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一周年祭》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于2018年农历正月十一日,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而与世长辞,享年77岁。这是个令我们全家撕心裂肺、永世难忘的日子。父亲中风时我不在身边,是母亲和大哥叫的120救护车送往兰医二院急诊室抢救的。我赶到医院时,主治大夫告诉我和弟弟,父亲患的是脑疝!弥留之际的父亲平静的打着呼噜,没有苦痛,没有了一点儿意识。眼睁睁看着他即将离世,我们心如刀割、手足无措。父亲带着对这个世界还有对子孙们无限的眷恋和缺憾,就匆忙地走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走了的这些日子,每天我们内心深处都被失去他的伤痛吞噬着,几次提笔欲写父亲,未曾落笔,纸就被泪水打湿,写不下去。父亲走的前一天晚上给我打来电话,絮絮叨叨,啰哩啰嗦……问我几时回家来?再三叮嘱我几件事情要谨记,可我太木讷,竟然没有感觉到这是诀别!这是父亲跟我最后的告别!我怀念父亲,他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我怀念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的那些快乐的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父亲走了一周年了。一周年了,他的第一个重孙都已降生。小家逸就睡在太爷爷的床上,尚在襁褓中的小家逸每天目不转睛的盯着挂在墙上的太爷爷的书作,默不作声,乖巧无比,他能否读得懂太爷爷的情怀与期盼?对父亲的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的思念,让我强忍住泪水,把无限地缅怀之意,溶以文字,以此纪念我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正直善良、好学上进、勤奋努力的人。父亲原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先后在我们家乡的很多小学、中学任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后来改行从了政,从县交通局退休。</p><p class="ql-block"> 父亲很忙,没有正常的休息日,退休了也很少休息。他非常喜欢读书,从不间断学习。父亲在书法上的造诣很高,尤其是甲骨文和毛体书法研究。他在少儿音乐教育领域也倾注了太多心血。就这样,父亲整天忙忙碌碌,写字、看书、拉琴、学习、培训、辅导,餐不定时,忙的不亦乐乎。由于长时间的不顾及身体,在他晚年时患上了糖尿病和高血压。</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一个勤俭持家的人。父亲的一生是清贫的一生,简朴的一生,勤勉的一生。父亲吃喝与穿着很不讲究,由于劳累过度越来越清瘦。看着他日益消瘦且单薄的身板,我们心如刀绞又无可奈何。此情此景才让我读懂悟透了朱自清《背影》的意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父亲走了。父亲的遗物让人看着心痛,几件旧衣服、满书架的文学、音乐、书法书籍,成卷的书法作品,以及整箱的二胡和好几大本记载着他的生活阅历的日记本,这就是他留给我们全部的东西。翻开日记本,看到父亲亲手写的生活点滴,我们泣不成声,泪如泉涌。上面记录的是儿孙们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的酸甜苦辣咸……父亲就这样走了。父亲走的时候,带着儿孙们的牵挂和不舍走了,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遗憾和悔恨。父亲很固执,从不听我们的劝阻真正的休息一下。如今想起来,我很后悔没带他去过大酒楼、没去过美食城尝过各种琳琅满目的美食……可以说,我们什么都没来得及给他做,他就这样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走了。留给我们的是长长的思念。家中再也看不到他忙碌的身影了,儿女们的天塌了,孙子孙女们再也没有爷爷指导练习书法拉二胡了,我们看到的只有他微笑的眯着眼的遗像。</p><p class="ql-block"> 父亲走了?不会的,他或许是开启了一次说走就走的短程孤寂之旅。