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流浪地球》的一些小细节

快乐的渔

<h1><b>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也是让劳累一年的身心放飞的日子。今年春节我们第一次在远方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浪漫温馨的节日,带着婆婆到深圳姐姐家和父母一起过了一个大团圆年。</b></h1><h1><b><br>从深圳回来已是大年初五,我和先生一起走进了电影院看了《流浪地球》。今年贺岁档的电影票有点不亲民,69元一张。</b></h1><h1><b><br>我是属于拒绝大片一族,平时只看动画片和文艺片,从四年前开始看电影以来也只看了四部大片,没有看过美国的科幻大片。美国大片只看过《加里比海盗2》。<br></b></h1><h3><br></h3> <h1><b>因此从电影院出来只感觉这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电影,画面够炫够酷,科幻性不足,过于煽情。</b></h1><h1><b><br></b></h1><h1><b>没有想到舆论越炒越热,朋友圈、公众号轮番轰炸,把它推到了神位。</b></h1><h1><b><br></b></h1><h1><b>通过这些声音我知道了这是我们国家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科幻大片,可以与美国相媲美。这时我才发现我的观影感已经滞后于主流了。</b></h1><h1><b><br></b></h1><h1><b>我就在想因为是国产的第一部科幻片我们所有观影人一定要为它摇旗呐喊吗?我们在赞扬它的成功时也给它指出不足,让以后的电影更加完美不是更好吗?</b></h1> <h1><b>做为一个文科中女,没有读过原著,对电影的科学设定全盘接受,对科幻电影我不排斥脑洞大开,如果一切都是用现在的理论能够解释的通,那还是科幻电影吗?</b></h1><h3><b><br></b></h3><h1><b>我认为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就是它的特效了,虽然现在有声音说由于缺少经费它的特效还略显幼稚,但我被它场面的宏大、画面的炫酷所震摄。</b></h1><h1><b>是不是3D的效果都是这样就不得而知了。看过的几部大片3D的画面都很宏大。</b></h1><h1><b><br></b><b>仔细想想感觉这部电影最值得诟病的反而是他的科幻性。场面是足够宏大震撼,细节反而缺少科幻性。</b></h1><h1><b><br></b><b>这部电影好像就是发生在当下的故事,甚至有的场面有历史代入感。电影前半部分的背景让我恍惚觉得这件事不是发生在近未来反而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我们很熟悉的场景:国军的汽车混杂在老百姓中在公路上大逃亡。</b></h1><h1><b><br></b><b>太空仓里的智能机器莫斯在我最近观看的韩剧中也频频出现,没有一点未来感。</b></h1><h1><b><br></b><b>最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刘启他们点火的时候由于他们的力量点不到火时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三分钟时,刘朵朵还能在全球广播中阴阳顿挫、生情并茂的发表演讲请求支援大谈希望,观影时我真的为他们着急,这么危急的时刻一分一秒是多么宝贵还有闲情逸致在舒情,虽然那一刻我也流下了泪水。</b></h1><h3><b><br></b></h3><h1><b>更奇葩的是为刘朵朵所打动、舍弃了很多、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各国救援队所做的唯一一件事竟然是合力推动点火器。</b></h1><h3><b><br></b></h3><h1><b>这时我想起了阿基米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翘起整个地球。</b></h1><h3><b><br></b></h3><h1><b>未来人真的那样傻吗?做事还要靠蛮力。如果这时他们使用的是未来工具,会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b></h1><h1><b><br></b><b>就像刘启他们开的运载车就给我们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它太末来像在电影中看到过的宇宙飞船超大超酷超科技。</b></h1><h3><b><br></b></h3><h1><b>但我又不明白了,那时还需要人来驾驶车吗?还没有无人驾驶车?政府征车的时候还要连驾驶员一起征?有点不太好理解。</b></h1> <h1><b>既然这部电影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就要考虑到这部电影的观影群有小朋友。我们看的那场就有很多小朋友。