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沤酸菜是武乡人的一项绝活,而酸菜是武乡人爱吃的一道特色风味。因此,家家户户便有了酸菜缸。酸菜缸承载着儿时的记忆,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浓缩了生活的滋味。</h3> <h3> 最早接触酸菜缸是在姥姥家。姥姥在村里是沤酸菜的一把好手!姥姥吃了一辈子酸菜,也沤了一辈子酸菜。姥姥沤酸菜用的不是缸,实际上是小点的瓮。因当时农村条件艰苦,家中人口多;酸菜是熬过艰苦岁月的养命下饭菜,小瓮容量更大一些,耐装货。姥姥家的酸菜小瓮瓮被姥姥擦拭的黝黑发亮,有功之臣似的静坐在窑洞中。</h3> <h3>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对酸菜制作目知所见,了如指掌。沤酸菜原料就地取材,将当季野菜做到了无所不用其极。</h3><h3> 第一次沤酸菜,需要熬浆水即:烧一大锅开水,然后放些许新玉米面,不停的搅动,熬得汤需有黏性,但还不能太糊了。如果舀一些沤好的酸菜汤调和起来,那样发酵起来就会很快。接下来就是把要沤的菜摘洗干净,用开水焯后沥净水;把熬好的汤、沥净水后的菜一并倒入缸内。那时夏天里用的都是从野地里挖来的苦苦菜,或用萝卜缨子。白箩卜、芥菜疙瘩镲丝后间或也腌制其中。秋收后大白菜外围的墨绿的菜帮子,剥下来扫净上面的旱虫,切丝后太阳底下晒干存放起来,为冬天沤酸菜立下不凡之功!</h3> <h3> 沤酸菜有二大讲究:一,绝对干净。二,勤搅动。酸菜乃腌制品,无论是菜叶子还是搅动的工具必须做到非常干净,否则不几日就会坏掉。另外就是考验主人的勤快了,每天得用固定干净筷子定时搅动,每天二遍。</h3><h3> 沤的酸菜热天约一个星期就能吃了,天冷的时期要将近一个月。沤酸菜也是一个主妇沤出来一个味道。把式好的主妇沤的酸菜,浆水清冽无杂质,酸菜味正,别有一番味道。</h3> <h3> 到了我母亲这一辈,沤酸菜换成了缸。先是用粘土烧制上釉的灰褐色缸沤酸菜,后来母亲嫌放在家里不好看,专门购制了白色釉质小点的缸,这下子酸菜缸一跃为家中一件既兼顾美观又实用的摆设。母亲沤酸菜更起劲了。母亲得姥姥沤酸菜真传,继得衣钵,沤得一手好酸菜。左邻右舍可喜欢吃我家的酸菜了!母亲因酸菜结得好人缘。经常把一大碗一大碗酸菜送给邻里好友。</h3> <h3> 到我这里也会沤酸菜。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再也不为冬天没有新鲜蔬菜而发愁,然而每年我家也都要沤一两次酸菜。沤菜的家什也更为讲究,用玻璃制的专门泡菜缸。这样更能清晰可见酸菜发酵颜色,色泽清粼否?材料也不再用丢弃的白菜叶子,用里面新鲜的白菜叶子,沤的时间大大缩短了,沤出的酸菜味道既保留了原有的风味,又多了健康元素。</h3><h3> 酸菜的吃法有多种,最常见的凉拌吃或炒着吃。夏天多凉拌吃,随便搭一筷子酸菜,切几根小葱,放一勺辣椒,滴几点芝蔴香油上盐即可;清凉又美味。秋冬天多炒着吃:撮一把葱花干辣椒,爆呛出满屋的浓香,馒头圪垯就上酸菜,撑得肚子满满的,那叫个爽!酸菜呵饼则、浆水小北瓜和子饭都是我们经久爱吃的家乡饭……。</h3> <h3> 婆婆每年新玉米面当季会专门沤酸菜,吃全家人都喜欢的新玉米面圪垯!(这在我家顶一顿好饭)。等酸菜腌好后会给我们打电话:今天吃酸菜新玉米面圪垯呀!我们会像鸟儿一样飞回去,吃一顿酸菜圪垯,品尝着浓浓的亲情。</h3> <h3> 如今,过去的酸菜缸它早已经完成了使命,不再装腌酸菜,只是静静地站在那儿,欣喜而好奇地看着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在今天我们依然传承着沤酸菜这一技艺,沤酸菜不仅是家乡的文化,也洋溢着家的味道,我们将代代相传,永久回味!回味家的味道,回味家乡文化!</h3><h3> 赵广萍</h3><h3> 2019.2.14</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