他没有走远,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他手的余温和匀长的鼻息。</p><p class="ql-block"> 父亲走了!带着全村人的怀念和祝福,踏上了西归之路。永远忘不了出殡那天在老家姑姑的门前举行的路祭:呜咽的唢呐,声声敲心坎;飘零的纸钱,片片寄哀思!门生村人及北京真武堂晚辈的花圈挽联,诉不尽愁绪衷肠!长长的送行队伍,多少双泪眼朦胧目送他远去,多少个祝福愿他在另一个世界能活得更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亲情无价,自是难以割舍。昔日的慈祥、呵护、关心、教诲,转眼之间化为一柸黄土,换谁都接受不了。我们最爱最尊敬的人去世了,从此他与黄土为邻,与衰草作伴。抚今思昔,心绪不再安宁,梦境不再香甜,这是多么痛苦的无奈啊!</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停止呼吸时,这是生物学意义的死亡;第二次是举行葬礼时,这一刻起身份从社会上抹掉;第三次是世界上没人记得你时,这一刻才是真正的死亡。从这一点来说,您还活着,活在我们的心里!我们会永远记得您的一点一滴,记得您最无言的爱,愿您在天堂不会感到孤独。点点滴滴的回忆,凝聚着我深切的怀念;字字句句的记录,铭刻着我无尽的追思。“子欲孝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您走了,但您平凡而伟大的精神还在,您坚韧善良的品质永远激励着我们。后辈们会以您为榜样,绝不辜负您的期望,我们会继承您的优良品质,用实际行动告慰您的在天之灵。您永远活在后世儿孙的心中!我敬爱的老爸啊,假如有来生的话,我还做您的儿子,报答您的养育教诲之恩!</p><p class="ql-block"> 父亲,您老人家在地下安息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俊基于己亥猪年丙寅月壬戌日泣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祭父文》 <p class="ql-block">维</p><p class="ql-block">公元二零一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岁次农历戊戌年正月十三日,宜祭日</p><p class="ql-block">不孝男正基、伟基、俊基、品基,率家眷及孙子孙女,虔具素酒牲醴之奠,谨以香烛毛茗致祭于先父之灵前曰:呜呼……</p><p class="ql-block">痛哉吾父,突降不幸。年近八旬,无病无痛。忽于前日,昏睡不醒。儿哭孙喊,百呼不应。未及陪侍,一命归真。生死永诀,儿孙丧魂。</p><p class="ql-block">追思吾父,志虑忠纯。严面心善,音容犹存。忆父生时,历尽苦辛。上有父母,恭敬孝顺,亲捧饭菜,侍至送终;下有四儿,苦育成人,耳濡目染,望子成龙;及待有孙,授之以文,言传身教,不舍晨昏。四世同堂,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更忆吾父,事业有成。少年聪颖,手快眼明。吹拉弹唱,无所不通。乒乓健将,县乡球星。从教半生,从不误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桃李满园,后学千人。</p><p class="ql-block">最忆吾父,书法终生。毛体甲骨,习仿精准。百福万寿,中华一人。八载细抄,名著红楼。小楷又录,三国纷争。手钞卷册,三十四本。毕生不辍,勤耕勤耘。获奖无数,书界扬名。儿孙最豪,诗书传人。</p><p class="ql-block">吾父为人,俭朴真诚。出世有则,克己恭人。如斯人德,当寿百旬。</p><p class="ql-block">胡天弃我,一别两分。父本要强,有病不啃。孰料前日,含笑升腾。睹物思亲,难见父容。哭断肝肠,情何以伸。春雨才播,冬雪还深。秦川北望,涝池阴沉。严父德泽,儿孙永铭。吾父有灵,来尝来品。呜呼哀哉!</p><p class="ql-block"> 尚飨</p><p class="ql-block"> (作者:韩本孝,父亲的学生)</p> 《父亲三日祭》 <p class="ql-block"> 呜呼!爸爸,今天是您逝去的第三日。我们众多儿孙跪在您的墓前,焚香、化纸、奠茶、祭酒,但血泪和流灰伴着肝肠寸断——本来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我们一家三代,坐在一起,饮酒吃肉猜灯谜,尽享天伦之乐,何其乐哉!可是今晚上月正圆、您不在。妈妈的白发给我们编织了无穷的愁肠和哀思,让我们何以解忧?