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b>引 言</b></h3><h3> 2018年7月,股份安全管理处根据机务工程部的建议,对机上手提式氧气瓶的使用在手册原有知识基础上做出规范和知识点补充。现就南航北京现有执飞空客机型机上手提式氧气瓶使用操作结合实际工作情境,采用立体式、多角度模式,量身定做“立体版”教学指引,为乘务人员高效专业能力提升提供便利。<br></h3> <h3>南航各机型客舱内都配备有手提式氧气瓶,用作机上应急医疗救护时用。作为国内机队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南航始终秉承“生命至上”原则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守使命。所以要求乘务人员,在秉持使命基础上以周全航班运行、成本管控等因素,立足本职,细化操作标准、提升业务能力为已任进行航班运营。</h3><h3>
</h3> <h3> <b>案 例</b></h3><h3>A、2018年7月25日,新疆分公司B737机型执行CZ6906航班,空中旅客突发疾病,航班备降敦煌。因救助旅客使用两个氧气瓶,不符合续飞放行标准,又因为非基地航站无法充氧,只能等待航材补充,造成长时间延误。❌</h3><h3>B、2018年7月19日,某航班旅客空中突发疾病,乘务组灵活处理,<font color="#ed2308"><b>采取氧气瓶使用保留750PSI压力限值的方法,</b></font>虽用一个以上数量,但返程航班符合放行标准,顺利返回基地,未造成延误。✅</h3><h3><b><br></b></h3><h3><b>设备简介</b></h3><h3>南航机载手提氧气瓶主要有 11cu ft(立方尺)、4.25cu ft(立方尺)两种规格:其中除 4.25cu ft(立方尺)规格机载手提氧气瓶配备在部分 737 系列型别上外,其余机型均配备 11cu ft(立方尺)规格机载手提氧气瓶。目前北京分公司执行的以空客系列A330S、A380、A321客机为主要运营机型,按体量计算,均为11cuft(立方尺)规格,所以我们以下主要以此规格为基础进行分解讲解。<br></h3> <h3><b>使用规范</b><br></h3><h3><b>A 使用区分</b></h3><h3>按照我公司涉及机型上选装氧气瓶具体操作方法分类,乘务员可以遇到三种操作类别,而不仅限《客舱乘务员手册》中已有涉猎的两种。</h3><h3>
<b><i><font color="#ed2308">№1双出口氧气瓶 </font></i></b>
南航空客A33B、A33W机型选装标有HI/LOW的双出口导管氧气瓶,默认导管接在HI出口。瓶身特征:墨绿色、重型瓶身。使用时间可参考高流量HI出口供氧时约为 4 升/每分钟,低流量LOW出口约为 2 升/每分钟计算。使用方法可参照《客舱乘务员手册》指导。<br></h3> <h3>6.1.1.4 使用方法:</h3><h3>(1)双出口氧气瓶</h3><h3>a. 取出氧气面罩;</h3><h3>b. 逆时针旋转开关阀门,确认氧气流出;</h3><h3>c. 把面罩盖住口鼻。</h3><h3><br></h3><h3>
<b><i><font color="#ed2308">№2 单出口氧气瓶(观察窗版)</font></i></b>
南航空客A380、A321(部分)、A320(部分)机型选装带有观察窗的单出口氧气瓶。瓶身特征:草绿色、轻型瓶身、瓶头部带有黑色防尘保护外壳。使用时间及方法参照《客舱乘务员手册》指导。<br></h3> <h3><i><font color="#ed2308"><b>№3单出口氧气瓶(无观察窗版)</b></font></i>
南航空客A330-200/A33G、A330-300(部分)机型选装此类型氧气瓶。瓶身特征:墨绿色瓶身、瓶头部仅有一个导管连接出口(与第一种外观特征相似,出口连接处有区别)。使用时间:因没有明确流量指引,只靠开关活门调节放氧量。<br></h3> <h3>使用方法:</h3><h3>a. 取出氧气面罩;
b. 逆时针旋转开关阀门(ON方向),确认氧气流出;
