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简水乡

芸芸众生

<h3>  逢简水乡,地处顺德杏坛镇北端,因河流纵横交错,全长28公里左右,绕村居水道有十多公里长,河涌曲折迂回不尽…水资源十分丰富,有与世无争的安静……</h3><h3> 逢简水乡,由于读书发家的人较多。留下不少的祠堂,私塾和古老屋…</h3><h3> 原本它是一个不为人知的水乡,因TVB电视剧《守业者》的拍摄,而走红网络…吸引了众多游客,这里古祠、小舟、小桥流水,通往大街小巷的路都是石板路,是岭南古村特有的格局,所以被大家称作"岭南周庄"</h3><h3><br></h3> <h3> 岸边的河梯一直延续到河下……。水,是这里人的灵魂,水滋养着两岸生物,滋养着一方百姓。逢简人世代生活在河边,依水而居,依水而作…水是生活的源泉。</h3> <h3> 很早以前这里没有别的交通工具,也没有桥樑和道路… 船,是逢简人生活中交通的唯一工具,以船代步,走出船舱就走到自家门口了…</h3><h3> 现如今,不但有了桥梁和平坦的道路,还有各种现代化交通工具。船,改变了身份作为游船为游客光观服务,它头带红花肩挎灯笼,一艘艘穿河过桥,点缀了整条河道……</h3> <h3>在清朝时期,逢简村村民弃田筑塘种桑养蚕,几十家丝织厂日夜不停地开工,为顺德成为"南国丝都"立下汗马功劳,正是这些蜿蜒的小河,昔日将一船船蚕丝运往广州等地。</h3> <h3>"食在广东,厨出凤城",凤城所指顺德,顺德人无论是厨师或是家庭主妇,就算是最普通的食材在制做上都非常讲究,花尽工夫做出心思…,只有你吃过才体会得到,在这里家家都有自制的特产和美味,供游人品尝携带…你不可不试,千万可别走宝…</h3> <h3>在一侧清凉隐秘地小桥边,有家美食店叫双桥美食店,央视采访过,谢霆锋来吃过,我觉得是因为好吃,他们才专程而来,我更是半途听带团的导游说过要带人来吃,我慕名而来比那导游捷足先登,坐在谢霆峰坐过的那张櫈子上要了一碗芝麻糊,一碗双皮奶,两个艾糍粑….算不上品尝,三口两口就吃完了,看老板娘的眼色,一定说是狼吞虎咽的啰😊</h3> <h3>虽然如此,我还是吃出味道来了,双皮奶粘稠奶味十足,芝麻糊香正细滑,艾糍粑软糯香口甜度刚好,老板老板娘传承祖上手艺延续至今在逢简是第一家做芝麻糊的店铺,真的很好吃👍👍👍</h3> <h3>我真想和公鸡讲句悄悄话……站了这么久,累吗?</h3> <h3>我可累了,小歇一会……</h3> <h3>巨济桥旁边的"进士"牌,当地村民为铭记逢简村历史上的十三位进士而修建的。</h3> <h3>逢简是顺德人最早聚居地之一,历史可追溯到西汉。</h3><h3>目前仅存的百家古屋,多为明清时期。村中古词因曾经出落的进士、举人、秀才、翰林而蜚声扬名。</h3> <h3>穿过几条小巷,来到一处叫做"妙觉净院",门内不时传出一阵阵诵经的声音……高高的灰墙内是自梳女的归宿。</h3><h3> 自梳女是岭南地区独有的。从古以来,女子出嫁时必须由母亲亲手梳起发髻,而当时有些少女因为不堪封建礼法的严苛,决定终身不嫁,因而为自己举办的一场自行梳起发髻的仪式,人们将这种仪式称作"自梳",一但成为自梳女,便终生不能反悔,必须自食其力,与其她自梳的姐妹相互扶持,直至终老。</h3> <h3>逢简水乡大大小小的桥梁就有30座,明远桥是顺德现有文献纪录中最早的三孔石拱桥。</h3><h3> 桥梁架起了给逢简人带来了文明,带来了便利,在逢简村最为珍贵的桥梁要数两座宋代留下的石桥,它是宋代进士李仕修建的明远桥和巨济桥,村口还有另外一座名为"金鳌桥"的红石桥,传说中,它是康熙御赐所建,这三座古桥是逢简古桥的主要代表。</h3><h3>它们经历过数朝数代,见证过历史变迁…</h3> <h3>金鳌桥</h3> <h3>  今天,踏上千年大桥,仿佛看见往昔的繁荣,穿越时光我看见桥下一艘艘船只满载蚕丝向远方驶去……</h3> <h3>这是"明远桥"</h3> <h3>巨济桥</h3> <h3>河水像一面镜子,两岸树木都倒在它怀里…</h3> <h3>围村转了一圈的确有点小累,乡村的生活非常平静,依在岸边望着浓绿的河水缓缓流过,看着两岸风光,看着游船在眼前慢慢划过,心中非常惬意……</h3> <h3>停滞的船只乘中午时分游客稀少,正在享受着空闲时的安静…</h3> <h3>再见了,逢简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