何以堪悲?真是花遭霜催,造化弄人,仰天长啸,释怀无策。</p><p class="ql-block"> 爸爸,您走的匆忙,走的急迫。至今三日,您睡过的被褥还温,用过的笔尖还湿,墨砚还有汪汪的一方墨汁,沙发旁边给您擦过的毛巾还折叠着一个撩拨我们眼睑的磁吸,把我们的脑细胞压缩成了一串串苦楚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爸爸,您出生在我们这个平常的家庭,祖辈们务农为业,忠厚朴实。正因为如此,造就了您一个最优良的品格。古人云:“天上四时春为首,人间百善孝为先”。而您的孝行永为我们后辈之楷模。我们的太爷、太太视您为掌上明珠,家中骐骥,而您和妈妈更是奉他们为天上神仙,恭敬、顺从,勤以服侍,俭以分忧!有“老莱子戏彩娱亲之美,有范夫子尝汤试苦之诚”。对我们的爷爷和奶奶更是百般孝顺……荒年度日,杯羹分偿;逢年过节,礼全孝重。奶奶寿入耄耋,松龄鹤寿,而您仍一如既往,关爱有加,笑口常开,其乐融融。假如我们把您比喻成一架马车:您以“孝”字掌辕,“忠”字套中,左以“和”字开路,右以“诚”字尽力,承载了满满当当的一车精神食粮,留给我们后辈去慢慢的品尝,去慢慢的咀嚼。</p><p class="ql-block"> 不是吗?您忠于人、忠于事,做事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失败了不怨天尤人,成功了不忘乎所以。最是那西槽种树的日子,您既投资、又出力,日中理渠,夜半看水;盖房、种树,殚精竭虑,全心全意。经三年之时,劳十年之苦,而最后为他人做嫁衣裳。出力再无功,收钱更无望。妈妈心里还有些小坎,而您却一笑了之。何等肚量,何等胸怀!孔老夫子把“忠恕”二子组成一词,而您做了他很好的学生,实践了“忠”为任事之本,“恕”作和人之金。豁达哉,爸爸!您有钢铁般的脊梁,海洋般的度量!</p><p class="ql-block"> 做事如此,做人如此,做学问更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呕心沥血,孜孜以求;经史子集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无所不读。游园遍看花,分枝细究根!譬如甲骨文,别人望而生畏,雷池未敢轻涉,而您却晨昏不舍、经年累月,编辑了《甲骨文书法字典》,虽三稿未脱,但亦是卷帙浩繁。至于书法创作,更是劳苦功高,成就不凡:现在“万寿图”呈精妙版本,“毛体诗”做奔涌龙蛇;又遍习王柳颜欧精帖,重抄红楼、三国古本,寒暑不辍。我们作为后人可以自豪的说: </p><p class="ql-block"> 登高凌绝顶,几人能若此!</p><p class="ql-block"> 爸爸,您玉壁了自己,成就了儿孙,只因为您的精神,我们能成材;只因为您的教育,孙儿孙女们都有长进。现在他们都已各怀长艺,熠熠生辉。相信他们都能给您交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绝不辜负您的殷切期望!</p><p class="ql-block"> 纸短情长,絮絮叨叨,不能尽述。但我们知道您最不放心的是风烛残年的妈妈、有病的大哥、任性的二哥。放心吧,爸爸!我们血管流淌的是您的血液,定格的是您的精神,让我们接力铸就一道不朽的钢铁长城!</p><p class="ql-block"> 阴阳两隔,今非昔比,我们祈祷您以后当月托梦,临风送音,以解我们儿孙后代的万思之渴!</p><p class="ql-block"> 伏惟,尚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众儿孙泣血叩拜于戊戌年正月十五日</p> 清平调•悼吾之良师益友厚荣先生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忽闻君逝若奔雷,心如乱马思如缰;</p><p class="ql-block"> 还记前天温温语,却看今日化纸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机投胶漆淡品茶,谈书写字师友加;</p><p class="ql-block"> 不见古人钟子期,遗恨剪心于伯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治身治学莫如君,深钻细研惜寸阴;</p><p class="ql-block"> 造化若不乖人意,世上多出一品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焦述德,父亲的私淑弟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