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游玩记

自乐

<h3>2月4日是除夕夜,今天开始放假,带上女儿搭上农历年最后班车出发,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感受下不一样的年。</h3> <h3>福州,别称榕城,简称“榕”,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h3><h3>15:10到达福州南站,再坐地铁1号线大概50分钟左右到达树兜站,从C出口出来,沿五四路走了300米拐进营迹路再直走一段路就到了客栈。</h3><h3>福州给我第一感觉就是地面很干净,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中,才知道为何如此干净,洒水车每天上下午来回在街道上冲洗道路,洒水车过后就是清洁车清扫,难怪街道这么干净。还有一点就是看不到有乞丐哦。</h3> <h3>客栈是一套商业住房改装成的,在设计院里面的小区,环境清幽,房间是独立卫浴的,还有一个阳台,一张特大的床,起码可以睡4个人,感觉还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电视,浴室还有浴霸可用,可天气不冷,根本就用不上。去的时候看了天气预报,说温度是10-14度,伴有雨,所以带了冬天的厚衣服和外套,结果那几天热得不行,每天都20-24度之间。</h3><h3>放下行李,简单的梳洗一下,就赶紧出去找吃的了,这可是年夜饭哦。</h3><h3>住的地方交通挺方便的,走一段路就到公交站古三座,这可通往各个景点的车。</h3> <h3>坐上公车往著名景点三坊七巷出发,出发前就咨询了老板娘,大年三十不会关门、没饭吃吧?因为那还有条美食街。老板娘说有开,也有东西吃的。放心前往~~~</h3> <h3>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h3><h3>下了公车又走了一段路,到达目的地三坊七巷。大部分的店面都已关门,只剩两三间还开着,游人不多,不过这也好,不用熙熙攘攘人挤人的,走了一遭,感觉没啥又倒回走,对面的美食街还牵挂着呢。</h3> <h3>到美食街,结果非常失望,只剩一间炸鸡排开着,其他全部都关门大吉回家过年去了。这跟我想象中太不一样,看看我们广东省会广州,年三十外出吃年夜饭、逛花街等,热闹无比!走了几条街一无所获,心想年夜饭可能就是泡面了。终于看见有2间灯火辉煌的店:推门进去一家写着福州地道菜色的店,却被告知有预定的才能用餐,是欺负我们这些异地人吧?!<br></h3> <h3>往下家去,是一家东北菜馆,问了一下还有的吃,赶紧点餐,已经是饿得不行了,从早上8点吃稀饭到晚上7点,午餐也就是在动车上随便吃了点干粮而已,可怜的人儿~~~</h3> <h3>晚上老板娘推荐个地方:福道,说明天一定得去,是个好地方。度娘一下,说:来福州,走福道,福气到!那走起,赶紧蹭福去~~~</h3> <h3>福州过年每家每户有放鞭炮的习俗吧?!我们住的是小区,从年三十开始,炮声不绝于耳,整晚难以入睡。清早起床,更发现隔壁住家的在阳台上点燃鞭炮就往楼下扔!难以理解!吓得我赶紧回房。</h3> <h3>洗刷完出门吃早餐,发现只有KFC、MC和德克士有开,只好点了鸡卷汉堡奶茶充饥,往福道出发。</h3> <h3>福道,即福州城市森林步道,采用全国首创钢架镂空设计,桥面采用格栅板,缝隙在1.5厘米以内。主轴线长6.3公里,环线总长约19公里,福道东北接左海公园,西南连闽江廊线,中间沿着金牛山山脊线,贯穿左海公园、梅峰山地公园、金牛山体育公园、国光公园、金牛山公园,共10个入口,东北连接左海环湖栈道,西南连闽江,横贯象山、后县山、梅峰山、金牛山等山体脊,贯穿福州五大公园,是福州市首条城市山水生态休闲健身走廊。(资讯来自度娘)</h3><h3>福道很旺,很干净。新春伊始,很多人和我们一样来福道沾沾福气,节节高升。</h3> <h3>按照之前做的攻略,从福道下来后,直接坐车往乌山出发。乌山是福州的地标之一,福州有三山二塔,三山分别是于山、屏山和乌山,而乌山的高度是三山之首。