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福楼的节日宴

Qi梦

<h3>  春节,一次家庭的大团圆;春节,一次以家为核心的亲情释放;春节,一次中华民族的盛大庆典;春节,一个融化在民族文化基因的传统节日;春节,更传递出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文化的自信,民族文化的自觉而汇聚成的民俗,民心,民意。</h3><h3> 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三亚泽福楼的候鸟来说,已经不那么贴切了。因为我们在三亚泽福楼里过春节,饱尝着家的温馨和亲人的温暖,感受着浓浓的年味,大家团团圆圆,已然不是异客了。</h3><h3> 原本就民以食为天,更何况春节,除了张灯结彩放鞭炮,年夜饭,成为了春节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泽福楼里年味爬满餐桌,团圆饭和年夜饭,浸透着满满的幸福和快乐!</h3><h3> 年三十儿的下午两点半,随着“请家人们端起手中的酒杯,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为人民群众的丰衣足食,为老人们健康长寿干杯”的话音,大家频频酒杯,互致祝福。 </h3><h3> 厨师精心准备的地地道道的东北美味佳肴,带着他们无限的情无限的爱,深深地印刻到了每个老人的内心深处,并无限地延伸,延伸至老人们的故乡,延伸至老人们的至爱亲朋,故乡的人们也为泽福楼浓浓的年味而感激不尽。</h3><h3> 我们丰盛的团圆饭,承载了中国的年文化,食文化,礼仪文化等等丰富的内涵。按照民俗,团圆饭琳琅满目,异常丰盛。象征着红红火火,吉吉利利,长长久久,团团圆圆,年年有余等等菜肴,寓意深刻。酒水毫不逊色,达到了四种全汇。大家欢聚一堂,开怀畅饮,场面隆重壮观。享受着家的味道,年的味道,此刻心头的充实感难以言喻。</h3><h3> 团圆饭一直延续到四点多,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休息。可食堂的师傅和老板又忙了起来,他们又为年夜饭做准备。</h3><h3> 夜里11点半,门外鞭炮齐鸣,泽福楼老板挨屋请老人们吃年夜饭。人们开始了互相祝福,一声声,一句句,温暖着每一位老人的心。</h3><h3> 年夜饭同样又是四种全汇,同样还是鸡鸭鱼肉,白白胖胖的三鲜饺子,诠释着春节文化在泽福楼的传承,同时也体现了泽福楼敬老爱老的坚定行动。</h3><h3>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人们送走了戊戌,迎来了己亥,泽福楼里浓浓的年味感染着人们的心情,快乐幸福挂满脸庞,藏入心田,大家为泽福楼祈福,新的一年里,泽福楼更加兴旺。</h3><h3> 一连三天,美酒佳肴慰藉着老人们的心,快乐的气氛不断地延伸。大家由衷地感叹,在泽福楼过年,比在自己家还热闹,还温馨。大家相约,下一个春节,泽福楼再见!</h3><h3><br></h3><h3>(在此特别感谢存币大姐的精心拍摄,为此篇提供了重要资料。耄耋之年的大姐,不仅拍摄水平高,而且抓住每一个机会,为泽福楼留下了珍贵的工作资料。尤其大姐的拍摄设计之巧妙,统筹规划之全面,让人钦佩。再次谢谢大姐的博大胸怀和无限爱心。)</h3> <h3>泽福楼的掌门人,为候鸟们献上诚挚的新年祝福。</h3> <h3>泽福楼的全家福</h3> <h3>团圆饭的菜谱</h3> <h3>节日的酒水</h3> <h3>年近九旬的老人,把泽福楼当成了家,孩子来接,都不愿意回去,一定在泽福楼与大家一起过年,尽享大家庭的温暖。</h3> <h3>大家推杯换盏,互致祝福。</h3> <h3>迎新的饺子,美好的寓意,刻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底。</h3> <h3>最辛苦的厨师,做在前面,吃在最后。</h3> <h3>除夕的饺子,像一个个金元宝,里面包着吉祥如意。</h3> <h3>共同举杯,新春快乐,幸福安康!</h3> <h3>接下来几天的菜品,不仅花样繁多,而且口味醇香。让人视之生爱,闻香下马,催涎三尺。</h3> <h3>福,美好的象征。泽福楼,幸福满满!</h3> <h3> 泽福楼里年味浓,</h3><h3> “小猪”送福喜气盈。</h3><h3> 企盼家人身康健,</h3><h3> 辞旧迎新享太平。</h3><h3><br></h3><h3> (除夕的饺子胖得跟小猪一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