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年俗让舅舅们“中枪”上千年!

会飞的鱼

<h3>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中华民俗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其中,关于年的民俗文化,就有许多种。在中原大地,民间就流传着“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的说法。意思是村与村之间,有时的民俗讲究都各有不同。<br></h3><h3> 我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汉民居住的广大农村,还流传着“正月不能剃头”的说法,要是问起老一辈人,正月里为什么不能剃头?得到的问答往往都带有几分令人毛骨悚然的色彩:“正月剃头死舅舅”!</h3><h3> 死舅舅?!这好像是与剃头根本就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听起来一点科学依据也没有,却流传了这么久。直至今天,老人们每到正月里,也都要嘱咐小字辈们,过了正月再剃头。特别是家里有“舅舅”的,更是忌讳正月里剃头。而且一些人似乎还对此深信不疑。</h3> <h3>  据说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位家境非常贫穷的剃头匠,他很爱自己的舅舅。本想在年前能多等几单生意,赚点银子给舅舅买些过年礼物。可是一直等到了正月里,也没挣到几文钱去看舅舅。正在发愁的他突发奇想,挑着剃头挑子来到舅舅家,主动要求为舅舅剃头刮脸,孝敬他老人家。舅舅见状很高兴,并没有因为外甥空手而来所不悦。</h3><h3> 舅舅也因为剃了头变得精神焕发,年轻了好几岁。邻里们无不称道剃头匠的手艺。舅舅心里很高兴,说这是外甥送给自己最好的过年礼物。从此,这位穷外甥每年正月里都为舅舅剃头。这样,既省了过年礼,又打发的舅舅很高兴。剃头匠也在为邻里们的理发中,赚得了钱,招揽了生意。</h3><h3></h3> <h3>  后来舅舅过世了,剃头匠每到正月对着剃头挑子伤心落泪,从此不再在正月里开张理头了。人们找不出他不理头的原因。也就有了剃头匠“正月剃头思舅舅”的说法。可后来由于口口相传之误,这事儿竟越传愈出格,最后演变成了现在的“正月里剃头死舅舅”说法。在百姓中形成了民间“正月不剃头”的习俗。</h3><h3> 传说归传说。其实,正月不剃头的习俗也是有历史原因的。我们不妨可以从书籍或者一些媒体中了解到。在清代以前的汉族男子都有蓄发的传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妄动,因头发受之父母,故头发被视如生命。男女也都留有长发,只是盘发的方式不同,若去发则意味着犯了严重的罪。</h3><h3> “去发”的髡刑不在五刑之内,但也是一种刑罚。三国曹操割发代首就是明证。此习自隋、唐以后已废止,未成丁的孩童,头发覆颈披肩;成年后,总发为髻。</h3><h3></h3> <h3>  清政权为满族人所建立,满人入关后强迫汉人遵循满人习俗。顺治元年清军入关,随着兵势日渐强大,消灭了明朝的主要抵抗力量,后统一天下。</h3><h3>顺治二年在盛京发布《剃发诏书》:</h3><h3>“向来剃发之制,不即令划一,姑听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乎,若不统一,终属二心。自发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为惜发争留,决不轻贷。”</h3><h3>强迫汉人十天内一律与满人一样剔去外周的头发,仅留中间的一点儿梳成辫子。</h3> <h3>  官府召集所有的剃头匠,给每人发一根挂着圣旨的旗杆,写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警语,剃头匠奉旨剃头。这个举动引起民众广泛不满,对当时的汉人来说,剃头是对人格的莫大侮辱,此举尤其遭到江南民众极力反对,以致发生军民为保卫头发而拼死斗争的事件。</h3><h3> 如浙江嘉定明朝旧部左通政使侯峒曾和进士黄淳耀集结数万军民,誓死留发与城共存亡,可最终侯峒曾投水、黄淳耀自缢,全城二十万人战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嘉定三屠”。</h3><h3> 另有江苏省江阴镇明朝旧部阎应元,被百姓们推举为守城统帅,由他指挥九万百姓对抗剃头令,但在抵抗八十余天后惨败,他临终前一日,在城楼上留下一首绝命对联:“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守城,留大明三百里江山。”</h3><h3> 多尔衮曾亲自提审明使臣左懋第,问他:“你为何不肯剃头?”左懋第回答:“头可断,发不可断!”</h3><h3></h3> <h3>  以上各种事实都表明了当时人们对清朝剃头令的抵制心理,但大明江山由清政权取代的现实已经无法改变,弱势的百姓只能在每年的年首,以“正月不剃头,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来寓意“正月不剃头——思旧”,并形成习俗而广泛流行。</h3><h3></h3> <h3>  时至今日,大多数人仍然遵循正月不进理发馆的传统,人们宁愿在腊月初八或二月二龙抬头的一天去排队理发,以致于除了过年因素外,大多数理发店正月的生意都很冷清。</h3><h3>在某种程度上,“正月不剃头”的习俗反映的恰恰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忠贞和气节。</h3><h5></h5><h5> 小提示:传统文化习俗的继承要有所选择,而不是不论精华糟粕,囫囵吞枣地拿来就是。中国《易经》的核心就是变,民族文化的传承更要遵循这一点。</h5><h5>(此行文参录:网络文献)</h5><h3></h3> <h3>图片源于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