乌山自唐代起即为游览胜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所作的《道山亭记》中的道山,指的便是乌山。</h3><h3>乌山,其实也就是市民公园,这里树木成荫,曲径通幽,滕类植物繁多,靠近三坊七巷,在三坊七巷逛累了可以到这里小憩一下。</h3><h3>山上可以观赏福州市貌和五一广场。</h3> <h3>乌山有古人留下的200多处摩崖石刻,篆、隶、楷、行、草各臻其妙。道山亭及黎公亭一带是观赏全山风景的最佳处,同时也是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摩崖石刻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书法家李阳冰的篆书“般若台”,它是福州现存最古老的石刻,堪称一绝。</h3><h3>乌山另一个景点就是乌塔,它是“三山二塔”的二塔之一,位于乌山的东麓,与于山的白塔遥遥相对。塔身是用花岗石砌成,因为年代久远外表略微的呈黑色,呼应着它的名字,很多人在这里拍照。</h3><h3>乌山历代建造的纪念性祠堂不少,有宋代朱熹的朱子祠,福建省九位著名学者的九贤祠,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的戚俞二公祠等。(资讯来自度娘)</h3> <h3>从乌山下来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肚子在抗议了。赶紧坐车回鼓楼区,在南街下车,站点刚好就是福州东百,直上C馆4楼“无味舒食”。</h3> <h3>这是一家带着“仙气”的素食馆。餐厅装修时加入了木的元素,原木细腻、自然、亲切,走进其中,仿佛身处大自然之中,令人倍感温暖和舒适。“无味”即不用过多的辅料,遵循少加工、少调味的原则,让食物做回自己,让每一位食客都品尝到食物天然的味道;“舒食”以“素食”为谐音,希望食客能没有压力地享用素点,同时也希望走进餐厅的你,能感到温馨和舒适。</h3> <h3>除了追求食物本真的味道,菜品上桌时,所呈现出来的样子,也是令人欢喜的。(资讯来自度娘)</h3> <h3>这人均消费120+元,素菜认真起来比肉还贵哈。不过确实是非常好看又好吃。2人就点了5个单品,一扫而光。</h3> <h3>从东百出来到对面街,就是尚友堂。“花巷堂”原名“尚友堂”,属福州基督教卫理公会教堂之一。基督教于1840年前后正式传入福州。1915年,美以美会当时为了社交的需要买下此地建堂,遂有“社交堂会”之意,故以“尚友堂”命名。</h3> <h3>本处原为清末任琉球册封使赵新(字又铭)太史府,有三进;辛亥革命时期,福建革命军司令部亦设立于此。民国四年为美以美会购得,传教士艾迪博士在此建堂,为砖木结构的教堂,堂成,以“社交堂会”之意,名为“尚友堂”。</h3><h3>  初,尚友堂办有进德学校,从事教学,为鹤岭英华书院的预备班,后又改为进德女中,并办幼儿园,目的在于扩大基督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直到抗战中以后才停止办学。</h3><h3>  1938年,尚友堂改建为石构教堂,由协和建筑部建筑师林缉西设计。 (资讯来自度娘)</h3> <h3>听说福州解放桥的夜景非常漂亮,既然来到了,总不能错过美景吧!逐乘车前往。解放桥原名万寿桥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区,跨越闽江,连接台江仓山两区,于1996年重建。福州解放大桥总长426.92米,桥宽12米,由万寿桥、中洲岛和江南桥三部分组成。属于罕见的桥联桥、桥上桥的独特风格。 解放大桥,是闽江最早的跨江大石桥。(资讯来自度娘)</h3> <h3>解放大桥桥头附近,青年会正对面,有条小路,就是中平路,这里遍布民国建筑、充满市井气息。中平路从明清直至民国时期是商业繁荣之地,被称为福州的“十里洋场”,高级的旅社、饭馆、酒肆、照相馆等是一应俱全。福州民谚有“三十六间店”,即是形容这一带的繁华。当年田垱街除了棺材店、打石铺外,各行各业尽有。还有不列入“三十六间店”的妓院、看命馆,甚至还有舞厅、影院、修理无线电以及堪称福州第一家“包车”出租业的大中汽车行。