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艺术人生

冯惠明:

<p class="ql-block">攝影术的发明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由法国人埃普斯和达盖尔共同研究,后来埃普斯不幸去世,这一不幸的事实,几乎将达盖尔摧垮。经过一段苦思冥想之后,振作精神,继续研究。通过从银版技术到湿版技术再到干版技术,经过长达十年的不懈努力,1839年8月19曰法国宣布发明了攝影术。它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p> <p class="ql-block">我出身在1959年8月27日,培明中学76届毕业生,家住在北京路常德路,有哥姐五个,我老六。父亲过去在私塾读过书,能写一手好字。以前在外国人那里干了好多年,会说一些外语。改革开放后,外国游客喜欢来上海看菜场,父亲常到陕西北路菜场和安义路菜场同他们交流,外国游客高兴地为他拍照留念,照片当场就出来,晒一晒就变彩色的,很神奇。拿到家,都当宝贝藏着。那时家里穷,母亲挑起家里重担,衣服破了打补丁再穿,给我一点零化钱,积起来偷偷买相册,经常去照相馆看橱窗照片,至今事过境迁,难以忘怀。</p> <h3>我的学生时代特别喜欢绘画和语文,还是课代表。那时侯的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看了无数篇,新华书店还出了线描连环画我马上去买,按比例放大1米5,天天画,然后用毛笔勾出來,贴在墙上可以保存好长时间又可以自我欣赏。我还能把一张黑白照片用不同的深浅铅笔画出24寸黑白照片,看了心里很满足。那时我在想,能否有一种快捷的方法记录所需要的东西。现在迷底解开了,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的攝影术的初衷也是这个原因,他原来是个大画家。</h3> <p class="ql-block">我的大姐夫是复旦大学毕业生,学识渊博,能写一手好文章和诗歌并能写一手漂亮的硬笔书法,品德兼优。他的家在常州乡下,母亲没有文化,但比受过教育的人还要有修养,为人善良、客气、大方、朴素,始终留着一头短发,像个大户人家。那时,大姐夫第一次带我到他的母校去参观,大学生活一直是我神秘和向往的地方,校园像个大花园,还有经典的洋房小楼,环境优雅。姐夫和他母亲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传统深深地影响着我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我的姐夫同事祖忠仁老师是文革结束后,第一批从事攝影专业的,专门为文艺界人士拍照,他随大作家巴金去杭州疗养,巴老坐在轮椅上的照片《巴金之路》,荣获市攝影作品一等奖。2005年10月17日巴老逝世,享年101岁。我和几位老师相约到上海作家协会悼念巴老。祖忠仁老师现在还在继续发挥余热,举办攝影讲座,普及攝影知识,有时经常到我们大华攝影班上课。他说:现在有些年轻人还在玩黑白照片,这个很好!黑白攝影不能丢,是攝影的根本,由于黑白攝影的转化才使我们多了一双观察世界的眼晴。其实我还真想回到那1839年达盖尔发明攝影术那年头,同我们的前辈一起分享、了解攝影术带来的快乐。黑白照片的特点,能把大自然的多种色彩归纳在简单的黑白两色里,黑白色是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也就是生活到艺术的过程。注重黑白攝影你会发现一个新世界。</p><p class="ql-block"><br></p> <h3>大姐是位纺织女工,工作勤奋努力。车间里女工往往一天要抬数次几百斤重的布匹,工作很辛苦。还要挑起家里生活重担,吃了不少苦。她的同事顾浩君老师是一位杰出的双手书法家,经常来我姐家表演书法,通过学习和交流使我对中国的书法王羲之、欧阳询、吴昌硕、李叔同、启功、范曾等大师有所了解。祖国几千年的书法艺术几经演绎,其意义不局限于某一种交流途径和传播,而成为一种艺术。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奇特的艺术,这是其他任何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它能启迪人们的心灵和情操,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集中体现。书法是一门哲学,当你学通了,一通百通,艺术和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都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你可以去看看他们的历史,你就会明白书法的重要性。</h3><h3><br></h3> <h3>我的三姐是74届毕业生,分配到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家里都引以自豪。