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988年的那个夏天,我们206所进行了一次整体大搬迁,从位于翠华山旁的太乙宫镇,来到现在的住地一凤栖源(地铁站名),自此,我就再也没有回去过。</h3><h3>机綠巧合,今年春节,我们班的同学王旭阳,用接龙的形式,圆了我三十年过后想回原所看看的梦想。</h3><h3>在到达目的地后,同学们的记忆是那样的明晰,连生活中的小细节都记得特别清楚,阳阳同学说我曾在六号楼前跳过木偶舞,北京的金山上,重回故地,能否再跳一曲?我开心的笑了,我想,我们同学之间的情谊已在童年扎下了根,此时此刻,我只想说:“友谊万岁”!</h3><h3>这时,有一个声音传来,我们小时候玩的三棵树的那根电线杆子怎么不见了?我们异口同声说:“拆了”。是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东西都已面目全非,但在我们的心里,那份浓浓的思乡同学情是永远都‘拆不掉‘的。</h3><h3>在回来的路上,庆来同学安排了一家酒店,我们聚了餐,阳阳同学代表同学们发了言。她说:“没有想到有这么多同学能在过年的时候来参加大年初五的故地重游活动”,我们全体举杯,庆祝我们的相聚。</h3><h3>联联同学在饭后,诚邀我们去唱歌,在KTV里,没想到同学们个个多才多艺,歌声美妙动听,逯红积极为大家点歌献唱,朝晖用粤语演唱了汪明荃的歌曲,让我们享受了听觉盛宴。</h3><h3>晚上,天开始下起大雪,预示我们的国家及同学们来年都有大丰收!</h3><h3>从太乙宫回来,我感慨社会发展的速度太快,连我魂迁梦绕的地方,也建起了民俗村,愿祖国更富强!</h3><h3> 文/苏红衍 图/郑文争</h3> <h3>王旭阳发言</h3> <h3>参加活动的同学</h3> <h3>水泥厂</h3> <h3>聚餐</h3> <h3>在路上</h3> <h3>在唱歌</h3> <h3>男女对唱</h3> <h3>朱立志的点睛之笔</h3>