,现在每年元宵节,是我拉着女儿的手,一起提着灯笼、提着光明、提着希望、提着童年的记忆。我怀念童年那美好的时光,我喜欢那小心翼翼,慢慢前行,生怕一不小心就烧着的感觉。看着灯笼在地上投下金色的光环,看着那跳跃的火苗把眼前的世界照亮,一股暖流就会袭遍全身。</h3> <h3>  吃汤圆,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汤圆是中国的传统小吃,用黏黏的糯米磨出糯米粉,再包上各种不同的馅料,有芝麻馅、豆沙馅、枣泥馅……其实,汤圆里包得是甜蜜、是美好、是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这又圆又黏的汤圆,圆出了一份对亲人黏得化不开的思念与祝福。也许人们并不是为了吃汤圆而吃汤圆,而是喜欢这种热气腾腾、黏黏糊糊的亲情,从而找到回归的、团圆的感觉。</h3> <h3>  元宵节,重在情,情切切爱浓浓;元宵节,重在闹,一缕温馨闹香;元宵节,重在聚,团聚在汤圆月圆。元宵节,欢乐在热闹排场、燃情在今宵明夜、豪放在灯笼齐明。</h3><h3> 元宵节是过年的句号,人们的喜悦以及对新年的庆祝也将在这一天随着红红的灯笼、甜甜的汤圆渐行渐远。元宵一过,年就过完了,生活又归于了平淡。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美轮美奂的繁花似锦又归于了平静。人们又要背起行囊继续赶路,新的一年,翻开了新的篇章,只需嘴角上扬,带上好心情,大步向前走吧!</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