上海最早的股票内部股就是市百一店发行的。亲朋好友买东西都找三姐。我的首台国产海鸥120型照相机就是托三姐买,有了照相机后,我经常给常州乡下惜英大姐、惜民、惜根表弟、雷英表妹、外公外婆拍了好多照片,他们连连称好。有时在家里和同事一起用买来的显影粉来冲印胶巻,完成上光、扎花边等一系列程序。</h3> <h3>随着文革结束,一批有国际影响的艺术大展纷纷来沪展览,国际人体攝影展、欧洲文艺复兴油画展、毕加索抽象派画展、香港攝影家简庆福、陈复礼攝影作品展,刘海粟画展等,这些大师作品都是大手笔、大制作,对我提高文化修养,培养艺术底蕴有很大的促进和帮肋。我也经常喜欢看中外艺术大师的传记小说,画家徐悲鸿是把西方油画传入我国第一人,齐白石、张大千的国画我都很喜欢。这对我以后的攝影创作奠定了基础。</h3> <h3>我结婚时买了国产DF135第二台照相机,这时彩色胶巻已成时尚,柯达、富士、乐凯胶卷都用过,一般的可以拍36张,我巻片的时候可以拍38张,尽量节约使用,多拍几张。成家后,夫人和孩子成了我主要拍攝对象。从结婚孩子出生到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一直到现在都一一记录下来。后来又买第三台照相机,是江西生产的Phenⅰx一Dc303NW型有内测光,比前一台DF135型照相机使用方便。</h3> <h3>我在家里经常摆弄用过的旧相机,并拆解研究看个明白,还经常到星光攝影商店去玩,特别到相机维修部那里一看大半天,里边有各种各样的相机,到处堆满了配件,我看了如痴如醉,仿佛倘佯在相机的王国里。</h3> <h3>2008年前我买了首台尼康D80入门级数码相机,我有空就出去拍风景、建筑、人物。上海这座国际性大都市具有百年历史,有许多经典的历史、建筑、人物为我提供了广阔舞台。特别改革开放后的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处处旧貌换新颜,上海的春夏秋冬,大街小巷都留下我的足迹。</h3> <h3>攝影就是光影。掌握光影是很重要的一环,我在工作的间息到附近新华书店看各类中外攝影书刊,到废品滩里寻找旧报纸、旧画报看看攝影师是怎样拍攝和构图的,我经常买《攝影之友》,这是一本全国性刊物,内容、排版、印刷都很精良,《世界时装之苑》.《地理知识》.《旅游天地》等我都爱不释手,看得如饥似渴,攝影和阅读永远是个好伴侣。</h3> <h3>我动迁搬到大华新村后,参加了攝影班,这里高手云集,许多攝友在外国、中国拍得照片拿来交流,尼康、佳能、索尼、微单,各种相机应有尽有,老师还经常组织外拍采风,年底还评比获奖,使我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由于原有的尼康D80巳不能适应我的攝影创作,我又买了一台专业机尼康D810。</h3> <h3>人像攝影不同于风光攝影,你要和被攝者尽可能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调动人物的最佳状态,抓住稍纵即逝的瞬间,攝影班经常组织我们外出采风拍攝,提高实战拍攝应变能力。</h3> <h3>我班有位老师参加北京国际时装模特大赛,在二千多张的照片中反复挑选一张,最终夺得大赛第一名。这成功的背后是老师的执著、辛劳和坚守。</h3> <h3>上海每年二次举办国际婚纱攝影和器材展览,我都参加观摩,这是学习的好机会。攝影是一门追求视觉艺术,她与绘画等艺术有明显的不同。</h3> <p>在洁瀚的影像世界中,攝影者如何从拍照到攝影的转变,用视觉瞬间向人们传递真、善、美,刻画人的喜、恕、哀、乐。照相机的镜头就好比画家的一支笔,照片就是无声的语言。</p> <h3>上海攝影家协会谢荣生先生是当代中国攝影界人像攝影的大师,经前沪东文化宫前馆长、著名作家沈海中先生介绍有幸与谢先生认识。</h3> <h3>我经常聆听谢先生的攝影讲座,他不仅指导攝影,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我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的意义。无论是沉淀对攝影的理解,对艺术的追求,还是在照相机面前,我都在享受光影世界的真善美。</h3> <h3>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没有创新也就没有艺术的提升。谢老师通过长时间的探索,首创独特的多次曝光技法,取得了奇妙的效果。他的作品连连获得全国人像攝影艺术展金奖。</h3> <h3>他为著名指挥家肖白拍攝的一组《心中的旋律》获得全国人像攝影艺术金奖。他首创多次曝光法,使一些不大可能在同一画面中呈现的内容,按比例、深浅在同一画面中变成了现实。</h3> <h3>攝影虽然是一门艺术,但也是一门技术,需要在大量的实践拍攝中积累与提升,这是最好的锻炼。我不管为谁攝影,都以满腔热情的态度,认真创作拍攝每一张照片,用真心、热心、爱心、耐心来调动每一个被攝者的最好状态。