一部好的科幻电影就可以在小朋友们心中种下一棵科幻的种子,让他们对科学产生兴趣。他们是中国未来的希望。</b></h1><h3><b><br></b></h3><h1><b>这部电影的作者刘慈欣也说,如果孩子们读过科幻,随着他们的成长,科学幻想不会破灭,反而变得越来越真实,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想象变为现实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比如凡尔纳科幻小说,其中的幻想已经大多变为现实。所以科幻小说会以与童话完全不同的方式,对孩子的未来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b></h1><h1><b><br></b><b>我记得我最早读的科幻小说是在上小学时读的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到现在我还记得他在书里写了一种未来笔,就是很粗很粗的一种钢笔,里面可以贯很多的墨水,可以连续用一礼拜。<br></b><b>到了小学高年级还读了凡尔纳的一些书。</b></h1><h1><b><br></b><b>因而那时对天空和简单物理很感兴趣,虽然后来转移了兴趣成了文科生,但读过的科幻书还都记得。</b></h1><h1><b><br></b><b>孩子们在观看这部电影时,他们对地球派或飞船派的争议可能不会留意,可能没有多深的印象。他们能记住的可能是一些细节,一些好玩超酷的技术、工具。我对这部电影最大的不满意就是这部分太欠缺了。</b></h1><h1><b><br></b><b>不希望他们能记住的仅仅是:北京市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b></h1><h1><b><br></b><b>希望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冰冻的尸体遍地的城市。</b></h1><h1><b><br></b><b>希望他们津津乐道的不仅仅是超酷的画面。</b></h1><h1><b><br></b><b>希望他们能够忘掉刘启的不礼貌,对老人能够用尊称而不是用老XX,无论对自己的亲人有多少不满也不能称他们为混X。</b></h1><h3><b><br></b></h3><h1><b>不要只记住了莫斯的话"看来让人类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一言不合就孤注一掷,而要看到刘启、刘培强、李一一们在危急时刻能够冷静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最后的刘培强还是烧了莫斯点燃了木星。</b></h1><h1><b><br>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在他们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能够对科学天空产生兴趣。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写科幻小说的大军中来。</b></h1> <h1><b>因为是科幻片字幕比较小,加上剪缉又比较跳跃,所以有很多情节没有搞清楚,很想再去刷二遍三遍。但票价真的不亲民,69元一张的票如果不是死忠粉,很难再去刷第二遍。什么时候电影拍的能够让人一目了然就好了。人物多而且跳跃很是让观影人头疼。</b></h1> <h1><b>在未来城生活的韩朵朵的课堂一出来,我旁边的女孩就说这么丑的校服未来的人还在穿。不管孩子们对校服有多么抗拒,作为家长我还是很喜欢校服的。因为有了校服省去我们家长给学生买衣服的烦恼,不要担心孩子们在穿衣问题上的攀比,当然由于中国式审美的问题,校服一般都不怎么漂亮没有特性。</b></h1> <h1><b>这部电影发生的年代是在近未来,也就是说是在以后的50年左右,离我们生活的现在只是咫尺之遥。</b></h1><h3><b><br></b></h3><h1><b>看到电影画面满目苍痍心里真是害怕。没有阳光没有花朵的世界是多么可怕。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我们一定要爱护我们的家园,爱护地球,节约能源,不破坏大自然。让世界的毁灭晚一点再晚一点到来。</b></h1><h3><b><br></b></h3><h1><b></b><b style="">看到姥爷韩子强送的礼物是蚯蚓干我差不多要泪目了,没有了阳光空气,地下城也没有了植物,也不能饲养动物了。人类只能吃人造食品,一点自然的东西都是宝贵的。十年前人们也流行过人造蛋白肉。由于口感差和营养不均衡后来就销声匿迹了。想一想在未来城的人们只能吃这个,真的有点不寒而栗了。</b></h1><h1><b style="">在我们有阳光,有空气,有水的时候好好珍惜大自然馈于我们的这一切吧!</b><b style="font-size: 17px;"></b></h1> <h1><b>可以肯定这部里程碑式的科幻电影会掀起我国拍摄科幻电影的热潮,就冲这一点《流浪地球》也是功不可没了。</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