c. 根据旅客病症或医嘱调节氧量大小</h3><h3>d. 把面罩盖住口鼻。</h3><h3><br></h3><h3><b>B 检查方法</b></h3><h3>根据《客舱乘务员手册》6.1要求,当环境温度为70华氏度(21摄氏度)时,手提氧气瓶最大压力为1850PSI,因氧气瓶压力表读数会随环境温度不同而变化,所以在特定环境下氧气瓶压力读数的有效值以机务提供的技术数据(AMM《飞机维护手册》35-31-00-6 检查-手提氧气瓶)为准。<font color="#ed2308"><b>即,11cuft≧750PSI。</b></font>
1.氧气瓶位于指定位置且数量正确
2.氧气瓶开关阀门处于关闭状态,<i>铅封完好</i>
3.每个氧气瓶配有一个氧气面罩
4.氧气瓶压力、数量符合放行标准。<b><br></b></h3><h3><br></h3><h3><b>C 注意事项</b></h3><h3>1.氧气流量选择需要依据旅客病情或遵医嘱
2.氧气瓶的最低工作压力为 150PSI,压力指针接近此红色(部分适用)区域时应停止供氧。
3.不要摔打或撞击氧气瓶。
4.为避免氧气与脂肪接触,使用时要擦掉口红或润肤油。
5.用氧周围 3 米内不能有火源。
使用后,应在客舱记录本填写使用的氧气瓶数量以便机务部门及时检查、更换。<b><br></b></h3><h3>6. <font color="#ed2308">另外,不要忘了同时进行时间记录。</font></h3><h3><br></h3><h1><span style="caret-color: rgb(51, 51, 51);"><b><font color="#ed2308">补充知识💧</font></b></span></h1><h3><b>A 放行标准</b></h3><h3>《关于机上手提式氧气瓶的使用规范》(以下简称“使用规范”)<i>是对《客舱乘务员手册》内手提式氧气瓶使用介绍未涉及到的工作压力标准和最低放行量进行知识补充,而非颠覆。</i>基于航班运行角度,乘务员使用时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h3><h3><br></h3> <h3><b>B 使用时间</b></h3><h3> 《使用规范》中氧气瓶的使用时间列出具体参考数值,<font color="#ed2308"><i>单出口氧气瓶(无观察窗)不适用,</i></font>但仅可做以参考,乘务人员操作时间应以压力表<i><font color="#ed2308">压力指针</font></i>为准,所以氧气瓶使用期间在瓶身相对固定时,保持压力表面上向,便于观察。</h3> <h3><b>我有个问题🙋🏼♀️</b></h3><h3><b>a.为啥11cu ft(立方尺)规格氧气瓶有效最低放行压力为 750PSI,而4.25cuft(立方尺)规格(B737系列)氧气瓶有效最低放行压力为1500PSI?🤭</b><br></h3><h3>👩🏫因为要保证紧急情况下高流量至少还能使用25分钟(总要能挺到飞机降落吧)。4.25cuft容量小,剩余量就要多些,11cuft容量大,剩余量比就相对少一些。所以11cuft可以用的久一点哦🤗</h3><h3><br></h3><h3><b>b . 非基地航站为啥不能充氧?</b><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span></h3><h3>航班始发站为非南航基地时,由于机务仅提供基本的放行检查服务,无法更换手提氧气瓶等应急器材。因此,在使用手提氧气瓶时需要特别注意!<b><br></b></h3> <h3><b><font color="#ed2308">再次强调——各位乘务人员:</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1、</font></b><font color="#ed2308">11cu ft(立方尺)规格氧气瓶有效最低放行压力为 750PSI。因此,在使用氧气瓶时,当压力指针接近 750PSI 时,应更换下一个氧气瓶,确保机上手提氧气瓶满足飞机放行标准中的最低有效压力。</font></h3><h3><b><font color="#ed2308">2、如因救助生命、紧急情况实际需要,导致剩余有效压力氧气瓶数量少于该机型最低放行标准,乘务组应立即报告机长联系保障部门准备应对措施,以免影响后续航班运行<i>。</i></font></b><br></h3><h3><font color="#333333"><b><br></b></font></h3><h3><font color="#333333"> </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