如果说水是生命之源,那么攝影就是我的知己。</h3> <h3>无论人像攝影、还是风光攝影,构图、光影、色彩、层次、质感非常重要,但攝影更要追求画面的肉涵与神韵。有内容的画面才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共呜、更能达到赏心悦目和经久难忘的艺术效果。</h3> <p>随着无数次“咔嚓”一声快门,不过几十分之一秒,留下了数不清的普通人生命中的重要瞬间,而无数次的快门,无数个几十分之一秒,也组成了我的艺术人生。</p> <h3>攝影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总结的艺术。在攝影创作中,审美能力十分重要,攝影人需要对美学进行全面地了解,达到攝影的高度。</h3> <h3>拍攝儿童攝影对攝友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孩子的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弱,全靠父母和攝影师来调节。儿童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自己的特点,拍照片也有不同的技巧和方式,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沟通,这比拍攝更为重要。</h3> <p class="ql-block">我特别喜欢在公园里或在大商场、马路旁找一块黑色或白色的墙做底色,利用自然光拍高调、低调人像照片。前者保持最白,从最白中保留细节,使人轻松、明快。后者保持最黑,从最黑中保留细节,使人沉稳、刚毅。</p> <h3>以攝影来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把它当作一种语言,这就是意境。人们用语言传递情感,而攝影作品以意境表达主题。美在意境,源于心境。静中有真境,淡中显本质。对攝影创作来说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艺术底蕴,从诗词、国画、音乐等艺术中寻找灵感。</h3> <h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随手拍已成为一种时尚。马上拍,立刻发,做美篇,做相册,给亲朋好友留个美好的回忆。但是手机永远不会取代单反专业相机,因为手机作为微型受光体,其聚焦能力很弱,感光元件很小,完全不能和单反相机比较。所以有一些攝影发烧友有特别需求的,必须拥有单反专业相机來创作自己的攝影作品。单反相机之所以专业,内部构件都是经过千百次打磨组装的,调整焦距和镜头,远近细节都能拍攝得清清楚楚。</h3><h3><br></h3> <h3>我爱好攝影已有三十多年,也遇到不少困难,只有在实践中探索,虚心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新手变高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有捷径方法,个別初学者一开始就学手动拍照,结果越学越糊涂,这是学习方法的误区。初学者必须脚踏实地从根本做起,用全自动模式拍得清楚,学会构图,然后光圈优先、速度优先再到手动操作,愿所有的新手经过刻苦学习和努力,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攝影师。</h3> <h3>当今,人们的生活正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斥着彩色的世界里,黑白攝影以独特的表现力和持久的生命力,深深地吸引着许多攝影爱好者。现在有些家庭都有一些过去拍的老照片,我都把它当宝贝,进行翻拍保存,这些都是做美篇的珍贵资料,使无数的老照片又复活了。</h3> <h3>今天,回顾自己的几十年的漫长的艺术人生,感慨万千而十分欣慰,我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向老攝影家学习,顺应时代发展,融入科学创新,使攝影艺术富有当今特色,贴近人们生活。</h3> <p class="ql-block">攝影作为瞬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真实客观反映事物的本质。我从绘画、影视、文学、音乐等其它艺术中吸取养分,不断充分提高自己,激发创造灵感。</p> <p class="ql-block">有一种追求,让生活感动。有一种精神,让生活澎湃。在编辑《我的艺术人生》美篇过程中,经过很长时间回忆、整理、定稿。我要对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的攝影老师和同仁们表示诚挚的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