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乌兰布统草原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南部,曾是清朝皇家木兰围场区,乌兰布统为蒙语,汉语的意思为红色的坛形山,实指大、小红山,是木兰围场的一部分。乌兰布统有辽阔的草原、层叠的山丘、成群的奔马、咩咩的羊群、哞哞的牛群、袅袅的炊烟、洁白的蒙古包、幽美的白桦林、清澈的泡子、哗哗的溪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一切都美成画,妙成诗。乌兰布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遗迹:乌兰布统古战场、将军泡子、十二座连营、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等。在这里,您可以领略到浓郁的蒙古民族风情、醇香的奶酒、洁白的哈达、悠扬的马头琴声。乌兰布统的四季都很美,最美的莫过秋季和冬季,尤其是冬季满山银装素裹,雪山、雾凇、冰河、白桦林、奔马、羊群、炊烟、村落、日出、日落、明月低悬,一派雪域风光令你目不暇接,美不胜收!这里是摄影者的天堂,来一次,就把心留在了这里。2019,乌兰布统,这个冬天,我来过!</h5> <h5> 2019.1.20-1.23,我们一行八人来到乌兰布统坝上进行了为其4天的摄影采风之旅。有一种诗和远方,那就是乌兰布统的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冬天的乌兰布统,处处弥漫着诗的气息,随处一拍便美成一幅画。</h5> <h5> 第一天,到达小红山村,这是红山军马场边上的一个美丽的小村子。到坝上摄影采风的摄友,很多都喜欢住在小红山村。</h5> <h5> 下午3点左右,到达小红山村,安顿好后,我们便马不停蹄赶到村子后山拍落日。乡村、炊烟、雪原、落日,引得大家频频按下快门,但呼啸的白毛风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h5> <h5> 乡村、雪原、远山、明月,月夜的小红山村美成一幅画。</h5> <h5> 第二天,拍摄计划:早晨赴暖水拍日出,下午到杨树背拍奔马。</h5> <h5> 早晨6点30,导游阿土带我们前往暖水魔界,一路明月轻风相伴,月照雪丘天欲明。</h5> <h5> 暖水魔界是乌兰布统著名的摄影景点之一,雾凇、冰河、雪丘、日出、雾气弥漫的冰面,如仙境一般。零下20度,等待日出的摄友和游客。</h5> <h5> 暖水旁边的山丘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天空开始露出鱼肚白。</h5> <h5> 暖水的河流凝结着厚厚的冰层,冰层在天光映衬下,泛出不同深浅的蓝色与紫色,冰层厚到越野车可以在上面玩儿漂移。</h5> <h5> 太阳渐渐从雪堤后面露出来,逆光下的树木、冰河呈现黄与蓝,冷与暖的对比,是摄影的最佳黄金时间,冰河上站着的、蹲着的、趴着的都有,快门咔、咔咔、咔咔咔声此起彼伏。</h5> <h5> 清晨的太阳迈过雪堤,透过树丫,拉着长长的光芒投射到冰面上,幽蓝的冰河上泛出一片片温暖的光,万蓝之中一抹黄,至纯至美。</h5> <h5> 金色的光,深褐的树,深蓝的影,浅蓝的冰,光影、线条、色调美极了,美的摄魂夺魄!</h5> <h5> 追光逐影的摄友们在捕捉光影之美,站在魔界拍风景,拍风景的人便美成了一道风景。</h5> <h5> 冬天的暖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当清晨的太阳照射在冰面上,雾气腾腾,如梦似幻,令人流连忘返。</h5> <h5> 清晨的阳光将光秃秃的树在雪地上投射出长长的蓝影,在白雪的映衬下极为美丽,光影交错,冷暖互补。</h5> <h5> 蓝天、褐树、山丘、白雪,引来摄友们不畏严寒、不辞辛劳、东奔西走,只为寻得一处最佳的拍摄点来捕捉乌兰布统冬季迷人之美。厚厚的雪地上那一串串足迹,便是摄影师们执念的见证。</h5> <h5> 杨树背距离红山军马场场部约18公里左右,位于军马场西北方,地处于乌兰布统苏木元宝山地界。这里视野非常的开阔,也是当地牧民的集中放牧区,也是拍马群的好场所之一。图为等待奔马表演的牧民。</h5> <h5> 蒙古马在雪地上静静的等待扬蹄飞奔的那一刻。</h5> <h5> 下午,杨树背,零下20度的气温,哈气成冰,好在没有风,牧民在驱赶马群。</h5> <h5> 冬日的斜阳将雪地上的马和牧马人拉出长长的影子,和雪地上的车辙印组合在一起,像一道道五线谱,即将奏响一曲雄浑的奔马之歌。</h5> <h5> 蒙古族汉子是真汉子,在冰天雪地里,照样策马扬鞭,纵横驰骋,一匹匹骏马,在他们的指挥下,如离弦之箭,顷刻间扬起满天飞舞的雪花;如灵动的音符,在雪原旷野间奏响奔腾之歌。