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玉犬辞旧岁,金猪迎新年。立春和除夕并驾齐驱,在此给《温馨一家》拜个早年。</h3><h3> 恭祝《温馨一家人》:</h3><h3> 春节快乐,幸福康健,喜乐祥和!</h3> <h3> 桃符门挂映春联,爆竹声中又一年。</h3><h3> 人生在世最真挚的是亲情,无论走到哪里忘不掉的是魂牵梦绕的故土,斩不断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记得小时候过年,除了烧年柴,放鞭炮,就是跟着哥哥,姐姐看热闹,捡鞭炮。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早上喝的那一小勺“头脑”,据说,只要吃上一小口“头脑”一年好运就会到。“头脑”这是多么奢侈的东西啊!其实就是豆腐、豆芽、炖粉条,即使如此,大多数人家是喝不到的。每当母亲喊我们喝“头脑”的时候,就会拿上碗筷静静地等待着妈妈分给的一小勺“头脑”。那时候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分剩余的“头脑”母亲就会再放点盐进去,作为早上吃面条🍜的臊子。</h3><h3>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家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平时也能吃上大米、白面,吃点豆腐、豆芽、粉条更是不在话下。</h3><h3> 我们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们兄妹三家拖儿带女总是其乐融融。每年到娘家拜年,总想吃母亲做的臊子面条,大块的肉片,大块的粉皮,大块的木耳,大块的豆腐,再配上适合的蔬菜。捣上蒜泥,研点芝麻,调上新鲜的蒜苗和香菜,母亲和嫂子再拉上长长的面条放进大锅里煮熟,一切就OK了。我们每个人都能吃上两碗,实在是太可口了。母亲的好多习惯嫂子都得到真传,一直延续下来。</h3><h3> 待等孩子们长大后,又自成一家,天南地北,有安徽的、河北的、山东的、南京的、更有晋城和长治的。小辈们无论身在何处,过年的时候总要携妻带子回家,那怕晚到大年三十。</h3><h3> 你看 在祝福的同时又各自展示了自家的年夜饭。真可谓色香味俱全,幸福满满啊!</h3> <h3>我哥一家</h3> <h3>丰盛的年夜饭</h3> <h3>姐弟三人</h3> <h3>餐后表演节目</h3> <h3>我姐一家</h3> <h3>小小年纪 有模有样</h3> <h3>父子情深 寓教于乐</h3> <h3>我们一家</h3> <h3>两个宝贝己经等不及了</h3> <h3>美味佳肴 清淡可口</h3> <h3>精致的早餐</h3><h3><br></h3> <h3>最普通的早餐</h3> <h3>大年中餐</h3> <h3>儿媳得娘家真传,《羊肉汤》滋补佳肴,美味可口</h3> <h3>三个小吃货</h3> <h3> 《温馨一家》大团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