</h3> <h3>“中平旅社”的真身乃是1914年创办的”嘉宾洋菜馆”,宾客主要是各国领事馆、洋行人员、新派学生等,也是福州历史上首开“洋荤”最早卖西式牛排的高级餐厅。1975年由国营单位接手改为旅社网点,因位于中平路故名“中平旅社”。(资讯来自度娘)</h3> <h3>福州有个温泉公园,还有温泉博物馆,就在古三座公车站旁边。温泉公园是一座具有欧式风格的休闲公园,是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们设计的,于1996年底开始兴建,1997年初建成开放。整个公园占地约10公顷,以玻璃金字塔为中心,分为北半部和南半部两大部分。北半部以人工景观为主:分为古铁思源区、茶花园区、桂花园区、榕芳游憩区、竹园区、珍稀树木园区、热带风情区、水景观赏区、绿荫休闲区;南部仿效天然湖光山色,有山、湖、岛,树木繁茂,鸟语花香。</h3> <h3>因赶着去福州博物馆,故温泉博物馆就没进去了。从度娘那搜了一下,才知道,在唐代或以前,福州就已发现温泉,据《宗一大师师备塔碣残文》载:“师备(835~908)本名谢三郎,唐福州城南温泉乡归化里人。” (资讯来自度娘)</h3> <h3>福州西湖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区中心区域,至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福州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有苏州园林的别样风格,兔耳岭怪石奇观,是福州市民休闲最佳去处。福州西湖为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严高所凿,在唐末就已经是游览胜地;五代时,福州西湖成为闽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的御花园;到宋代更富盛景;清道光八年(1828年)林则徐为湖岸砌石,重新修建;1914年辟为西湖公园。(资讯来自度娘)</h3> <h3>&nbsp;福州市博物馆位于晋安区文博路8号,创建于1987年,馆址设在于山大士殿等清代古建筑群中。馆藏文物除大量字画外,还有古陶瓷、青铜器、玉器、漆器、寿山石雕、丝织品、古木雕和古家具等,计5000多件。1997年福州市委、市人民政府筹建福州市博物馆新馆。新馆的建筑风格和装饰风格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福州的标志性建筑。(资讯来自度娘)</h3> <h3>福州美术馆就在博物馆的旁边,从博物馆的后门可以通过到达。</h3> <h3>从美术馆出来,沿着西湖一路欣赏美景,不知不觉已到傍晚。“无味舒食”的美味菜肴一直在脑海里出现,决定再次打卡。还是乘车到南街下车,径直上东百C四楼。这次是榻榻米座,走了一天了,刚好可以解放下双脚。</h3> <h3>美味当前,顾不上形象了,更何况男人婆一个,跟本就没什么形象可言。赶紧开吃,不过这次点的有点多,2人吃不了,结果只能打包。</h3> <h3>不曾想打包还这么高大上环保的,全是纸质环保餐盒。</h3> <h3>“汤”足饭饱,一路溜达逛夜景。</h3> <h3>旅程剩最后半天了,是当天下午3:46的高铁回程,想着把行李寄放在客栈,到时再过来取也不方便,干脆就拉着行李走。</h3><h3>重新再逛下三坊七巷</h3> <h3>冰心的故居,也是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的故居,所以也有人习惯称之为"福州林觉民故居",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路86号,而且近代才女林徽因(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夫婿梁思成)作为林觉民的侄女曾在此居住。一处民居住三个名人,当然有特殊意义了。(资讯来自度娘)</h3> <h3>小厅有门东通"紫藤书屋"。<br></h3> <h3>逛完吃了个简餐,坐公车转地铁到火车南站,搭上新年的快车回程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