</h5> <h5> 群马飞奔,雪雾漫天,马鸣声、马蹄声呼啸而来。</h5> <h5> 北风烈,暮霜寒,长空雁叫悬明月。一行马,千山雪,呼麦阵阵穿林越。</h5> <h5> 皑皑白雪,静静荒原,条条车辙,点点篱笆,归来的牧马人,点、线、面自成一美,如诗如画,如歌如诉。</h5> <h5> 牧马人,迎着风,沐着雪,翻过山,跨过沟,走着走着,绘成了一幅画,凝成了一首诗。</h5> <h5> 雪域荒原,重重山,皑皑雪,丛丛树,家在灯火点点处。</h5> <h5> 迎着风,沐着雪,趟过河,越过山,蓦然回首,千山万壑在身后。</h5> <h5> 归来的马,牧马的人,落日余晖铺满来时路,远方不远,诗在眼前。</h5> <h5> 第三天,拍摄计划:早晨赴小河头拍日出,下午到白家窝铺拍日落。</h5> <h5> 早晨7点,明月低悬,赴小河头拍日出的车队已全部到达目的地。</h5> <h5> 披星戴月的蒙古族老爹,抽起旱烟袋,云雾缭绕间尽显淡定与从容,那张脸经历岁月风霜的洗礼,坚毅、厚重而充满力量。</h5> <h5> 今天早晨拍摄的主场地,小河头村雪地,晨光熹微,天边、远山、树枝初染霞光,远处一队羊群即将出场!</h5> <h5> 羊群在雪地里撒欢,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牧羊人挥动鞭子,不时的吆喝一两声。</h5> <h5> 晨光渐明,霞光满天,给远山、树枝、羊群披上了一层漂亮的轮廓光,一幅漂亮的牧羊图呈现在眼前。</h5> <h5> 牧人带着他的马和小狗在雪地尽情狂奔,飞溅起一阵阵雪雾飘散空中。</h5> <h5> 来自韩国的旅游摄影团和湖北的8人独立摄影团在拍摄创作之中。</h5> <h5> 小河头溪流覆盖着厚厚的冰和积雪,有一处河面冰雪融化,清澈的河水在哗哗的流淌。</h5> <h5> 白家窝铺黄昏的白桦林和光影,白家窝铺是一个新开发的景点。</h5> <h5> 白家窝铺沟门,一群滑雪者在雪坡上欢快的玩耍。</h5> <h5> 白家窝铺沟门风光</h5> <h5> 白家窝铺白桦林</h5> <h5> 白家窝铺雪地魅影</h5> <h5> 白家窝铺塞北雪乡</h5> <h5> 白家窝铺塞北雪乡</h5> <h5> 白家窝铺雪山、白桦林</h5> <h5> 白家窝铺雪山、白桦林</h5> <h5> 白家窝铺雪地、白桦林</h5> <h5> 白家窝铺线条山丘风光</h5> <h5> 白家窝铺线条山丘风光</h5> <h5> 白家窝铺线条山丘风光</h5> <h5> 白家窝铺线条山丘风光</h5> <h5> 在白家窝铺线条山丘等待拍摄落日风光的摄友。</h5> <h5> 乌兰布统美丽的落日风光</h5> <h5> 追光逐影的人们</h5> <h5> 追光逐影的人们</h5> <h5> 第四天,拍摄计划:早晨赴敖包图、公主湖后山拍日出,下午赴蛤蟆坝拍落日。</h5> <h5> 敖包图,又称敖包吐,是乌兰布统拍摄日出的地方,属乌兰布统乡元宝山村,这里可以俯瞰将军泡子和小红山。</h5> <h5> 敖包图,等待日出的摄友,日出将至,明月依在。</h5> <h5> 从敖包图鸟瞰将军泡子,日出千山露粉黛。</h5> <h5> 敖包图斜坡白桦林,晨光已弥漫,明月依就在。</h5> <h5> 敖包图鸟瞰远山,层层叠叠,黄白相间,晨光弥漫。</h5> <h5> 蓝天、明月、白桦林、雪地,晨光染黄白桦林,似油画般美丽。</h5> <h5> 拍完日出,准备转场到公主湖后山的摄友们。</h5> <h5> 阿土的拿手表演节目,泼水成冰,这是极寒天气下才能看到的奇特景象。表演成败最关键的一点在于热水、热水、热水!热水周围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当遇到温差较大的环境时迅速凝华成冰晶,呈现极速的雾化效果。</h5> <h5> 公主湖周边风光</h5> <h5> 公主湖周边风光</h5> <h5> 蛤蟆坝距红山军马场20余公里,一处点缀着榆树、桦树等林木的地方就是蛤蟆坝了。山坡下,沟膛里,依山就势,散落着几十间茅屋草舍和新盖的红砖瓦房。鸡鸣犬吠,炊烟袅袅,有一种古朴原始的田园风味。山顶是一片片白桦树,山腰是一块块不规则的梯田,山底树木的空隙里是用木栅围成的或圆形或矩形的羊圈、牛栏。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在摄影人眼中,这是一个百拍不厌、常拍常新的摄影创作“宝地”,把相机对准随便一个角度,一按快门,就是一幅画。 </h5> <h5> 冰封的蛤蟆坝金蝉湖(蛤蟆坝水库)。金蝉湖位于蛤蟆坝摄影基地南侧,湖中有“塞北灵验佛的真身石像”。</h5> <h5> 冰封的蛤蟆坝金蝉湖风光</h5> <h5> 金蝉湖风光</h5> <h5> 金蝉湖风光</h5> <h5> 金蝉湖风光</h5> <h5> 金蝉湖风光</h5> <h5> 从蛤蟆坝归来,路途偶遇晚霞满天</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